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学创新需要通过对科学现象的分析,提出问题、形成见解,在此基础上构建假说并且设计实验确证假说,然后得出结论并应用科学规律等,这就是科学推理的过程。

比知识量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尤其是科学推理能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位教授做了一项比较研究:中国的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比较,测试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推理(Reasoning),测完之后发现中国大一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远高于美国的大一学生,但是科学推理能力不高,文章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我们的传统教育仅靠积累经验和学习知识点的教育方法之所以相对落后,是因为这种方法在知识量的积累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很少触及现象和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就无法有效突破自我认知。因此,提升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应作为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科学推理的关键是要掌握批判性推理(Critical Thinking),其关注重点在于归纳逻辑。广义归纳推理是非演绎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即狭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因果推理和实践推理等,从它们的前提出发虽然不能确保结论为真,但通过理性的批判性准则进行科学思考与推理,可以推出高概率的结论。

科学推理的核心在于广义归纳推理,广义归纳推理是指对经验科学以及日常思维中非演绎论证类型的推理过程与方法的种种研究。前提必然蕴涵结论的称为演绎的,前提不必然蕴涵结论或者说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或然的,我们称为非演绎的。广义的归纳推理研究非演绎结论的推理过程。

关于广义归纳推理,有以下特征。

第一,广义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知识的结论,也包括从一些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新的特殊性知识的结论。

第二,广义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第三,广义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只具有或然性,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有可能的。

第四,广义归纳推理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

第五,广义归纳推理对于扩展人类的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科学概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因果分析、因果推理、因果探究、实践推理、科学假说,并附录了科学推理测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

作为“科学逻辑”丛书之一,本书以科学研究中的归纳逻辑为范畴,详细论述广义归纳推理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原理与技法,从而旨在提升读者的科学推理技能。

著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