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医救不了中国

(图为民国时期国立同济大学吴淞校区校门)

一处咖啡馆内,宋志轩和若璃坐在一个小桌前。

“志轩,听说了吗,咱们的学校被日本人轰炸了。”

“电气间,材料实验室、生理学院,以及我们的宿舍还遭到了日军的炮击。”

“本部的许多书籍遭到了部分焚毁。”

“老师同学们拼命抢救,伤了十几个人,也只能够保留其中的极小部分。”

“因为战争的原因,现在学校打算战后让剩下我们前往白克路同和里医政科报道学习。”

白克路里同济医工学堂。

由德国人创办。

后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

具备德国背景被法租界关闭和驱逐。

而后改为国人自办。

经过一次的迁址,位于吴淞。

更名为国立同济医工大学。

后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最为主要的便是医学院。

大部分医药仪器均为德国人捐助,价格不菲。

现如今因为战争的原因又计划重新启用租界内的原址学堂。

也就是白克路同和里医政科。

齐若璃的脸上挂着淡淡的愁容。

俨然对于学校的遭遇颇为感伤。

同时也颇为担心这些校友们的安全。

“这群该死的日本人是想要断绝我们的文化之根。”

宋志轩从不掩饰对这群侵华日军的厌恶。

日军对上海的轰炸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闸北,虹口、江湾等地区。

本就是淞沪文化产业最为富集的地区。

这地方不仅仅有被国人称之“民族知识之粮食宝库”的商务印书馆。

同样还有被称之为“东南图书巨擘”东方图书馆,馆藏六十万余册书籍,是当时最为知名的图书馆之一。

以及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十六所高校,其中有十二所均受到过直接的轰炸。

损失颇重。

不仅如此。

电影院、制片公司等等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

仅仅只是文化产业。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一亿六千万银元。

五十余年的发展,因为残暴的日军,几毁于一旦。

“若璃,我已经下定决心通过家里面的关系去金陵的中央陆军指挥学院,也就是此前的黄埔就读,成为一名征战疆场的军人。”

齐若璃一怔:“为什么要放弃医学,志轩你明明很快就要毕业了,到时候做一名医生不好吗?”

宋志轩面容严肃,低沉的嗓音缓缓说道:“若璃你听我说,学医救不了中国,只有枪炮才能够制止日本人的暴行,而绝不是口头谴责与制裁!”

齐若璃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宋志轩。

去了一次战场之后的宋志轩。

整个人变了许多,就好像话本小说之中,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齐若璃睫毛忽闪,旁敲侧击的询问道:“你若是从军的话,是要退学了吗?”

“是。”

“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听父亲说,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等战争结束之后,你再去同和里医政科报道完成学业就是了。”

齐若璃没能够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心情颇为低落:“噢,是嘛?”

“志轩,那你就没有其他想说的吗?”

宋志轩装傻充愣,逗弄着面前的这个女孩:“若璃想听到什么?”

齐若璃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

眼前这个坏家伙是故意的。

正当她双颊泛红,眼神躲闪之际。

一道惊喜的声音忽然从身旁不远处传来。

“宋老弟,你怎么在这里!”

宋志轩循声看了过去。

正是昨天还在战场上的同生共死的俞天佑俞营长!

宋志轩急忙起身相迎:“俞大哥!”

齐若璃当即一怔,这股子热情劲让她略微有些吃味,还是快速站起身来的,打着招呼:“俞营长。”

“这就是弟妹吧,哎呀,你们两个真的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啊。”

齐若璃双颊泛红,也没有解释。

显然,很喜欢听这些话。

宋志轩笑着介绍道:“我的未婚妻,亦是我的同学齐若璃。”

“俞大哥,请坐..”

“我还以为这是一间茶馆来着,你们喝的这个就是咖啡吧?”

“小二,给我来一杯!”

服务生站立在一旁,脸上带着笑容,没有因为俞营长的说法而有丝毫的情绪。

这个时候还在上海的军人。

大概率是刚从战场上撤下,亦或者是即将要走向战场。

如果没有他们,别说是工作,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两回事。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

谁不懂呢?

宋志轩笑了笑,重复了一遍:“给我大哥来一杯你们的招牌,加点糖。”

“好的,宋公子。”

“请先生稍等..”

服务生面带微笑,微微躬身之后转身离去。

宋志轩这才开口:“俞大哥,您怎么...”

“别提了,你看看...”

俞天佑说着从口袋里面掏出了报纸:“你看看这报纸上咋说的,我看的时候差点没气死。”

“我们十九路军打了这么长时间的小鬼子,到这报纸写的时候就成了他们中央军打的了。”

“这张长官也忒不是个东西了,我真是...”

刚想骂两句,但想到宋志轩的身份。

俞天佑嘿嘿一笑:“宋老弟,大哥我是个粗人,你别介意。”

“无碍,俞大哥,不过这件事大概率不是张长官的手笔,更有可能是那一位,所以这件事情我们还是不谈为好。”

宋志轩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金陵的方向。

俞天佑叹了口气,暗自神伤:“其实打完这仗之后,我现在也算是明白为什么委员长不愿意招惹日本人了。”

“这日本人确实厉害着呢,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术、士兵素质方面确实比我们要强上一些。”

“他们的炮,打的比我们还要准,最重要的是炮弹多,就说我们营才顶上去不到两天的时间,营里面的弟兄死伤了大半,要不是支援来了,弟兄们恐怕要全部战死在阵地上。”

宋志轩点了点头:“日军的战术和战法其实和我们这些医学生拿起手术刀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比如说这病人身上长了烂疮,势必需要先观察确认一番之后,甚至尝试不用手术刀就给他治好,如果实在不行,才会动刀,虽然我在前线的时间不长,也能够稍微看出来日本人的进攻习惯,和我们这群“洋医生”看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俞天佑笑呵呵的点了点头:“你还真别说,宋老弟,你这个说法还真有些贴切,小鬼子一般都是冲不动了之后才会想着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