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意义与价值分析

地理标志是外来词,英文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曾经也被翻译作地理标记、地理标识,我国2001年修改后的《商标法》正式采用地理标志这个术语。在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中就有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是第一个使用“地理标志”概念的多边国际协议。以20世纪80年代我国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为起点,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在我国从无到有,迄今不过30多年。

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地理标志是特定产品来源的标志,其名称可以是国家名称以及不会引起误认的行政区划名称和地区、地域名称与商品名称的结合表达,如“安溪铁观音”“涪陵榨菜”等。地理标志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来源(即原产地的地理位置),标明该商品或服务具有独特品质、声誉或其他特点,标明该品质或特点本质上可归因于其特殊的地理来源。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在我国,目前存在三类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及保护管理体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证及管理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GI、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证及管理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PGI、农业部认证及管理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AGI。

这三类地理标志(GI、PGI、AGI),从产品认证、保护与使用的有关规定、法律依据看,虽然认证机构不同、认证相关规定与制度有一定的差异性、有效年限不同,但在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要求、技术制度、管理办法、标志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基本类似的特征。地理标志产品的十大特征见图1。

一是生产区域性。GI、PGI、AGI均限定了产品生产的区域范围。因此,能够获得三类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产品,都必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生产。而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风土、物种、工艺、人文等。

二是产品独特性。GI、PGI、AGI均要求产品具有当地地域特点以及当地的特色人文因素。因此,能够获得三类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产品,都必须具有基于当地地域特点的产品特色。该特色可以体现为品种独特性、品质风味差异性、原材料特色、特殊工艺、特殊人文因素等。

三是品质差异性。由于生产区域性、产品独特性,自然带来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差异性。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为此意。即便是同一科同一属的产品,由于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等的不同,品质特征也是有差异的。

四是品种稀缺性。由于生产区域性带来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土、生物品类、种质资源等差异,不同地区会产出不同的品种,其中有些是稀缺品种。如同样是羊,就有宁夏盐池滩羊、内蒙古巴美肉羊、陕西横山羊、海门山羊、蒙山黑山羊、梁山青山羊、阿勒泰大尾羊等不同的、在其他地区没有的原生种质资源及稀缺品种。

五是工艺传承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限定了生产的区域范围,而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其社会演变、工艺发展都会体现为不同的特征。一般而言,地理标志产品均有区域内先民们研究出来的不同的工艺手法,并通过师徒授艺、家传秘方等方式得以传承。如龙井茶的“抖、搭、搨、捺、甩、抓、推、扣、磨、压”十大手法,即为历史传承及总结所得。

六是文脉悠久性。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文化特质,但凡地理标志产品,大多具有长期的种养殖历史,并在种养殖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生产文化脉络。如四川雅安,在西汉时期便有吴理真在蒙顶山种茶的文字记录。自西汉至今,蒙顶山的种茶文脉源远流长。

七是命名地缘性。除GI之外(规定可以是该地理标志标示地区的名称,也可以是能够标示某商品来源于该地区的其他可视性标志),PGI、AGI两类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名称均由农产品所生产的地理区域名称、农产品品类通用名称两者合并构成。如福州茉莉花、云阳红橙等,前两字为地理区域名称,后几个字为产品品类通用名称。因此,其命名具有直接的地缘依附性、地缘联想性。看到产品名称便可联想到地缘特征,便于记忆,便于产生品牌联想。

八是使用公共性。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只要是在限定的区域内生产,其产品符合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要求的、获得认证保护管理权力机构(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认可的企业或个人,都能够获得授权,拥有生产权益。因此,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区域,比区域公用品牌的范围要大。而地理标志产品的授权生产,则是一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基本范畴。使用公共性,会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带来困难,同样,从区域公用品牌角度来看,避免“公共地悲剧”是品牌保护中重要的管理原则。

九是两权分离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有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界定是: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这说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标所有权、商标使用权两权分离。虽然PGI、AGI没有明确说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管与使用的两权分离性,但由于其使用的公共性,依然存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管者、地理标志使用者(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之间的分离现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与监管权、地理标志使用权分离,存在“公共地悲剧”出现的隐患。

十是特色专属性。PGI、GI、AGI三类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底蕴,因此,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专属性。专属性,即独特性、稀缺性,具有独一无二的销售卖点。

图1 地理标志产品的十大特征

(一)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意义

地理标志品牌(Geographical Indication Brand,GIB)的基础是获取了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此外还要求传播面广、被消费者广泛认同,同时有着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与美誉度。

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意义主要与地理标志产品的公共作用相关,特别是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

一是中国发展地理标志品牌有利于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主要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形式:价格竞争主要以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为手段,难以长久维持;非价格竞争主要凭产品的高质量或特色来竞争,使产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地理标志品牌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垄断性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转化为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地理标志对于一国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对原产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地理标志保护可以提高其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地理标志保护还可以有效地组织外国竞争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二是发展地理标志品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品牌代表着消费结构和供给体系的升级方向,发展地理标志品牌有助于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发展地理标志品牌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都限定了地理标志的适用范围,因而在理论上可以适用于所有产品,但由于地理标志强调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产品质量及其他特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其适用范围主要以农产品食品、初级原料及手工制品为主,这些产品占比达85%以上。而在那些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往往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产业政策的作用。同时,由于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由原产地的特有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产品质量或其他特性的象征,是历史的产物,因而地理标志所代表的地区往往难以搭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车”,地理标志也就成为这些地区在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是中国发展地理标志品牌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民就业。由于地理标志在标示产品质量上的特殊作用,使用地理标志的产品比不使用地理标志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认同,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产生“增值”与溢价。农民是地理标志农产品最重要的生产者,自然可以分享地理标志所带来的溢价。我国多数农民是分散经营的个体生产者,缺乏自创农产品品牌的资金和能力,也不具备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的能力,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农户提供了无须自创品牌而分享品牌利益,无须形成规模而分享品牌附加值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对产地来说,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助于农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特别是能帮助一些边远地区将本地固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在地理标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吸纳了大批农民就业。

五是中国发展地理标志品牌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看,产品质量安全和美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第一需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改变,消费需求更加体现个性化、高端化和独特化。一方面,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不再是仅仅满足数量要求,更多地追求质量安全、品种多样、内涵丰富。另一方面,人们对农业的需求也不仅停留在农产品消费上,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功能需求也不断释放。消费升级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地理标志的核心要素是独特的产品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是当今提倡的“舌尖”“乡愁”“情怀”等消费要素的良好载体,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可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特色文化消费需求。

六是地理标志品牌在保护文化传统方面的作用。地理标志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而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许多国家保护地理标志,一方面是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护文化传统的考虑。一个地理标志的消失,往往意味着与它同时存在的某些特殊文化现象的消失。地理标志代表着特定地域的传统产品、传统工艺和传统生产方式,基于当地传统而传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工艺决定了地理标志所标示的产品质量。如“西湖龙井茶”居我国十大名茶之首,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特定地域的人们不断创造、革新、总结并传承龙井茶特有的生产工艺,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结合,共同成就了西湖龙井茶独特的品质。可见,“西湖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的不仅仅是茶叶,更是其背后的传统制茶工艺。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地理标志已经被看作传统知识的一部分。

(二)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价值

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价值主要在于其隐性与显性价值。地理标志品牌具有的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其显性价值,较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受到重视。地理标志品牌首先是法律概念,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具有法律属性;其次它是由于人们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又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地理标志品牌具有的隐性价值不断凸显,隐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教育价值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标志品牌的隐性价值比显性价值更加重要(翟玉强,2015,第41~46页)。

1.经济价值

地理标志是一个质量标志,地理标志品牌是高品质商品的品牌,是特定区域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是高品质商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除此之外,地理标志是品牌保护制度,在全世界通行,地理标志产品因其增值和溢价效应而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因而其中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地理标志产品总量相对有限,物以稀为贵,供给决定了价格,当其供给超过一定总量时,供给越多,价格下降越多。所以,要切实严格保证其产地范围,保证其优秀质量。对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品牌进行培育、保护和开发,有助于提升地区知名度,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优化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法律价值

大多数国家就地理标志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有的从原产地保护的角度,有的以商标法的形式,有的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形式。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并行存在多套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年修订)由国家层面立法通过,此外还有三套部门制定的规章。例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管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08年)由农业部进行管理。地理标志是世界通行的国家品牌保护制度,是重要的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也是目前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之一。

3.生态价值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地理标志品牌的高品质和高质量,因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高度赞誉,强烈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销售价格,为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此外,我们还需注意地理标志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巨大效用。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恢复生物链、减少泥沙、恢复植被、调节生态平衡等;地理标志产品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检测器”,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变化和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紧密相关。地理标志产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能够有效避免物种的减少和灭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还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稳定、调节当地的生态系统,促进产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旅游价值

旅游商品收入是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来源,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地理标志产品类型多样,具有食用、药用、保健、观赏、生态等多种价值,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经过开发能够成为独特而优秀的旅游商品。当前由相关部门批准认证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超过8500个,拥有将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为旅游商品的物质基础,大力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当地政府应该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把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当地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宣传,围绕地理标志产品推出一系列能够满足广大游客并且富有地域特色和自主品牌特色的旅游商品。

5.文化价值

文化因素是地理标志品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县志、市志等历史文献对产品的记载;名人的评价与文献;诗词歌赋、传记、传说、轶事、典故等记载;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历史;民间流传的民风、民俗、歌谣、饮食、烹饪方法等;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艺术形式;传统艺术如绘画、剪纸、刺绣、编织、年画、雕塑等;传统技艺如金属工艺、陶瓷烧制技艺、建筑营造技艺;等等。总体来说,工艺品类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文化因素,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及其特征大多是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6.教育价值

地理标志品牌的形成依托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地理标志品牌为媒介和案例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与科普,使人们得到科学熏陶,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可以开展以知识产权为中心内容的普法教育,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民的品牌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引导绿色消费,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蕴藏在地理标志品牌中的文化力量有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