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西门失守!

王逍滔滔不绝地分析着局面,黄校承却清冷的声音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你是谁?”

王逍愣了愣,见县令大人询问,连忙正色行礼:“回禀大人,下官是吏房文书,王逍,跟李道生是同届秀才出身。”

黄校承挑了挑眉:“王文书,你说那些马匪有其他的野心,指的是什么?”

王逍知道机会来了,心里有些激动,急忙说了出来:“两位大人,正如我刚才所说,三十多人的马队以行动迅疾,突脸冲击县衙,掠夺一些物资是其次,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县城内外的郡兵和衙役的注意力,给某些人制造更大的行动机会……”

内堂,显得很安静。

黄校承、陆韬、李道生三人听了王逍的一番分析,莫名产生了古怪想法。

这家伙怎么知道那么详细的消息,三人的第一念头不是认为王逍智慧过人,反而产生了怀疑,这家伙极有可能是细作。

黄校承和陆韬相视一眼,对于细作,他们是零容忍,可现在他们更担心的,王逍所分析的局面,很可能会发生。

“来人。”

内堂大门左右有衙役把守,外堂大门有差役把守(衙役是雇佣或世袭,属于编制正式工,差役是按户籍征调,如徭役制度,属于临时工)。

内堂通往内院的门口也站着两位大人的近身护卫。

两个衙役走了进来。

黄校承指了指王逍:“把他带去内堂偏室,没有本官的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偏室半步。”

“是,大人。”

两个衙役一左一右,抓住王逍的手臂往外面走去。

王逍脸色变了变,才反应过来,急忙大呼:“县令大人,为何要将下官囚禁起来,下官这是给县衙献言献策,下官……下官冤枉啊。”

“县丞大人,你说句话啊,下官句句属实……”

一个衙役把他的嘴堵住了,止住了他叫喊。

李道生心里一沉,他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信息,陷入了这种麻烦之中。

黄校承为何不把他也囚困起来。

陆韬这时看着李道生,说道:“李书吏,刚才听到的消息不可对其他人说,把仓库收拾整理,安排人严加看守……”

李道生正要应声答是,外面传来了一个惊慌声。

“大人,不好了……西门涌进来了许多马匪……”

内堂大门外,一个门房狼狈地跑了进来,脸色惨白,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

黄校承和陆韬豁然站了起来,实在淡定不了。

那人缓了一口气,急切道:“大人,有马匪,很多……他们入城后就烧杀掠抢,西门附近死了很多人,许多房屋还着火了。”

“可恶,那些马匪是怎么从西门进来的?”

在白澜县城外西北区域就驻守有郡兵,难道那些郡兵是瞎子不成,连马匪经过都看不见。

黄校承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一环接着一环,那些马匪要攻占县城?

不对,若攻占县城,对方不会烧杀掠抢,摧毁县城容易,建造县城就难了。

陆韬冷声道:“马上召集县衙内的衙役差役,到兵器库领取兵器,共同抵御马匪,把李县尉召回来。”

他们现在才恍然,三十多人的马队冲击,是吸引城内郡兵和县衙衙役和差役离开,现在县衙的防御力量是最弱的时候。

李道生连忙劝说:“两位大人,当务之急,请暂且离开县衙,一旦二位大人出事,整座白澜县城将易主。”

黄校承阴沉着脸,谁让他不好过,他就让谁不好过。

上次去临江郡,他已经确切知晓上面的安排,最多半年时间,他就可以高升到临江郡了,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事,着实让他愤怒。

“来人,把所有衙役和差役召回来,所有县衙的人到兵器库房领取兵器,随本官一起御敌。”

跑!

暂避锋芒!

不可能的事!

他是书生出身,却也喜欢练剑施展拳脚,平时有时间也会向贴身护卫讨教几招,不说身手了得,却也有上阵杀敌的决心和勇气。

李道生看在眼里,心里有些担忧李府的情况,还有赵三和孙程。

过了好一会,一群人再次来到了县衙兵房的兵器仓库院子。

黄校承没有迟疑,对围聚起来的人说道:“大家十人五人一组,十人一队,分为甲组和乙组,领取兵器后,重新整队,天干地支形成二十支队伍,统一听令行事。”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传令折返回来,本身衙役和差役加起来就有两三百人,有一些被李焕和司马凌带走了,还有一些留在了县衙和轮休。

加上县衙六房二十组的吏员和官员,一百多人还是有的。

院子内外都站满了人,更外面的人都没办法往里面靠近。

李道生叫来四个大汉,到仓库里搬兵器到仓库门口,引导着大家排队领取兵器,外面的情况如何,很多人都不知道。

当中有些人一脸焦虑之色,担心家里发生危险。

那些马匪毫无人性,烧杀抢掠,无差别的杀害,很容易引发恐慌。

黄校承对陆韬说道:“陆县丞,你在这里指挥大家领取兵器,本官在县衙门口等候大家过去集合。”

“遵命,大人。”

陆韬连忙行礼。

白澜县城,县令黄校承七品官职最大,县丞是八品官职,属于二把手,也要听从县令的号令。

陆韬环视了一圈,随后对一直跟随在身边的青年护卫低声叮嘱了几句,青年护卫连忙离开。

李道生指挥着几个差役,搬出来一箱箱的兵器,让这些人领取,他在旁边书写记下来派出去的兵器数量。

这场风波结束后,所有领取兵器的人不要上缴,丢失兵器,是会遭受处罚。

陆韬走了过来,对李道生说道:“李书吏,先前为何带那个王文书过去内堂?”

李道生闻言,抬眼看向对方,那眼神的阴冷,让他意识到,这事情有些不对劲,结合过往的情况和对他感官判断,他不得不谨慎回答。

“陆大人,王逍与下官同一届前往临江郡考秀才,同是家乡人,所以就有了认识,下官准备向两位大人汇报仓库损失,在路上与他遇到,他提出对马匪有些不同的想法,需要汇报给大人,便与之顺路到了内堂,下官也不知道他还有别的身份,此事,是否有些误会?”

陆韬听着他解释,没有急着打断,听完后,他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