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再生变故。

“咯吱~”

太庙大门应声而开,刘协迈步而出。

神清气爽!

刘协此刻的状态不要太好,可谓从内到外的舒坦。

“恭喜陛下!”徐晃出言祝贺。

“哈哈~”刘协大笑道:“若无公明在侧,朕无论如何也难以夺权。”

确实,无论刘协如何算计、借势。

真到了翻脸的时候,需要徐晃这样的人,扑上去把杨奉摁在地上,并把刀架在脖子上。

刘协总不可能亲自撸袖子上去,十五岁的身躯也没几分战斗力。

“陛下过奖。”徐晃却不这么认为,“若无您运筹帷幄,单凭末将一介匹夫,纵然有霸王之勇也枉然。”

“行了行了,咱们就别互相吹捧了。”

刘协说着撩起下摆,一屁股坐在太庙的台阶上。

“公明来,忙活一天了,坐下歇歇脚。”

徐晃迟疑一下,和当初的钟繇一样,选择在低处坐下。

“陛下,咱们下一步收拾谁?”徐晃斗志昂扬发问。

“呵~”刘协哑然失笑,“这才刚收拾完杨奉,朕哪能想那么远?”

“何况刚收拾完杨奉,眼下应当安抚,避免诸将狗急跳墙、鱼死网破。”

“陛下英明。”徐晃顿觉有理、连连点头。

“嗐~”刘协摆手道:“话说回来,别说下一步如何,其实今天朕压根没有弄死杨奉的意思。”

“这是何意?”徐晃不明所以,“难道整治杨奉,并非陛下事先安排好?”

“也不是。”刘协想了下,道:“朕故意没有赐肉给杨奉,其实就是要设计整治他。”

“只要杨奉今日来,去卑、韩暹、张杨三人都会在场。”

刘协继续道:“其中两个与杨奉有仇,朕确实设了一个局。”

“不过一开始只是为了逼他低头,借三将的势,压杨奉认罪,从而树立朕的威严。”

刘协失笑道:“万万没想到,杨奉不懂退让、不愿低头。”

当杨奉破罐破摔那一刻,刘协才真正动了杀心。

否则真让杨奉离开,刘协必然颜面扫地,故而哪怕冒险一些,也要放手一搏。

“也幸亏是杨奉,换作随便一人,今日咱们都不可能成功。”刘协颇为感慨。

今日能成事,很大原因在于徐晃。

徐晃原本就在杨奉军中待过,并有一定的威望,这才能顺利招降。

若换作其他军阀,就算斩首成功,后续招降恐怕也会失败。

“不管怎么讲,陛下总之都成功了。”徐晃看了眼太庙,“也许是祖宗保佑呢。”

“是啊。”刘协感慨道:“今日事成,往后就好多了。”

有了一部分兵权,就有了一定的底气与实力。

“公明今日助朕功成,还没来得及赏赐...”刘协不由开始思索。

“陛下不用费心思。”徐晃摇头拒绝。

“那怎么能行?”刘协连连摆手,“朕对那些杀才都没吝啬过,公明可是朕的心腹爱将,岂能还比不过他们?”

“陛下。”徐晃认真道:“他们的官职都是假的、虚的,臣想要真正的实权官职!”

刘协闻言一怔,旋即明白徐晃的心意。

别看张杨他们的赏赐很大,但只是虚名而已。

既无俸禄,也无实权,更无食邑,甚至连印绶都懒得给他们。

“徐晃听令。”

“末将在。”

“封你为羽林中郎将,掌管两千禁军。”

从虎贲中郎将转为羽林中郎将,级别上没任何区别,其实就是个象征意义。

徐晃从贴身保镖头子,转为禁卫军头子。

也意味着招降的杨奉旧部,刘协没任何保留,全权委托给徐晃统领。

“回头朕吩咐下,让朝廷给你准备印绶,至于俸禄...”刘协玩笑道:“算朕先欠着你。”

“那陛下记得给臣打欠条。”徐晃出言调侃。

“哈哈哈~”君臣二人随即对视大笑。

“走,回行在。”刘协吩咐道:“派人去通知朝臣,朕要召开朝会。”

此前,刘协等同于被软禁,不得离开行在,不能回见朝臣。

同样,朝臣们也是这个待遇。

重臣被重点监视,剩余朝臣也会被集中看管。

军阀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天子与朝廷。

如今刘协翻身做主,自然要召开朝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朝臣。

行在。

一位位大臣快步入府,每人脸上都带着激动与欣喜。

“陛下夺权了!”

“天佑大汉!”

“陛下英明啊!”

正堂内,刘协端坐在主位上,下方群臣列席。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

三公之后是九卿,不过大多数都在东归途中死了...

至于再往下的官员,死的就更多了,仅剩下少部分亲近重臣。

国丈伏完、国舅董承、宗正刘艾。

侍中钟繇、侍中种辑、侍中丁冲...

“诸位爱卿...”刘协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自黄巾以来,天下大乱,饕餮横行。”

“后值奸臣当道、乱贼肆虐,董卓、李傕、郭汜轮番把持朝廷。”

“汉室日益衰微,天下四分五裂。”

“天子失势,皇纲失统,受困于长安、洛阳一隅之地,不得伸展。”

“今斩逆贼,得兵两千!”

徐晃端着托盘,掀开上边盖的布帛。

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出现,杨奉瞪着死鱼眼,到现在都没能瞑目。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不知哪位朝臣振奋高呼,瞬间引起共鸣。

“陛下英明!!!”

“陛下万岁!!!”

这些年来,天子也好、朝臣也罢,全都被压抑的太狠、太久。

今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胜利,但总算是迈出第一步,大伙都能以此宣泄一下多年郁闷。

“兴复汉室!”刘协挥拳道:“朕与诸位爱卿共勉。”

“共勉!共勉!共勉...”

在刘协的鼓舞下,群臣不停呐喊。

其实召开这次朝会,并没有什么事情议论,刘协的目的就是提升士气。

随后刘协又召开宴会,拿出张杨、去卑送的酒肉,犒劳一下这些不离不弃的大臣。

当然,由于酒肉有限,宴会很快就结束了,不过众人离开时都非常高兴。

钟繇一直拖着没走,直到所有人都离开,上前汇报道:

“陛下,您此前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妥。”

“好,爱卿果然没让朕失望...”

刘协话没说完,脸上的笑容骤然凝固,失声道:“糟了!要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