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两人的对话,一旁的鲁嬷嬷都听到了。

她没想到这谢二奶奶与太后娘娘竟然如此亲近,来寻太后娘娘也不是想让娘娘为她撑腰,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这衬得她适才像是在嚼老婆舌!

“谢二奶奶,我听闻谢家三奶奶如今在济民署当值,这些救济流民的事情,都归济民署所管,你突然提起疫病的事,莫不是想说乔女官她们办事不利?!”

沈师师皱了皱眉:“治未病是医者之本能,相信济民属的上医们皆不想让病情扩散,民女只是提出了我的担忧,与乔女官何干?”

鲁嬷嬷发现沈师师说的每一个字,都显得她像一个多嘴的小丑,还想为自己辩白几句,太后冷淡地看向她道:

“行了,以后这里不必你伺候,下去吧!”

鲁嬷嬷顿时臊红了脸,在心里抽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她知道太后说一不二的脾气,不敢再多言,悄悄退出了屋门。

等鲁嬷嬷走后,太后又转头看向了储姑姑:

“沈丫头说得事情的确重要,不过济民署既然交给了皇后,我的确不便插手,你等会下山去一趟离王府,老五回来还没有领差事,就让他派人去城郊排查一下。”

沈师师年幼时虽然经常入宫,但并没有遇见过这位离王。

她对离王的了解,只是关于他的一些传闻。

据她所知,离王曾经有一位青梅竹马,名为柳南栀,是安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

这位柳姑娘才貌双全,与离王殿下的感情很好,世人皆说柳南栀会是以后的离王妃。

可让人意外的是,柳姑娘及笄之时,皇后娘娘却没有将她许给离王,而是招她入了宫,让她成为了当今圣上的柳妃。

柳妃入宫后一直郁郁寡欢,没到一年就病倒了,圣上怜惜柳妃,便指派了她父亲为她医病。

想到这儿,沈师师眼底不可抑制的露出了一抹哀色。

后来,柳妃娘娘的病越来越重,父亲医了许久她都未见起色,终是在几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因此,安国公日日在朝上参劾父亲,说柳妃娘娘只是害了一点小病,父亲却没能将她治好,指责父亲是大周朝第一庸医,不配为太医院院令!

好在圣上和太后娘娘还是信任父亲的,并未责罚他,为了避开安国公的怒气,只能让父亲暂时离开太医院,回乡养病。

可惜,这件事还是成了父亲心里一道跨不去的坎儿,回乡不久他便突发了恶疾……

“师师,你在想什么?”

思绪被太后娘娘打断,沈师师这才发现太后一直看着自己。

“没什么,民女在想离王殿下平息了民乱,在百姓心里很有威望,他去安抚民心,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父亲的死虽然让她很难过,但沈师师也知晓,这事怨不得谁。

这位离王殿下也是个命苦的,与心爱之人天人永隔,至今都没有成婚,也因着这一点,他与圣上之间产生了不小的隔阂!

“老五的确不错,若他母后没有那么偏心,哀家也就不愁大周的未来了!”

太后有些疲惫地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叫来储姑姑,让她将博古架上的一个匣子取了过来。

从匣子里拿出一块乌木牌子交到了沈师师手中,她缓缓开口道:

“济民署里的老人被皇后换掉了一半,能用心做事的人大多都已不在了,将救济百姓的事情完全交给济民署,哀家的确不放心……这是第七署的掌司令,今日起,你便是七署的代理副掌司。等你处理好谢家的事,就去协助离王和京兆府一起救助城外的受灾百姓,你可愿意?”

沈师师知晓,十二署衙是太后娘娘和先帝爷一起创办的。

这个衙门致力于百姓民生,济民署、孤慈院、潜火署、畜疫署等等,都归十二署所管。

十二署总管为宫正,之下的十二衙门主事称为掌司,与内六局一样,掌司可以由女子担任。

沈师师想了想,起身郑重地将掌司令接了过来。

既然要换一种活法,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是!民女定当全力以赴!”

太后笑着看向沈师师,“这女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能否服众,要看你自己的本事,若想成为正式的掌司,还要经历几番考核,这条路会很艰辛,你怕不怕?”

沈师师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这世上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没有路,便趟出一条来,民女想竭力一试!”

“好!哀家就喜欢你这种从不畏首畏尾的劲儿!”

说完了正事,太后又想起沈师师要与谢青辰和离的事情,便询问起了因果。

沈师师并没有隐瞒,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太后。

听到了事情的全貌,太后冷下脸沉声道:

“这谢家老夫人看着和善,不想竟是个歹毒的,得不到你便干脆毁掉!等你被众人嫌弃唾骂,没了退路,只能乖乖留在谢府被他们磋磨!”

太后虽然可以轻易看透谢老夫人的目的,可世人却不能。

他们只会以讹传讹,甚至推波助澜。

“你是怎么想的?可用我帮你?”太后柔声问。

沈师师摇了摇头,太后娘娘若是干预,只会让人觉得她仗势欺人,且若叫谢家知道太后娘娘如此维护她,会更不愿放她离开。

“娘娘不必担忧,民女自有办法!”

陪太后娘娘聊了一会儿天,沈师师才离开了雨山,她走后,储姑姑叹道:

“这么好的姑娘,谢二郎都不知道珍惜,真是瞎了他的狗眼!早知如此,您当初就不该破格让他去凉州历练!”

朝廷若想重用一个人,不是让他入翰林院,便是把他放在一个能干实事的职务上,让他凭着政绩向上爬。

谢二郎科考那年,圣上瞧他样貌不错,对他多留意了一二,可答完考题后,圣上看着他那华而不实的文章,摇头评了一句:

真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有了这句话,吏部那边怎还会给谢青辰安排职务,早把这个人丢在了一边。

若非太后娘娘看在师师姑娘的份儿上帮了谢青辰一把,他现在还是个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