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殿外争吵,早朝开始!

贾赦刚一出大殿,脚步还未站稳,就冷不丁地撞上了英国公。他身体本能地往后退了半步,脸上原本因早朝顺利而浮现出的笑意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戒备的神情,目光紧紧锁住英国公,仿佛对面站着的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贾赦与英国公两人虽表面上看似平静,可周身散发的气场却依旧充满敌意,空气中似有火花在噼里啪啦地碰撞。就在这时,远处走来几位大臣,他们本是有说有笑,可一瞧见贾赦和英国公这剑拔弩张的模样,都微微一愣,随即带着好奇的神色纷纷上前打招呼,七嘴八舌地询问刚才大殿内的情况。贾赦和英国公碍于面子,只能敷衍几句,神色却都有些不自然,那勉强扯起的嘴角和闪烁其词的回答,都透着敷衍与不耐。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早朝的时辰渐近,大臣们陆陆续续来到大殿外候着。贾赦和英国公站在队列中,彼此刻意保持着距离,像是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但两人又时不时用余光打量对方,眼神中满是警惕与试探,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似乎就能再次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英国公张鼎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冷冷地说道:“贾神威,你走路这般莽撞,是目中无人惯了?”那语气中带着高高在上的傲慢与不屑,仿佛在指责一个不懂规矩的顽童。

贾赦心中虽恼火,但想起皇帝早朝时私下对他的告诫,还是强压下脾气,皮笑肉不笑地说:“英国公,实在对不住,方才走神了。您大人有大量,莫要计较。”他的声音刻意放软,可那微微握紧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愤怒。

张鼎冷哼一声,显然对贾赦的道歉并不买账:“哼,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今日之事,可不会就这么算了。”他的声音冰冷,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胁。

贾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嘲讽:“英国公,这话从何说起?圣上都已经裁决了,您还揪着不放,是对圣意不满?”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圣上,试图用皇权来压制英国公。

张鼎被这话噎得一滞,脸色涨得通红,怒声道:“你……你这刁徒,竟敢拿圣上压我!你以为仗着和圣上的旧情就能肆意妄为?我告诉你,朝堂之上,凭的是真才实学和公正廉明,不是靠歪门邪道。”他的情绪彻底被点燃,手指颤抖地指着贾赦,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将他吞噬。

贾赦神色一凛,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英国公,有些话可别乱说。我贾赦行得正坐得端,一心为朝廷效力。今日我维护朝堂秩序,何错之有?倒是您,不分青红皂白就对我动手,还当着众人的面让我下不来台,这笔账,咱们日后再算。”他的眼神坚定,毫不畏惧英国公的怒火,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气势。

正当两人剑拔弩张之际,大臣武将纷纷向太极殿走来,牛继宗带着一群人立马走到贾赦身前,脸上笑意盈盈,声音爽朗:“恩侯果然实力非凡!今日一战,可真是让我等大开眼界,英国公又如何?在恩侯面前,也得掂量掂量!”说罢,还回头朝身后的人挤挤眼,那模样仿佛在向众人炫耀自己与贾赦的亲密关系。

八公十二侯后人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其孙石光珠,还有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等人立马随声附和,一时间恭维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崇拜,仿佛贾赦是他们的主心骨,是带领他们重振开国勋贵荣耀的希望。

贾赦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的微笑,心中受用不已,但表面上还是故作谦逊:“牛兄与诸位过奖了,不过是一时意气之争,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话虽如此,那挺直的腰杆和眉梢的傲气却怎么也藏不住,他享受着众人的吹捧,仿佛找回了昔日贾府鼎盛时期的荣光。

英国公张鼎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色愈发阴沉,眼中满是不屑。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过身去,不再看贾赦等人。这一声冷哼被贾赦听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不过很快又恢复了笑容,他深知此刻不能再与英国公起冲突,否则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贾赦对着牛继宗等人说道:“今日能得诸位兄弟这般抬爱,贾某日后定当有所回报。咱们同为开国勋贵一脉,往后在朝堂上,还需多多照应。”他的声音充满了诚意,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团结开国勋贵,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闯出一片天地。

牛继宗拍着胸脯保证:“那是自然!恩侯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称是,一副唯贾赦马首是瞻的模样。开国勋贵与元朔勋贵两方剑拔弩张,周围的大臣们见状,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又都不敢上前劝阻,生怕惹祸上身。整个朝堂外的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之时,远处传来一声高呼:“早朝开始,请入殿。”这一声呼喊如同一盆冷水,暂时浇灭了即将燃起的战火。贾赦和英国公对视一眼,各自冷哼一声,转身朝着大殿走去。贾赦心中暗自思忖,这英国公果然是个麻烦,往后在朝堂上,怕是要处处与自己作对。不过,他也不惧,有皇帝做靠山,再加上自己新得的实力,他定要在这朝堂翻云覆雨,让那些小瞧他的人都刮目相看。

早朝开始,众人鱼贯而入。圣上高坐龙椅,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今日的早朝,气氛似乎比往常更加凝重,大臣们上奏事务时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龙颜。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大臣们低沉的汇报声和脚步声在回荡。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早朝会平淡度过时,突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大殿,神色慌张,在夏守忠耳边低语几句。夏守忠脸色骤变,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大事不好!方才接到密报,边境突然传来急讯,敌军集结重兵,似有进犯之意!”他的声音虽低,但在这寂静的大殿内却格外清晰,如同一声炸雷,瞬间打破了平静。

皇帝听闻夏守忠之言,顿时脸上一片阴沉。此时外面传来一声焦急的声音,报!八百里加急,蒙古女真集结百万大军分别进攻辽东镇、大同镇、山西镇、宣府镇、蓟州镇。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便爆发出一阵恐慌的议论声。大臣们面面相觑,脸色煞白,一些胆小的官员甚至开始微微颤抖。他们深知,一旦边境失守,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危机,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皇帝猛地一拍龙案,“砰”的一声巨响在殿内回荡,怒喝道:“慌什么!成何体统!”众人这才稍稍安静下来,可那紧张的气氛却丝毫未减,每个人的心中都沉甸甸的,不知道这场危机该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