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师生赞赏
- 无人机之梦科技报国路
- 王炸春卷
- 1773字
- 2025-03-22 12:00:41
当李阳操控着无人机平稳落地,展示完美收官的那一刻,现场瞬间爆发出如雷般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仿佛是对他无数日夜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在展示区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同学们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纷纷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将李阳和他的无人机团团围住。
“哇,李阳,你太厉害了!这无人机到底是怎么组装出来的呀?”一个同学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好奇与钦佩,迫不及待地发问。
“是啊是啊,快给我们讲讲,它怎么飞得这么稳,还能有拍照功能,太神奇了!”另一个同学也在一旁附和,眼中闪烁着渴望知识的光芒。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如连珠炮般向李阳袭来。他们对这架看似普通却充满神奇的无人机充满了好奇,不仅对组装过程感兴趣,更对无人机背后复杂而精妙的飞行原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们穿过人群,面带微笑地向李阳走来。尤其是负责科技教育的老师,眼中更是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一颗深埋已久的科技之星。
科技老师快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李阳的肩膀,眼中满是欣赏与鼓励,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说道:“李阳同学,你做得非常出色!这架无人机虽然外观相对简单,没有那些华丽的装饰,但它的飞行性能却出奇地稳定,而且还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从这架无人机上,我看到了你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对科技知识的深入理解,你在无人机方面很有天赋啊!”
老师的这番赞赏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李阳的心田,让他感到无比自豪。这些话语不仅是对他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未来在科技领域发展的一种期许。李阳微微泛红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无人机领域继续探索的决心。
“谢谢老师!其实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好多困难,比如机翼升力不够,重心也老是调不好,但我就是不想放弃,查了好多资料,试了好多次,才慢慢解决了这些问题。”李阳略带腼腆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嗯,这种遇到困难不放弃,勇于钻研的精神非常可贵。科技创新就是需要你这样有毅力的学生。”科技老师点了点头,对李阳的努力给予了进一步的肯定。
这时,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也笑着说道:“李阳,你在设计和调试无人机的过程中,肯定运用了不少数学知识吧?像飞行轨迹的计算、动力系统的参数设置,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
李阳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是的老师,在计算机翼升力和调整重心的时候,用到了很多物理和数学知识,比如空气动力学的公式,还有一些力学的计算。我还专门去图书馆借了好多相关的书来看,一点点琢磨。”
“不错,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这很难得。希望你以后能把更多学科知识融合到科技创新中,创造出更出色的作品。”数学老师鼓励道。
周围的同学们听着他们的对话,不禁对李阳更加佩服。一个同学感慨地说:“原来制作无人机这么不容易啊,不仅要有创意,还得懂这么多知识。李阳,你可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是啊,我以前觉得科技制作离我们好远,现在看了李阳的展示,觉得只要肯努力,我们也能做出厉害的东西。”另一个同学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李阳听着同学们的话,心中满是感动。他觉得这次展示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更是一个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的好机会。他热情地对同学们说:“其实大家都可以尝试,只要对科技感兴趣,肯花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一定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我们还可以一起讨论,互相学习。”
“好啊好啊,以后我们就跟着你一起研究!”同学们纷纷响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一位教导主任模样的老师走了过来。他认真地观察了一下无人机,然后对李阳说:“李阳同学,你的这个作品很有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你个人的能力,也为我们学校的科技氛围增添了光彩。学校一直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带动更多的同学投身到科技探索中来。”
“谢谢主任,我一定会的!”李阳激动地回答道,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无人机的研究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学校的科技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渐渐散去,但李阳心中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看着自己的无人机,仿佛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与鼓励,如同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更加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一定能在无人机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心中的梦想。而今天的展示,只是他逐梦之旅中的一个精彩篇章,未来,他将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书写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