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游子思乡

“点球主罚手,我想用帕尔默。”

杨冬已经开始新的议题,关于进攻核心的问题。

“是的,如媒体报道那般,我想让帕尔默成为球队进攻核心,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自从看了媒体的报道后,在场的教练心里都有了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发现杨冬说一不二。

所以现在听到杨冬的话,都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

“接下来的5天时间,除了基础传球训练,我们开始进行定位球战术训练,日常体能训练可以适当减轻一点了。”

杨冬觉得今天的会议已经很充足了,所以宣布散会。

时间很快,几天的训练,让帕尔默找到了一点感觉,虽然还没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

但是队内对抗赛,他所在的队里,进球数和助攻数都是以他为最。

杨冬在训练之余,也给帕尔默取了一个外号,叫‘冷酷杀手’,他在门前的表现太冷静乃至冷酷。

恩佐·费尔南德斯这边也顺利拿到劳工证,别问,问就是约翰逊的朋友帮忙的。

杨冬再一次感叹约翰逊就是自己能交流的系统。

在对阵罗奇代尔的比赛中,杨冬第一次排出打破英甲首发年龄记录的阵容。

门将马修斯25岁。

后卫,特雷西24岁,布罗克班克22岁,弗莱明22岁,布朗19岁。

中场,恩佐18岁,帕尔默17岁,格雷厄姆17岁。

前场,约翰逊18岁,奥利塞19岁,科克20岁。

比赛中,博尔顿占尽优势,可惜没能取得胜利,最终的比分是2比2。

帕尔默两个助攻,约翰逊1个单刀进球,替补上场的乔治乌,1个点球点附近的巧射。

进攻有层次感的同时,防守却暴露了致命缺点。

特雷西和布罗克班克转身都太慢了,被罗奇代尔打了两个身后。

在刚刚转会罗奇代尔的前博尔顿球员克里斯·奥格拉迪的眼中,博尔顿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于是他用两个致命直塞球回馈老东家。

这让罗奇代尔主教练直呼50万花得值。

也让杨冬感到非常郁闷,这两人身体太笨拙了,转身都太慢了。

根据系统显示,布罗克班克是没办法改变了。

只能让尚有潜力的特雷西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

不过比赛结束后,杨冬还是为特雷西和布罗克班克都制定了未来几天的训练。

专项敏捷训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还有反应训练。

这场比赛占尽优势没能转化为胜势,也让助教大卫感到非常可惜,比赛结束第二天开完分析会,大卫留了下来。

杨冬正在察看系统的积分情况,平局有1积分入账,最终确定系统积分获得方式和联赛积分一样。

也就是说靠联赛成绩,联赛积分越多,系统积分也就越多。

这时大卫推开杨冬办公室门。

“哦!亲爱的杨,昨天的比赛真的太可惜了。要是取胜,现在你就能得到新合同了。”

大卫边说边自己倒了一杯茶,品了起来。

这茶叶是杨冬父母从家乡寄过来的,纯正的家乡味道,中国铁观音。

杨冬在异国他乡唯一的爱好,就是泡茶,茶还得是铁观音。

当然这种香醇的茶叶,让好茶的大卫非常觊觎。

杨冬送过大卫一些茶叶,大卫一直收藏着舍不得喝,反而经常跑来杨冬办公室蹭茶,还美其名曰,探讨战术。

一来二去,加上杨冬有意拉拢,和执教成绩越来越好,大卫已经逐渐被杨冬折服,现在基本就是杨冬说一他不会说二。

“没事大卫,下场比赛就能实现了,对了布莱克浦的报告来了吗?”

“明天早上报告送来。对了,今晚到我家里吃饭吧,我的妻子今天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庆祝我儿子的生日。”

“行!我一定带着礼物前往赴宴。”

杨冬笑着回答。

大卫的家,杨冬是知道的,虽然平时很少出门,但是杨冬在有限的外出时间内,对周边的环境都有详细了解过。

大卫的家庭算是中上层阶级。

他的俱乐部薪水是周薪税前2500英镑,折合税后年薪是82800英镑。

在英国年收入5万以上,都算中产阶级,更何况他的妻子还是一家拥有20套房子的房屋出租公司的老板。

也就是说他们家有20套闲置的房屋,正在出租,收取租金,妥妥的包租公婆。

足球只是大卫的兴趣,算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而且还做得不错,至少薪水比杨冬高很多。

自从认同了杨冬,大卫的性格就开始发挥作用,全方位为杨冬着想。

前几天大卫找到杨冬,希望他能搬到外面住,大卫想空一套房子,借给他,里面还有免费的网络。

大卫不希望杨冬一直只知道训练比赛,既然认同了这个朋友,就要为他好,搬出去住,可以多接触外界,可以多一些社交,交一些朋友。

不过最后还是被杨冬拒绝了,杨冬希望自己买房子再搬出去。

中国人对房子的执着,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一样。

这可以说杨冬清高,但是他想得更多,他正在想着组建自己的团队,助理教练是非常重要的成员。

显然大卫做得很好,如果他说话可以在脑中多斟酌一下,有意见的时候更委婉一点,那样就更好了。

当然还有一点,杨冬希望这个团队是以他为主,所以不希望欠大卫人情。

也许在英国,人情这个东西不会看得很重,但是在杨冬心里,这就是一种约束他的桎梏。

说矫情也好,说自尊也罢,他不会接受林栖月的爱意,更不会接受大卫的人情。

他想的只是靠自己的能力。

“对了,大卫,你儿子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我还没见过他。”

说到儿子,大卫瞬间眉飞色舞。

“我儿子叫汤姆·费列哥夫,今年12岁。”

“一直是博尔顿的球迷,不过最近他的想法让我很烦恼。”

“你说他崇拜埃迪·布朗,那也没得说,毕竟是球员,可是他最近几天跟我说,他的偶像变成了你。”

“你说,崇拜教练,他有我这么一个能力十足的父亲,他不崇拜,反而把你当成偶像,难道我不比你帅吗?”

看着对自己疯狂吐槽儿子的大卫,杨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也许作为父亲向好友吐槽儿,只是为了让朋友知道,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已经很有主见。

有的父亲喜欢直白地炫耀自己的孩子,有的父亲则比较含蓄,会通过吐槽的方式变向炫耀。

然而炫耀的方式千千万,最终也只是因为父爱两个字。

杨冬来到英格兰将近6年了,期间只回国一次,也只是待了3天,陪伴林栖月一天,扣掉交通用时,满打满算陪伴父母的时间不足一天。

杨冬在想自己12岁的时候,做了什么事可以让自己父亲可以炫耀的?

没有。

杨冬突然很想回家,回到家就那么静静躺在家里,只要看到父母就可以。

这个赛季结束,看来要抽出时间回家,多待几天。

早在开始关于足球的工作,就知道过年回家是一种奢望。

过年的这段时间,只要是欧洲的联赛,都是比赛密集的时间,甚至都没有时间休息,更别说回国过年。

当然,做父母的也是知道杨冬的情况,他们也都理解,所以过年的视频通话都是笑脸对待,心里的思念也只会在脸上一闪而过。

“对了,杨,我儿子还是我们博尔顿流浪者学院U14的主力球员。”

“哦!”杨冬来了兴趣。

“看来晚上我要好好看看。”

心里还有半句没说出来,好好看看他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