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儿心底有自己的盘算,孟临今日似也无其他事,并未着急要走。
两个人心里都知对方在想什么,叶灵儿需要考量孟临提议的合作,该如何能既符合孟临的要求,同时能制衡孟家不脱离掌控。
孟临要的就是趁现在孟家,有叶家需要的筹码,借助其快速扩大。借此合作,保留《珍和堂》自己未来后端的独立,不被叶家控制。
现在的漠北是孟临最大的筹码,但再过些时日那就不一定了。若漠北战败,敖寒必然被诛,即便大魏不动手,漠北王庭也会有人动手,届时漠北动荡,孟家当年因救助漠北老汗王有功,得以立足漠北。
若皇室易主,若未来新汗王被其他部落取而代之,孟家在漠北的生意必将重创。现下据漠北传回的消息,裴家军此战必胜,漠北没有胜算。
若如此,现与叶灵儿定下合作是最佳时机,若继续拖延,孟家的筹码于叶家或许就可有可无。现在他唯一的优势是:叶灵儿还不知晓漠北的情况。
漠北现在的困局是叶灵儿背后这两位男子的筹谋,一招釜底抽薪击溃漠北联合的野心,既能替太子铺路,又能让漠北进退两难。
裴大将军要的,是漠北易主,这个嗷寒狼子野心,即便臣服,也不会是真心。要么漠北易主,真心臣服于大魏,要么裴家军灭了漠北,永绝后患。
太子更倾向前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毕竟,现在的情况,漠北必败无疑,这仗打与不打,于漠北才是命运的选择。若失败已是必然,怎么败才最有利,于漠北王庭才是考虑的关键。
当然,这些叶灵儿不会知道。这两位男子在这样的事情上空前默契,绝不让她涉足政事。
“孟东家若无事,今日在府上做客?等夫子下学,正好与沈先生一起好好聊聊如何?”叶灵儿提议
孟临已做好打算,既然这几日,叶灵儿都在府中。而自己的合作提议需尽快定下,既不能让这位大小姐觉得逼迫,又不能不预留时间让他考虑。
最佳的方式,便是日日过来,小嗷的药每日需有人送过来,这个差事,变成了孟临日日过来的理由。
“当然乐意,难得郡主得空,求之不得”孟临高兴道。
…
午膳,孩子们已单独用完,嬷嬷们带着孩子们去休息,虎子来问师傅最近为什么没有来,被叶灵儿搪塞过去。这孩子着急想再拜一个师傅…
沈先生、孟临和叶灵儿单独在前厅用完午膳后,一同前往沈先生隔壁的佛堂,佛堂前有喝茶歇息的亭子。幽静,无人打扰!
孟临拿出一个账簿,向沈子括请教一个问题
“沈兄,我有一事需你相助”说完把账簿递给沈子括,接着说
“我们现在大量购置叶家主所需的各类药材,因时间紧急,整个京城的库存药材现面临一个问题:此前所有药材库存归类,因时间均按月统计,在消耗、进出采购、存储、归置上等每家店伙计都按照统一算法和标准统计,并未觉得有太大出入
但近期因大量采购,加上前方店铺每日亦有各类出库,导致了后方仓库中出现了大量的混乱,伙计将各位需出库运输走的药材直接拿给了店铺购买的客人,后方采购时导致,店铺出现货物采购变少和变多…各掌柜也好的办法。
沈兄,你精通《九章算术》是否,可以为我想想办法,如果出现这种突然大量采购同时一边供给前方店铺,一边又协调送往其他存储点,频次一旦超过日常,就会出现大量的混乱…”
叶灵儿是听明白了,就是原本的零售仓库和B2B之间发生了混乱,在现代都需要用“进销存系统”分配,如果量大,加上日常频次过高,整个仓库就会混乱,会导致大量统计混乱,若不处理及时,仓库就会瘫痪…可这个时代,没有高科技,她又是个数学渣,该怎么解决,还真不知道。
沈子括听完,拿过账簿翻阅几页后,说
“孟兄无需着急,我大概可以告诉你,你可采用‘衰分术’让各店铺统计出店铺日常每类药材比例,然后每日预留此比例。
剩余货物按照‘三率法’计算好后归类存放,或进出都不会影响前方店铺的统计。
若你希望所有的商铺后仓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以使货物快速运转,我需你仓库的图纸。
不同仓库的形状、大小…存储利用率都会不同,我会给你算出每个仓储,最大的装容值,这样掌柜只需根据每个店铺仓储装容值,查看当日还剩的药材总数,即可快速知道明日可有多少货物可进仓流转,亦不会混乱…”
他慢慢说道,条理清晰。叶灵儿虽然不知道那个什么算数是什么,但他的方案巧妙的解决了仓库利用率,货物的混合进出库统计、分类、计算…真实天才啊!!
“太妙了,沈兄乃奇才,你三言两语便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若按此不仅不会出错,提升了效率,我们完成叶东家采购要求的货物可以完全精确到每日数值,太妙了…”孟临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沈先生,怎么会想到如此巧妙的方法?”叶灵儿内心已经称赞了他一百遍,有一种捡到宝的感觉。难怪像孟临这样的人都会和其结交,这将来必是大材。
“回小姐,其实孟兄的问题是空间和算数叠加的一个算数问题,对于普通掌柜来说这样的突发情况很难解决。但在《九章算术》中涵盖了农业、测绘、建筑、水利、军事、财政等,在“九数”的基础上分类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大类算法。
而孟兄的问题只需结合建筑图形,加上粟米和衰分算法即可解决。”沈子括说起这些便滔滔不绝,他试图尽可能详细的给叶灵儿讲明白,此时叶灵儿内心大呼
“这是数学天才吗!!!”
“先生你对于这个什么算数的所有内容都懂?”叶灵儿觉得不可思议,这在现代得涵盖多少学科。
“略知一二”沈子括说
“沈兄不必谦虚,叶东家,别说整个大魏,即便九州你也不可能找出第二个能精通《九章算术》可超越沈兄之人。”孟临羡慕的说道。
沈子括有点不好意思,
“我自小,便不喜欢科举制度的死记硬背,父亲和母亲幼年也未曾约束我,让我按自己的兴趣学习感兴趣的事物便好,故我便喜欢研究各类装置、计算其构造、精度…直至可以自己动手复刻出来,后,家中变故,我们举家流动到很多地方。
我也学习到各个地方不同的水利、建筑、工程、屋舍、桥梁…皆有不同,我都会画下来,自己再改良设计。父亲见我有此兴趣,便给了我一本《九章算术》久而久之,慢慢自己研究学习,便都懂了一些。”
我的天!自学成才的天才
叶灵儿的眼神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这个人未来必然会成为非凡之人。一个现代来的她都没见过这种全才,果然古人才是人才辈出。
差不多,孩子们需要开课,沈子括便先告辞。
叶灵儿从孟临口中得知了沈子括的经历,他本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吏之家,父亲当时是地方一个小官,母亲许氏出生当地的书香世家,沈子括的童年过得顺遂幸福,父母开明,自小便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号学习各类事物。
后因家道变故,受族亲牵连获罪,后流放至蜀地,孟子括便在7岁左右也跟着父母流放到此。后又辗转多地,直至二十,父母过世。
其外祖父念及沈子括为女儿唯一子嗣,多年已过去,后对方打点,让其到京城求学…与孟临在同一书院学习。
这也是孟临求助叶灵儿举荐其科考的缘故,他毕竟算是“有罪之身”,若非特赦或举荐,无法参加科考。
叶灵儿现在才明白举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