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年歌曲爆火
- 1984我的风华时代
- 吃饼干的鳕鱼
- 2766字
- 2025-04-04 00:02:18
除夕,上午10点55分,辽省广播电台。
刘丹桦戴着耳麦,屏气凝神的看着演播室内。
他对着里面比了OK的手势,主持人点点头,露出甜美的笑容。
“观众朋友们,刚刚播放罗大佑的《童年》曲风轻快、活泼,明亮而又温暖,恰似清晨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阳光。下面将为大家带来是由本台制作的歌曲《东北的冬》,为家乡人民献上新春最诚挚的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主持人说完,助理将调音台按键缓缓推上,一阵热情洋溢的前奏响起。
屋子里霎时间鸦雀无声,拼了大半个月制作,大家都期待着付出能有所收获。
直到播放结束,演播室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死死的锁定在桌子上那三台电话机上。
李丹桦攥了攥手心里的汗,有点慌。
这次自己是不是赌的有点大了。
《东北的冬》这首歌不仅制作周期短,而且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作词人和歌手,按照台里正常流程,是不可能力捧的。
为了捧红这首歌,他特意找到关台立下军令状,不仅满足云楠高的“离谱”的条件,并且要到了除夕当天文艺台十点档的黄金档播放,还是作为压轴歌曲。
这一切都因为他确信这首歌有成为爆款的条件和潜质。
但此时,他有点茫然,无助的看向电话机。
难道是我错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主持人慌张的朝着刘丹桦摆了摆手。按照事先安排,一旦有点歌热线进来,她会继续播放这首歌曲。
可现在电话机静的跟什么似的,电台已经断档3分钟了,再不处理,就算是播出事故了,这该怎么办?
所有人都沉默了,所有目光都不知所措的汇聚在刘丹桦的脸上。
大获全胜自己领功,败了也该由自己承担。
刘丹桦揉了揉鸡窝似的头发,连续熬了几个大夜,再加现实打击,整个人有点萎靡不振。身后门口蹲着的火風一脸无奈的抽着烟。
为了见证这首歌,他连除夕都没有回家,难道这段时间的努力真的白费了?
呸,本命年太尿了,回家得套个红裤头。
所有人都将心提到嗓子眼了。
刘丹桦缓缓的靠在椅子背上,看了眼手表,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导播,开始播放单田芳的评书吧。”他满是无奈与心酸。
“嘟—嘟—”,这时电话机铃声猛地震天响,所有人为之一震。
助理还没来得及接电话,刘丹桦嗖的一下窜了过去。
“喂,您好,这里是省广播电台。”
“你好,我是辽省机床厂的工人,今天是除夕,厂子为了给国家创外汇指标,要求我们工人24小时搞生产,刚才听到你们那首歌,工友们顿时激情四射,干劲儿十足。好像是叫《东北的天》吧,能再帮我们点一首嘛。”
刘丹桦眼前一亮,扯着沙哑的嗓子激动地说道:
“同志,那首歌叫《东北的冬》,我现在就为你们点播,还在咱们工人朋友有力量,感谢你们为国家做出贡献,祝你们新春快乐。”
刘丹桦一挥手,主持人也来了精神,看着导播送来的手稿,声音甜美的说道:
“刚才辽省机床厂的工友们打来热线电话,他们全厂工人除夕奋战在生产一线,感谢你们的付出,下面将继续为他们播放......”
“嘟—嘟—”,电话机又响了。
演播室里嘀咕声、唏嘘声、感慨声全部杂糅在一起。
“你好,我是浑北区派出所的,刚到家听到你们那首《东北的冬》真是让我热血沸腾,我家里没电话,所以只能回所里,能不能再播放一次。”
“嘟—嘟—”
“嘟—嘟—”
......
一时间电话机此起彼伏的响个没完没了。
刘丹桦放下电话,嘴角终于比AK还难压。
我说的嘛,这就对了。今天是除夕,大部分单位都放假,这年头有几户人家装得起电话机的,想打电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单位或者街道。
身上的紧绷感卸下,众人激动之余,屋子里越发骚动,4、5个男同志凑到一块,庆祝的方式很快让演播室里烟熏火燎。
那种酣畅莅临的爽快感一上头,刘丹桦敲的桌子邦邦响,“哥几个,都别傻愣着了,干活了!”
下一秒,屋子里热闹起来,大家热情似火。
看来《东北的冬》并不是无人问津,前三脚已经踢出去了,似乎效果还不错。
三台电话机跟炸了锅似的,所有人各就各位。
“喂,您好,这里是省广播...”
电话机刚挂断,便立刻又响起,“同志你要点《东北的冬》是吧,好的。”
走廊里,刘丹桦靠着墙边蹲了有半个多钟头,听着里面杂乱无章的忙碌声,他终于确定这首歌火了,还是那种一塌糊涂的火。
“老刘、老刘呢。”
“谁喊我呢,没看见我忙着呢。哎呦,主任你怎么蹲这儿了。”
“你甭管我,你去隔壁新闻台把他们那两部电话机借来。”
40多岁的老刘,人到中年有些发福,肥胖的脸上露出些许为难。
“主任,我让新闻台拿东西,不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的,你就说我说的,出了事让他们找我。他们还不乐意了,电话机都快放过期了,糟践东西。”
“哎,好咧,我这就去。”
火風顶着憨憨的脑袋,贴了过来。
“咦我去,火風啊,吓我一跳。”刘丹桦一耸肩,差点坐地上。
“嘿嘿,主任,抽烟。”
他叼着烟往前那么一凑,火風赶紧划了根火柴。
刘丹桦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兄弟,你要出名了。”
转身他高举双手拍了拍,对演播厅得意喊道,“都听好了,现在就一个原则:电话不停歌不停。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我现在给关台打电话,给大家请功。”
“老大,你就放心吧。”
“主任霸气啊。”
-----------------
晚上,五时三刻。
随着李嘉丽从锅里端出一盆东北名菜:猪肉酸菜炖粉条,一大桌子香喷喷的晚饭算是齐活了。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人过年餐桌上的常客,大块的猪肉炖煮得软烂入味,粉条吸满了肉香和汤汁,口感爽滑劲道,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还有酸菜炖血肠也必不可少,酸香开胃的酸菜与鲜嫩的血肠搭配,再加上一些五花肉,炖煮出的热汤暖身又暖心。
说着说着成美食文了,大家可别留哈喇子!
当年有一句著名广告词将这道菜推向全国:桂花上酸菜儿。
多少80、90的回忆啊!
瞬间爷青回!
这句话出自由英答指导,老戏骨李齐出演的电视剧《东北一家人》,一时间风靡全国。
东北除夕这天一般都会吃三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半夜十二点再来顿守岁饺子。
一家四口人其乐融融的上桌了,收音机里还飘荡着《东北的冬》。
从中午一直到现在几乎就没断过档,就连一直做饭的李嘉丽都能垫着脚跟着哼唱了两句。
云楠心里明白这首歌还真火了。不算中间休息,外加强行穿插的新闻台,云楠估摸这首歌至少得播放了30回。
按照一首歌签的12元,小400元这就到手了。
“这首歌写的真好,好像抓着我的心一样,把我想的都唱出来了。”
李嘉丽晚上小酌了几杯,红扑扑的小脸随着歌曲摇摆,沉浸在其中。
这些年的疲惫、无奈、苦楚似乎随着歌曲全部宣泄了出来,此时她放松极了。
“我倒觉得这歌不如邓丽君的《甜蜜蜜》,《甜蜜蜜》你们听过吗,哎呦,那小声音听起来酥麻麻的......”云建功一脸猥琐,看的云楠那叫一个嫌弃。
云建业难得见母亲这么开心,会心一笑,“妈,要不你给我们唱一段。”
“对啊,妈,年轻时候唱的就好听,来一段。”云建功捧道。
“我不行。”
“来嘛。”
......
看着一大家其乐融融,云楠一时感受到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不是痛苦和失落,而是幸福夹杂着不能说的秘密,他很矛盾。
这一切是我偷来的吗?
闹了许久,屋子里欢声笑语逐渐奚落,屋外的爆竹声响起绵延不绝。
烟火照亮了天际,也照进了云家,云楠似乎也通透了。
他站起身,端着酒杯,“妈,大哥,老三,祝你们新春快乐!”
“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