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但历史信息并不丰富的王朝,古格王国常以其神秘感为世人瞩目,不过它在西藏政治史上其实算不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权,和萨迦、帕竹、甘丹颇章等典型的由教派主导的政教合一制政权相比,古格显得有些“过时”,作为一个持续了近700年的世俗政权,它似乎不代表西藏历史走向“政教合一”的发展方向。而且同西藏历史上那些立足卫藏中心地区的政权相比,它只是一个局限于西藏西部的区域性地方政权。和其源头吐蕃王朝相比,它统治的地域狭小且位于西部偏僻之地,因而自成一体,虽然得以长期延续,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却不多。事实上,古格的神秘正与此有关,古格与各个时期中原王朝或中央政府的联系极少,而且和同时期的卫藏中心政权也缺乏持续有效的交流,以至于与古格相关的史料,不但在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汉文史籍中难觅踪影,而且在卫藏中心主义笼罩下的藏文主流史籍中也零碎稀少,使得对古格历史的研究,难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一点与同一时期在河湟地区建立的另一吐蕃王朝后裔政权——唃厮啰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作为11世纪前后中原与西藏、西域和西夏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联系的纽带,留下了比较集中的汉藏文史料,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然而,古格历史其实并不像它呈现出来的那么不重要,而是更具独特的研究价值。如果说吐蕃王朝是前弘期西藏世俗政治繁荣昌盛的典范,那么从萨迦政权到甘丹颇章政权,无论其实际控制的有效区域有多大,它们都代表着后弘期西藏宗教政治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受到学界持续的关注。与此相较,古格王国既是前弘期世俗政权衰落后的残余,又是后弘期教派政权繁盛时的另类,但恰恰是这种“非主流”的存在,潜藏着其历史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