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些什么
- 军旅?可怎么是民国1932!
- 幽冥小米狼
- 2135字
- 2025-03-30 16:18:33
在哨声之中。
一众学员们完成了下午的训练。
足足一下午。
米勒教官也并未返回训练场,仿佛真的找自己的同僚们讨论去了。
返回食堂,简单的吃了个晚饭之后。
众人也是迅速回到了宿舍之中。
李家勋当即迈步走到了宋志轩的面前:“志轩,下午到底是啥情况,咱们挖设的掩体有问题?”
宋志轩摇了摇头:“掩体没有问题,只不过没有按照教材来挖。”
“那你是怎么想到的?”马本材有些纳闷:“我看于阎王的那个态度,好像你之前应当学过这些。”
宋志轩没有否认:“算是吧,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不过我这些基本上也都是皮毛而已,算不上什么。”
“如果单论防御工事的构筑,现如今放眼世界各国,做的最好的肯定是法国和德国。”
“我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既然请这群德国人来做教官,应该是目前为止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教官了。”
李家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直接告诉他。
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米勒教官的欣赏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为惊骇。
完全不像是面对一个学员时候应该做出的表情。
仅仅只是一个工事构筑。
就好像让米勒教官对宋志轩刮目相看了!
“不对啊,志轩。”
刘辉宇没有和宋志轩客气,一屁股坐在了床铺的旁边:“我看你用德语和教官说了一大堆,你们说的是啥啊。”
“教官说我们工事构筑的很好,超出了他的预料,明天下午还会进行掩体构筑训练,他说要看看咱们的真本事。”
李家勋、卫国勋等人听到动静之后,当即转头看向了宋志轩。
“真本事?”
..............
“这次训练,让我看看你们的真本事。”
米勒教官一脸期待的看向了众人。
没说的,干就完了。
这一次,训练场地提供了颇为充分的材料。
要求每一个分队构筑能够容纳一个分队作战的掩体工事,并且能够承受37毫米直射火炮的直射,以及75毫米口径山野炮的曲射。
在野外,就地取代的情况之下,想要构筑出能够抵挡的住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轰炸的防御工事,纯粹是在扯淡。
75毫米山野炮已经是极限。
看了一眼远处正在观摩训练的步兵科长易龙、总顾问巴德、步兵顾问达木劳、步兵第一队队长周楫,以及一名从未见过的少将军官。
“志轩,你知道那个人是谁不?”
宋志轩扫了一眼正在面容略显亲和的儒雅将军,小声道:“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位长官应该是新上任的政训处处长邱清泉,邱长官。”
李家勋稍微迟疑了片刻之后,直接转头看向了宋志轩,询问道:“志轩,咱们怎么搞?”
宋志轩略显诧异的看向了李家勋:“分队长,你这是?”
卫国勋此时也看向了宋志轩:“说吧,志轩我们都听你的。”
李家勋此时也是点了点头:“是啊志轩,今天这阵仗绝不是冲咱们来的,我估摸着德国佬是想要看看的你本事,你来指挥,弟兄们配合,你说咱们怎么修,咱们就怎么修。”
宋志轩扫了一眼众人,索性不再迟疑:“那好,你们围拢过来。”
接着旋即在地上画出了五处双人阵地,以及两处单人阵地的简略图。
“既然要能够容纳一整个分队作战,自然不可能扎堆在一起。”
“我的想法就是构筑五个双人射击阵地,以及两个突出的单人侧翼突出阵地。”
“但考虑到我们现在身处的是平原地区,并非是陡坡亦或者是山腰,所以我们在构筑工事的时候要牢记一下几个要点....”
别的分队都在埋头苦干,生怕时间不够,无法完成工事修葺。
一分队竟然堆在一起,似乎在开会商量一般。
这种情况。
自然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过他们却并没有走进训练场之中。
这点耐心,他们还是有的。
只是讨论,在所难免。
“一分队的人在干什么?”
“米勒教官所说的宋志轩就是一分队的。”
“这个学员有些意思,听说还是个插班生。”
“插班生?”
邱清泉眉头微皱,像是刚来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什么来头,之前怎么没听说过呢?”
感受到邱清泉话语之中的疑惑。
一旁的步兵科长易龙接着解释道:“财长的侄子,听说和校长以及校务委员会打过招呼,估计邱长官当时并未走马上任,所以...”
邱清泉装作若无其事的点了点头,轻笑了一声:“来头还真不小。”
“既然能够得到德国人的关注,多半是此前接受过相关的军事训练,若是表现良好的话,可以让他担任学员教官,倒也不算坏规矩。”
易龙笑着点了点头:“范长官此前就读黄埔之际,曾经也曾担任过学员教官,传出不少佳话,这一点黄埔确有先例,只是宋志轩本就是一个插班生,能力尚且未经过全方面的考验,恐怕难以服众。”
邱清泉缓缓点头:“易科长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是我欠考虑了。”
易龙本想要解释两句。
但看邱清泉再度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
索性也就不再言语什么。
安排众人承担相应工作之后的宋志轩,大脑迅速转动。
他想要趁着这一次的关注做些什么。
毕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说到底只是培养中下级军官的地方。
黄埔九期,也没有常瑞元起家时候的机遇。
以宋志轩现如今的能力,除了没有带兵经验之外,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欠缺的地方。
再加上他曾经深入研究过这一年代。
以及后续战争时期各国的分步兵战术、单兵技能、营、连战术手册等等。
指挥团一级部队作战,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宋志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以目前现如今国内国军的士兵素养,以及基层官兵的能力。
就算是宋志轩亲临一线指挥。
他们也很难理解、并且执行相关战术动作、完成相应的战术意图。
所以宋志轩的目标就是。
让黄埔这群九期的学员先搞懂这些东西。
然后在他们毕业之后。
这群黄埔九期的学员们就像是一团团星星之火一般,散落各处。
在各支部队践行相关的战术理念。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练兵备战。
只有这样。
才有机会提高整体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