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风裹挟着砂砾拍打在长城新砌的墙砖上。扶苏带着三千儒生已在此驻扎月余,每日监督他们将《秦律》以标准小篆刻于砖石。这日黄昏,他照例巡视到最西段的戍堡时,发现老儒生淳于越正对着一块砖石出神。
“博士有何发现?“扶苏走近问道。
淳于越慌忙用袖子遮住砖面:“回公子,老朽只是在检查刻字深浅...“
一块碎石突然从墙缝滚落。扶苏眼疾手快地按住松动的墙砖,却见砖背露出半截古怪符号——像是鸟爪抓出的痕迹,却又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更奇的是,当他的手指碰到符号时,青铜剑鞘上的螭龙纹竟微微发烫。
“这是第几块带符号的砖?“扶苏压低声音。
老儒生颤抖着竖起三根手指:“算上这块,东、中、西三段各现其一。老朽年轻时在齐国旧档见过类似纹样,传说乃邹衍留下的...“
突然箭矢破空声袭来!扶苏猛地将老人扑倒,三支弩箭深深钉入他们方才站立的位置。戍堡阴影里闪过几道黑影,看装束分明是随行儒生,但手中却握着制式秦弩。
“保护公子!“随行侍卫拔剑格开第二轮箭雨。混乱中,扶苏看见刺客腕间都系着朱砂染红的麻绳——这是方士驱邪时的标记。
当最后一名刺客被制服时,那人竟咧嘴一笑:“荧惑守心,祖龙将死...“说罢咬破了齿间毒囊。扶苏掰开他紧握的手掌,发现里面攥着半片龟甲,上面刻着的正是砖石符号的变体。
深夜军帐中,扶苏将三块拓印的符号拼在一起。蒙恬举着火把凑近,突然倒吸冷气:“这是长城建造图!“他手指颤抖地划过那些线条,“但和我们正在修的走向完全不同,这些标记点都在地下...“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亲兵押进一个满身是血的戍卒:“禀公子,此人从三十里外的烽燧逃回,说匈奴大军已到阴山!“那戍卒却挣扎着掏出块黏土板:“不...不是匈奴...是修长城的刑徒造反了!他们挖通了这些标记点...“
扶苏接过黏土板,上面歪歪扭楚地刻着六个带符号的方位。当他把这些符号与拓印重叠时,赫然显现出一条贯穿整个北疆的地下通道网。最骇人的是,所有通道都指向同一个终点——骊山陵。
“调轻骑兵随我即刻出发。“扶苏抓起青铜剑,剑鞘上的螭龙纹此刻已烫得惊人,“蒙将军带主力驰援长城缺口。记住,若见到腕系红绳者...“
他的话被突如其来的地动打断。案上水盏剧烈晃动,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亲兵慌张冲进来:“公子!西方天际有...有火光冲天!“
众人冲出军帐,只见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一道赤红的光柱刺破夜空。在那诡异的光芒中,隐约可见无数黑影正如潮水般从地底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