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果军第332团

熊家趁着张学铭坑熊建峰的空档成功将消息传到了宋家,而宋家也第一时间将张学铭进入303旅夺权的消息通知给了光头。

要是其他的部队,小小的一个旅光头自然不放在眼里。

但是这是54军的部队!

张庆海的54军战斗力在国内的军阀混战中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那时候光头视张庆海如土鸡瓦狗。

可是在后来的对日作战中,54军不知道从哪搞来了大量武器装备,并且还展示出了相当逆天的战斗力,全中国能够硬刚日军两个甲种师团不崩溃的,就这一个54军!

不过由于54军是东北军出身,张庆海的部队战斗力越强,光头就越忌惮张庆海。

这次张庆海用张学铭渗透303旅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兆头。

在了解当前303旅的详细情况之后,光头也算松了口气。

毕竟根据宋家传回来的消息,303旅目前只多出了一个张学铭的一营,以及通信连和参谋部,并且将手插到了后勤部而已,总体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

要不是张庆海的原因,这件事都放不到光头的案上。

于是光头便命人联络宋家直接让他们解决就行了,反正这个熊建峰是你们宋家的人,并且你们在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势力,还用的着我光头出面?

随后光头的意见传达到了宋家,宋家也随即开展了反制行动。

当前303旅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熊建峰的手里没有足够有力的作战部队,只要战斗能力足够威慑张学铭的一营,并且能够再次掌握旅部的控制权,那么熊建峰的困境便能迎刃而解。

于是在宋家的命令下,一个驻守在河南的果军步兵团直接接到了战区长官部的命令,整体前往山西地区,并入54军303旅。

熊建峰是什么人宋家非常清楚,所以303旅的战斗力是个什么吊样宋家人心里跟特么明镜似的,这一个团给303旅调过去,他们就不信这个张学铭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这个果军团可不是54军的,张学铭和张庆海的名声在部队里可没有这么大的威慑力!

有了部队,重新掌握303旅不就跟玩一样?

于是在宋家的运作下,一个团的果军部队便直接从河南开拔,前往安泽县。

不过在这支部队出发的时候,宋家和光头的决策便已经传到了八路军的情报部门,随后又第一时间发送给了54军军部。

张庆海看着宋家的应对方法,笑着让人给张学铭转发过去。

对于张庆海等人来说,调这么一支步兵团过来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他们得到的情报中并没有303旅二营和五营的情报,虽然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但是只要部队不进行集中调动,一时半会儿就不会出现问题。

并且等这个步兵团调过来,熊建峰就有足够的实力针对张学铭,张学铭也就可以借此机会投共了!

想到其中关键的张学铭和张庆海都很开心。

与此同时,太原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内。

“司令阁下,特高课刚才通报了一条消息,他们找到了张学铭的行踪!”说着,一名鬼子传令兵便将一份情报文件放在了梅津美治郎的桌面上。

梅津美治郎看着眼前的情报不禁皱起了眉头,“张学铭刚刚经历过偷袭,张庆海就将他外派到了303旅?这不会是张庆海的鱼饵吧?”

对关于张庆海的情报,小鬼子方面都十分谨慎。

梅津美治郎十分清楚,就是因为张庆海在太原会战之前从他们这里坑走了大量武器和物资,上一任第一军司令才会被解职。

要是连续两任第一军司令都在张庆海这里栽了跟头,估计第一军都会成为整个日军内部的笑柄!

光是陆军笑笑也就算了,要是被海军知道了这件事,肯定又会从这里做文章,侵占原本属于陆军的资源。

为了不让自己重蹈上一任第一军司令的覆辙,梅津美治郎叹了口气说道:“命令安泽县周围的小股部队,侦察一下安泽县周围的情况,看看张学铭到底究竟在不在安泽县。”

“哈依!”

安泽县,303旅一营营部。

由于得到了后续一个步兵团即将到达的消息,张学铭当即叫来了参谋长徐晓交代后续的行动计划。

毕竟自己手底下有部队,还能直接转身回到原本一营的驻地,但是徐晓作为参谋长,等熊建峰重新掌权后,在张学铭离开投共之前肯定会有一段时间艰难的时候。

所以张学铭首先要跟徐晓说明情况,给他一个心理准备。

徐晓:......

我一个东北军杀出来的,什么场面没见过?

......

5天之后,奉命加入303旅的中央军332团进入了54军的防区范围,张庆海对此也没有任何阻挠,并且还直接命令后勤部门按照303旅的常规伙食为332团提供了一天的给养。

面对54军的款待,332团团长第一想法就是从这些物资中截留下一笔,毕竟在果军军官的眼里,这帮底层的臭丘八凭什么吃的这么好?

不过332团团长的想法最终还是没有成功,54军从上到下都知道果军内部是个什么德行,所以在给332团进行保障的时候,全部都是54军的后勤部队直接给给这些果军的打饭,确定每一口饭都吃到基层战士们的嘴里。

“大哥,你们整个54军都是伙食都这么好吗?”一名332团的国军战士端着饭盘对打饭的残疾老兵问道。

“咱们54军下面的部队情况都不一样,除了303旅和304旅之外都是这个待遇。”

听到这个回答,另一名332团战士气愤的质问道:“凭什么303旅和304旅的没有?我们以后不也是54军的吗?”

这个年代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如果一直都是吃糠咽菜,他们也能接受,但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见过其他部队能吃好喝好,自己就只能吃糠咽菜,这些果军士兵怎么可能受得了?

而就在这时,一名督察军纪的54军宪兵则是直接呵斥道:“用餐时间不得大声喧哗!你们部队吃不饱饭你不去问自己的长官,问我们有什么用?!再这么呜呜喳喳的就给我滚回去不用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