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粮食不够?先杀一千人...

洛阳。

“丁公,您可识得此人?”

一名什长找上门询问,身后两名将士还押着一人。

“将士们在巡逻时,发现此人出现在洛阳,将其擒下后,他扬言是来找您。”

丁冲瞥了眼被抓之人,摇头道:“不认识。”

“打扰了。”什长雷厉风行,挥手道:“带走,回去审一审。”

“且慢!”信使顿时急了,挣扎道:“我怀中有书信,丁公一看便知。”

“哦?”丁冲有些好奇,道:“拿来我看。”

什长伸手入怀,果然有一封信件,而后交到丁冲手中。

拆开之后,笔迹非常熟悉,丁冲一眼就认出来。

“原来如此,放了他吧。”

丁冲挥手道:“此乃我老家派来的信使,多年不曾归乡,故而不认得此人。”

“原来是一场误会,告辞。”什长拱手致意。

“慢走。”丁冲点头致意,带着信使返回居所。

“你是孟德派来的人?”

“正是。”信使当即道:“曹公派卑职来洛阳,找您打探消息,没想到刚来就被擒下....”

徐晃治军严格,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哪怕洛阳没有城墙,依旧会安排将士巡逻。

信使刚到就被逮住,由此也可见一斑。

“打探什么消息?”丁冲随即问道。

“先前有国舅信使前去兖州,请求曹公来洛阳勤王...”

“哦!”不等信使说完,丁冲就打断道:“你说的都是过时之事。”

“陛下已经下旨,不让孟德前来勤王,你应该与天使在路上错身而过了。”

“啊?”信使目瞪口呆,“那岂不是白跑一趟?”

“回去吧。”丁冲摆手道:“替我向孟德问好。”

“这...”信使迟疑道:“洛阳现在是什么情况,还望丁公告知,卑职回去也好交差。”

“行吧,权当闲聊。”

丁冲也不隐瞒,把洛阳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知。

信使听罢不再纠缠,当即起身告辞。

由于有丁冲作保,信使顺利离开洛阳。

行在。

“砰!”

刘协松开弓弦,箭矢稳稳命中靶子。

“啪啪啪~”

“陛下厉害!”

一旁,伏皇后与董贵人化身迷妹,又是鼓掌又是夸奖。

但不得不说,二女的行为对刘协也大有裨益,相当于精神氮泵。

有她们在旁加油鼓劲,刘协练习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还有一点,刘协先前的感觉是对,貌似在射箭方面确实有天赋。

尽管只是近距离射击,但就目前的进步而言,也是相当不俗。

刘协仔细想了想,猜测或许是觉醒后,大脑得到进一步开发。

不仅智力方面大幅度提升,捎带着小脑潜力也被发掘。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运动协调、平衡控制、精准调节及运动学习。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通,毕竟此前刘协压根都没接触过这方面。

“陛下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下?”

眼见刘协停下,二女立马凑到近前。

一个拿着毛巾,去擦刘协额前不存在的汗水。

一个端着茶水,送到刘协唇边喂水喝。

不过与之前不同,二女不再针锋相对,而是互相配合。

面对如此乖巧的二女,刘协也是欣然接受她们的好意,笑道:

“有两位贤内助陪练,朕永远不会觉得累。”

“陛下说的也太玄乎了。”

“就是就是。”

面对刘协夸张的说法,二女被哄的开心极了。

“朕实话实说,你们怎么不信呢?”刘协摇头道:“真叫人伤心呐。”

“呵呵~臣妾才不上当呢。”

“陛下演的一点都不伤心。”

二女说着便又笑起来,满是少女的娇憨感,刘协看着这一幕会心而笑。

“陛下。”

一声呼唤打断三人的闲聊,刘协回头看去。

只见杨修站在远处,低头禀报道:“董公求见陛下。”

“知道了。”刘协答应一声,回头对二女道:“天凉,回房间聊天吧。”

“谢陛下关心。”

“臣妾告退。”

姐妹二人手挽手离开。

由于刘协暂时不宠幸她们,并保证一碗水端平,二女也就没了争宠的心思。

身边又没什么能聊的同龄人,成为闺中密友也不奇怪。

丢下手中的弓箭,刘协来到正堂会客,董昭已经在此等候。

“拜见陛下。”

“董公免礼。”

君臣二人各自落座。

“董公可是有事情?”刘协直接问道。

董昭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眼旁边的杨修,后者当即道:

“陛下,臣先出去候着...”

刘协随即道:“无妨,德祖不是外人,董公有话直说便是。”

“事关重大,德祖见谅。”董昭略表歉意。

“董公言重了。”杨修连忙摇头。

“陛下。”董昭严肃道:“粮草可能不太够...”

“怎么回事儿?”刘协立即紧张起来。

“后勤一直是河内郡供应,但一郡之地岂能久乎?”

董昭无奈道:“朝廷加上大军,每日的消耗不是一个小数目。”

“能撑到秋收吗?”刘协发问道。

“难!”

董昭的回答让刘协心中一沉。

断粮可是一件大事,不仅意味着天子与朝廷没饭吃。

更严重的一点在于,一旦断粮大军必崩!

不会有任何意外,别说徐晃治军严格,就是周亚夫复活都没辙。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治军的最大前提,就是保证将士有饭吃,否则绝对撂挑子不干。

撂挑子还好点呢,哗变更是要命。

“河内郡不能尽量挤一挤吗?”刘协眉头紧锁。

“陛下,为了供养朝廷与大军。”

董昭拱手道:“河内郡早就下令,在民间征收余粮,已经被征收的七七八八。”

“倘若动用力量,去民间强征口粮,从百姓牙缝里扣食吃,肯定还能再搜刮出来一些。”

董昭沉重道:“不过如此一来,河内恐怕会饿殍遍地...”

“不可。”刘协言简意赅,直接摇头否决。

“河内郡是指望不上了。”董昭下定论道:“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随着话音落下,屋内一时陷入沉默,聪明如杨修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半晌后,刘协冷不丁道:

“削减一千张嘴,能不能解决问题?”

既然不能多搞些粮食解决问题,那就反过来操作,从根源上减少吃饭的人。

吃饭的人减少,粮草消耗的速度就会变慢,朝廷自然能多撑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