第2章 白马寺中霜华重

第二章:白马寺中霜华重

[开篇偈语]

“铜钟敲碎洛阳月,青灯照破少年愁。

残经血字书心骨,十万菩提一叶舟。“

贞观元年,白马寺的银杏叶在霜降时染成佛牒的颜色。玄奘在藏经阁整理隋末战乱中焚残的经卷,指尖划过《成实论》焦黑的边缘时,突然听见纸页背后传来诵经声。那晚铜钟敲到第三十七记,他梦见自己在火中抄经,墨汁在火焰里化作飞蛾。

隋亡唐兴那夜,寺中高僧为保《大般若经》自焚。玄奘冲进火场时,经卷在烈焰中如金色蝴蝶翩跹,他用袈裟裹住经匣,后背被溅起的油星烫出莲花状的疤痕。戒尘老僧在弥留之际将戒刀塞入他掌心,刀柄上刻着“西行“二字。

十八岁那年,玄奘随兄长入蜀避乱。嘉陵江畔,竺佛念法师讲解《大涅槃经》时,突然有白鹭衔着半片波斯锦缎落在经案上。玄奘发现缎面绣着龟兹文的“声常住“,与中原“声即无常“的论断截然相反。当夜他在江畔踏碎烛台,火光中立下誓言:“若不至天竺取回真经,此身不渡玉门!“

[结尾意象]

晨雾中,玄奘整理行囊时,铜戒刀在经匣中发出龙吟。他忽然停住,望向洛阳城西那座正在修建的玉门关模型——砂砾间,一粒佛珠正随着晨风滚向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