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可卿有孕

临出发前的第二日,秦可卿从一早就恶心呕吐的厉害,刘宸赶紧找来大夫一把脉。

“贺喜老爷,有喜了!”

大夫诊脉之后,一脸欣喜地站起身朝刘宸作揖恭喜。

这种大户人家,诊出喜脉的诊金必然丰厚,而且也算是个好兆头。

刘宸果然大喜,在大夫开了些保胎安神的方子后,招呼玉钏儿去取了十两银子的诊金。

刘宸自己的感觉也很奇妙,穿越过来不足一年,就有了前世今生加起来的第一个孩子。前世他大龄未婚,更别说有孩子了。

而且前段时间他才刚和可卿说了这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整个刘府上下炸开了锅,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林黛玉耳中。

林黛玉竟也出面做一些指挥和安排。

她虽然年岁还小,但多年在贾府也是见过的。

忙到晚上,当刘宸面对黛玉时,感觉有些愧疚。

秦可卿是先她一步进门的,现在也先她一步怀了孩子,这对于林黛玉确实不公平。

没想到林黛玉先开口,“老爷,我留在家吧。可卿一个人在府上我不放心,再怎么说她肚子里的孩子将来也是要叫我娘的,我得关照着。”

对于秦可卿的身份,刘宸并没有隐瞒黛玉,早就将事情的所有经过都坦白了,不然黛玉也不会这么轻易接受小妾先她入府。

只是没想到黛玉会这么说,这么大度。

这倒是刘宸对古代大户人家女子的规矩所知甚少,才觉得奇怪。

大户人家的主母,只要不是善妒的,大多不会对老爷的小妾有太多意见,尤其孩子,更是要归到主母身前带管。

林黛玉出于多年耳濡目染,做出留在家中照看秦可卿和她的孩子的决定,属于一个合格主母会做出的选择。

而且刘宸早和她说过了,她身子比较弱,还需要继续调理,而且年纪也太小,这几年都不会让她生。

因此也就直接接受了秦可卿的这个孩子,毕竟来日方长。

不过内心深处对于锻炼身体的册子更加重视了,决心从明天开始就每日勤加锻炼。

看到黛玉的反应,刘宸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现在还有些为难,计划赶不上变化。

原定明日就要动身的“蜜月旅行”,女主角没了。那到底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虽然身负皇命,但新妇归家的名头没了,直接下江南不利于暗中行事。

不过很快,刘宸就不用纠结了。

正午时分,他接到了圣旨。

原来景安帝听说林黛玉无法回太湖后,直接下旨让刘宸回扬州替陛下和妻子黛玉祭拜林如海。

算是给了刘宸一个正当南下的理由。

最终刘宸决定将大部分丫鬟和水寨兄弟都留给黛玉,他自己就带渔烟作为贴身丫鬟,郭家兄弟两人做护卫,启程南下。

之所以留下大部分人,主要是担心李灼的势力会对她们动手。

虽然这些天对京城漕帮和渠帮的清查几乎斩断李灼一臂,但谁知道这么多年下来,义忠亲王到底有多少暗藏于水面之下的秘密呢?

……

运河码头。

一艘三层的福船整装待发。

福船是早就定好了的,不过那时原计划是有黛玉、紫鹃,还有大部分丫鬟和水寨兄弟的。

此时刘宸就四五人,再加上薛宝钗和莺儿两人,用这福船属实显得空旷。

刘宸离开家中前,与所有人都做了训话,吩咐众人一切听从黛玉的命令。

也没有让黛玉等人去码头送他就轻装简行到了码头。

却不知,来送行的人竟然还是不少,主要是五城兵马司的几人。

刘宸与他们交谈一番后转身上船。

就在前几日,他卸任了五城兵马司指挥指挥使,由苏云统任副指挥使。

虽然刘宸离京,但京城的治安等还需按照他之前定下的步子走,这一点相信苏云统和李六等人配合,应该没有问题。

大船破开浪花,快速行进着。

几个月前,刘宸也是坐船来京,此次回去的感觉却有不同。

身上随时会落下的屠刀没有了,但似乎有一个更大的屠刀正在缓缓落下,须得早做准备。

船只非常平稳地在运河上运行。

船上的日子颇为无趣,郭家兄弟虽识字,但所谈皆无趣,最喜枪法对练。

于是刘宸开始跟随郭家兄弟学枪。

枪乃冷兵器之王,战场利器。将来如果要踏上沙场,除了些必备的“手榴弹”等热武器,长枪这种冷兵器也必不可少。

时值漕运期,来往船只络绎不绝,所以船只行进速度很慢。

几日下来也才经通州到达天津。

天津是个大港,一般会停船休整一日进行补给,之后一路到济宁府都不会再进行补给了。

而且听说济宁府那边并不太平,因此需要在天津补给充足。

上次经过时急着进京,没有在天津卫停留。

此刻刘宸津津有味地在天津码头逛着,来来往往的纤夫、力夫挥洒着汗水。

薛宝钗也跟着刘宸一起出来了。

刘宸还可以和郭家兄弟学枪,薛宝钗却只能日日在屋子里闷着。

此时好不容易靠岸,自是要下船走走。

不一会儿,几人到了一家酒楼。

到了一个地方,自然是先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

刘宸心中恶趣味地想着,不知这个时候的天津是否已经开始有狗不理包子了?

在二楼找了个包厢坐下后,找来店小二问问,果然现在还没有狗不理包子。

菜品多是河海两鲜,其中尤以河豚最为出名。

不过刘宸可不想冒这个险,没有点店小二极力推荐的河豚,点了些刀鱼、黄花鱼等。

上菜后,刘宸发现菜的品相不错,鱼也够新鲜,虽比之贾府的饭菜精致不如,但色香味俱全,而且做法有些本地的特色,吃的还算比较满足。

薛宝钗第一次与外男一起用餐,显得有些拘谨。

刘宸倒是几次和她说,“薛姑娘不必如此,现在是在外面,一切以便宜行事为主。在外自是江湖儿女,没有那么多忌讳的。”

薛宝钗听着这邪门歪道的说法心里翻着白眼,不过总归还是被他说服了一些。

一顿饭慢悠悠吃完,赏了下天津街景,一行人就准备回运河上了。

回运河的马车上,薛宝钗回想今日的见闻,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旁坐着的莺儿反而开口感叹道:“宸大爷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

薛宝钗听到立刻问道,“哦?宸哥儿如何了?”

“小姐不觉得吗,他似乎对这世上的规矩无甚在意,活得甚潇洒。”

薛宝钗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她对此是深感认同的,宸哥儿真是符合她对于书中侠客的理解。

一行人几辆马车很快回到了船上,等待晚上物资齐备后出发。

却不知,不远处有人自从酒楼开始就一直在盯着他们的马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