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文化记忆工程

青年创业大赛的余温还未散去,草原上又迎来了一项新的盛事——文化记忆工程。这项工程由钱雄和董温雯联合当地的文化部门发起,旨在收集和整理草原上的口头传说、民间故事、传统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其保存下来,并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

------

钱雄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望着远处那片无垠的草原,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是他和董温雯共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们爱情的起点。如今,他们想要为这片草原做些什么,让这里的文化、历史和故事得以传承。

“雄,你在想什么呢?”董温雯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钱雄转过头,看着董温雯那双明亮的眼睛,微笑着说:“我在想,我们的文化记忆工程一定要做得有意义,要让后人知道,这片草原上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和传说。”

董温雯点了点头,她深知这项工程的重要性。草原上的文化是他们民族的瑰宝,是世代相传的智慧和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正在逐渐消失。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来守护这片草原的记忆。

文化记忆工程很快得到了草原上的老人们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手稿、口述历史、传统歌谣等,愿意无偿提供给工程团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钱雄和董温雯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走遍了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收集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个老阿妈的家中。老阿妈已经年近九旬,但她的记忆力仍然惊人。她坐在蒙古包里,手捧着一碗奶茶,缓缓地向钱雄和董温雯讲述着草原上的传说和故事。她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很久很久以前,这片草原上有一个勇敢的猎人,他名叫巴特尔……”老阿妈开始讲述一个关于猎人和神鹰的故事。钱雄和董温雯听得入迷,他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见证了巴特尔和神鹰的英勇事迹。

故事讲完后,老阿妈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手稿,递给钱雄说:“这是我自己写的一些故事和歌谣,你们拿去吧,希望能对你们的工程有所帮助。”

钱雄接过手稿,感激地说:“谢谢您,老阿妈。您的故事和歌谣是我们草原的宝藏,我们一定会好好保存和传播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钱雄和董温雯带着志愿者们走遍了草原的每一个部落和村庄。他们收集了无数的口头传说、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每一个都充满了草原的韵味和智慧。他们还邀请了专业的录音师和摄影师,将这些故事和歌谣以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文化记忆工程并不仅仅是收集和保存那么简单。钱雄和董温雯深知,要让这些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于是,他们开始策划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他们首先在学校举办了一场草原文化讲座,邀请了当地的文化专家和老人们来为学生们讲述草原的历史和文化。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草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草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着,他们又策划了一场草原文化节。文化节上,有传统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展示、美食品尝等活动。还特意设置了一个“文化记忆”展区,展示了他们收集到的口头传说、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等文化遗产。许多游客和市民纷纷前来参观,对草原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文化节上,钱雄和董温雯还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客人——一位来自国外的文化学者。他对草原文化非常感兴趣,特意飞来参加这次文化节。他与钱雄和董温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他们的文化记忆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愿意为工程的国际传播提供帮助。

文化节的成功让钱雄和董温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知道,文化记忆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让草原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记忆工程逐渐在草原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草原文化,他们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着草原的故事和歌谣。许多游客和市民也对草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来到草原旅游、体验和学习。

钱雄和董温雯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对这片草原最好的回报。他们相信,只要他们继续携手前行,就一定能够让草原的文化记忆永远闪耀在星空之下。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星空依旧璀璨夺目。钱雄和董温雯坐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着那片属于他们的星空。他们聊着天,分享着彼此的心声和梦想。

“雄,你知道吗?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文化记忆工程就像这片星空一样,无限广阔,充满可能。”董温雯轻声说道。

钱雄点了点头,深情地看着董温雯说:“是的,温雯。草原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我们要一直努力,让这片草原的文化记忆永远传承下去。”

在星空下,钱雄和董温雯紧紧相拥。他们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而文化记忆工程,只是他们星夜同行旅程中的一个美好篇章。未来,他们还将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非典型童话式爱情故事,让草原的星空见证他们的永恒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