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还没完,那是舍利子吗?”
百衲衣被烧成锦斓袈裟后,姜宸又发现,在金蝉子肉身被烧成的灰烬中,一粒宝珠冉冉升起,绽放出万千光彩。
很显然,此物便是传说中的佛门至宝舍利子。唯有高僧死后,才会留下一两颗。
“来人,将这袈裟与舍利子取出,供奉在金轮炽盛如来庙中,等候法师转世归来。”
待火焰熄灭,姜宸朝左右吩咐道。袈裟与舍利子虽然是好东西,可他并不会去动。
倘若金蝉子已经形神俱灭,彻底死透了,那他所留的东西就成了无主之物,姜宸自然不会客气,会在第一时间将其据为己有。
可眼下金蝉子并没有死透,只是轮回转世去了,最多二十年,就会重新归来。
这种情况下,姜宸不仅不会去动他的东西,反而会替他好好保管,以待他来日来取。
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姜宸还是分得清的。
…………
就在姜宸为金蝉子安排后事的时候,洛阳皇宫之中,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
及至天亮,汉明帝召见群臣,问道:“此乃何神?”
有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
汉明帝默默记下此事,并于不久之后,派遣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法。
除此之外,已经降生人间近三十载,取名为张陵的张天师,心有所感,突然弃官而去,跑到洛阳北邙山隐居,一心求道。
而对于这些,远离洛阳的姜宸依旧一无所知,他现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壮大福地之根上了。
经过多日的思考,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将九天星髓内剩余的六十万年灵气,全部用于壮大福地之根。
因身体还在蜕变,起码二三十年内,姜宸无法提升修为。既然如此,与其苦等二三十年,还不如把九天星髓用在别的地方。
至于二三十年后,他又该如何提升修为。此乃小事,西游路上机缘无数,不缺这点宝物。
再说了,九天星髓内残余的灵气是六十万年,而不是六百万年。
对突破大罗金仙所需的千万年修为来说,多它少它影响都不大,没必要太过看重。
“传说,福地之根皆是天地孕育的神胎。发育的越完美,诞生之后就越珍贵。”
望着眼前被移植到造化岛上的福地之根,姜宸目光闪动不已。
此时,洞天之根刚刚诞生,还是一团朦胧的光团,看不清具体的模样。
道经称这种状态为胚胎,是其最关键的时刻,日后福地潜力如何,全看这阶段的发育是否完美。
胚胎生发,自然是吸收的力量越多越足,孕育的就越完美。一般而言,胚胎成熟后,按照优劣,会孕育成三种宝物。
其中最优者为先天灵根,其次为先天灵物,最次为后天灵根。
福地之根完美孕育后,就会化成先天灵根,只需等其不断成长,慢慢就会成为撑天之物。
那时,莫说是高举洞天了,甚至能自成天地,再开一界。
若孕育过程有缺,使得福地之根不得圆满,那它就会化为先天灵物,也就是先天灵宝的胚胎。
日后孕育圆满,非但能高举洞天,甚至还能更进一步,撑开一方天穹,成为天界第三十七重天。
而福地之根在孕育的过程中,若是一不小心沾染了后天浊气,那就会孕育成后天灵根。
倒也说不上多差,只是从今以后,再无高举洞天的希望就是了。
福地若想高举洞天,诞生天仙,那福地之根最差也要孕育成先天灵物才行。
姜宸经营流沙国多年,更是付出了诸多心血,肯定不希望它止步于寻常福地。
而是对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不说自成一界,也要化作大洞天,能供养无数仙人,位比天宫帝阙。
期望如此大,那流沙国的福地之根孕育成熟后,等级肯定不能低了,最差也要是先天灵物。
这样的话,姜宸就不能任其自行演变了,得给它多补充一些元气才行。
不仅是九天星髓,就连大帝赐下的明珠、御酒、金丹什么的,也要全部拿去喂养福地之根。不如此,如何能提升其潜力?
培养福地之根一向如此,前期投入的越多,后续的收获就越大,容不得小气。
“好好成长,千万不要让我失望,最好是能化成先天灵根,这样才对得起我的付出。”
姜宸一边嘟囔,一边将九天星髓、明珠、金丹等宝物埋在福地之根下方,供它吸收。
接着又将十坛御酒打开,浇在它身上,供其吸收成长。
这下,姜宸是真的下了血本,要是福地之根孕育失败,化成后天灵根,他非得吐血不可。
“先天五方五行大阵,给我封!”
做完一切准备后,姜宸又催动先天五方五行大阵,将这段十万里长的流沙河全面封锁,以确保任何力量,都无法靠近造化岛分毫。
不怪姜宸如此小心,而是前人的教训太深刻了。古早时期,就有人在培养福地之根的时候,忘了封锁四方。
以至于有人路过此地时,身上的气息无意间侵染到了福地之根,使其孕育失败,化作后天灵根,无数心血为此付之东流。
这样的例子,仅是看到,就让人无比的心痛,更别说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为防这种意外发生,姜宸做足了准备,不容任何疏漏。
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着,很快就过去了小半年。期间,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见此,姜宸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有些多虑了,这么多年来,流沙河一直相安无事。怎么可能他一开始培养福地之根,就有意外发生呢?
这绝不可能!
他不会这么倒霉的!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姜宸刚生出这种想法不久,意外就发生了。
这日清晨,姜宸突然心有所觉,向着东方眺望,就见一行十余人,踩着晨曦踏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