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绿色建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是一种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行等各个阶段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原则的建筑物,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节能、高效、环保的生活环境,也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具体来说,绿色建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能和回归自然两个方面。

• 从节能方面来看,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和使用低能耗围护结构等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优化建筑资源配置、提高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等方式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 从回归自然方面来看,绿色建筑在设计上遵循环境优先原则,外观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内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都具有健康、无害、环保等特点,能够在环保的同时充分保障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节能建筑则是一种可以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和使用节能的结构、材料、设备、新能源的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的低能耗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节能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我国建筑行业应将绿色节能理念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打造绿色节能建筑,进而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推动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设备设施、能源结构、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建筑设计方面。由于建筑业在发展初期缺乏环保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因此,这个时期建设的建筑所使用的照明、采暖和供冷等设备大多存在能耗高、污染高、能源利用率低等不足之处,这种发展方式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不利于行业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如图2-1所示。

图2-1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1.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将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融入城市建设中,但由于我国早期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且缺乏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忽视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起步较晚,节能设计技术相对落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人们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

2.绿色理念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节能建筑所需的技术、设备和建材均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同时价格也比较高,因此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建筑的开发商和建造方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通常会压缩绿色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导致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受到影响。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难以实现建筑绿色节能与经济利益相统一,无法保障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经济性。

3.建筑行业考核制度不完善

我国缺乏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明确定义,因此相关部门难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指导方案和考核制度,导致大量绿色节能建筑在技术应用和设备应用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绿色节能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成本高、节能效率低下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融入我国的建筑体系当中,推动我国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快速发展,促进建筑业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转型。我国建筑业应该不断提高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质量和节能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空间,未来,我国建筑业也将不断推进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水平。

建筑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行业科技创新节奏越来越快,我国建筑业亟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并不断加强对各种关键技术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动传统建筑向智能建筑转型,革新工程建设模式,解决传统建筑业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以及建设环节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