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还好你有30块钱,要不然这一单生意真的做不下来啊!”老郭递给颜辉一瓶啤酒,“今天太高兴了,我还顺便打了大凯一顿!”
“啊?你真打啊?”颜辉有些意外,这小子不是说装模做样吗?
“当然没真打,但是拳打脚踢还是有的,我钱都给大凯了!人家大凯好着呢,根本不怪我,”老郭还是很兴奋,“还是你这个办法好,要不然我怎么赚这200块钱?”
“你可别让你爸知道。”颜辉还是好心提醒了一句。
“没事!你以为我爸不知道啊?”老郭说出了秘密,“这种事情就是给街坊邻居看的,只要有两三家看到,大家就都知道了!周围的店面,看到我们家抓到小偷并且揍了一顿,也会对我们刮目相看!”
“原来是这么回事?还有这种好处?”
“主要是之前大凯来偷东西那次,我爸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提过,说一定抓到小偷揍一顿。”老郭说着,看向了四周,似乎在找寻什么。
“你在找啥?”
“有能起开啤酒的东西吗?”老郭手里还抓着啤酒瓶子。
“拿块木头板子不就行了?”颜辉初中的时候,就和兄弟几个喝过好几次啤酒了。
“行,我试试。”
二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把啤酒打开,老郭接着聊了一些细节。
上次大凯去偷木头,老郭他爸没忍住和周围店铺老板提过,并且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抓住。结果话说出去了,也就只是说出去了。
这次的200元悬赏,其实是老郭他爸为了店里威信做的事,请大凯演戏也是值得的。
“要这么说,小偷反而成了占便宜的一方了。”颜辉听罢,觉得不太公平。
当然了,他这么轻松就能赚20块钱,他也很高兴了,更别说老郭还买了吃的喝的过来找他。
就他这个岁数,吃完俩小时准饿,晚上吃了那盒大米饭,完全不耽误现在吃东西。
“这次以后,我也得攒点钱了,”老郭叹了口气,“我居然30块钱都没有,真是太失败了。”
“主要是你给你爸干活你没啥工钱,你看我,我不在我叔那里忙活反而是好事,干多少就有多少工钱。”
“谁说不是呢!不过你给你叔干活,他肯定也得给你钱啊。但是我爸…唉…”
“你有你的好处,”颜辉自然是能看明白的,“你看老宋他们,他哥不都已经自立门户了?你有你爸帮你,等你稍微大一点,你想自己搞个门头,你爸还能不帮你?反倒是我,谁帮我啊?”
“理倒也是这个理,”老郭拿起酒瓶子,“来,喝一口。”
颜辉的父母在颜辉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用现在的话说颜辉就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更亲那种。不得不说,闽南人真是改开之后最早出去的几批人之一,像老郭这样的,他爸80年代末就出来了,在这五六年时间里,老郭父亲的身家早就从几千块变到十万以上,而且如果时代继续这么发展下去,突破百万恐怕都不是梦想。
百万啊!
颜辉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数字,但现在也敢想了。他在林场这两个月,从他手里经手的木材总值已经破了百万,虽然这只是“流水”,但依然是普通人不可能有的经历。简单地说,颜辉对一大笔钱有了概念。
年轻成这样,烦恼倒也不多,颜辉这个小屋晚上也不算热,除了有些蚊子之外没啥大毛病。
至于蚊子,颜辉真是习惯了,闽南的蚊子比这边厉害多了。
聊着天,吃着花生米,喝着啤酒,颜辉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每人两瓶啤酒,喝完二人都没啥感觉,只是话多了一点,聊得兴起,方言越来越纯,外面的人根本听不懂他俩在聊啥。
咚咚咚,有人敲门。山哥。
颜辉打开门,方言还没来得及切换,和山哥说了好几句山哥都没听懂。
“没啥事,我俩聊天呢,是不是影响山哥你休息了?”颜辉终于换成了普通话。
“没,我刚刚听你在屋里说方言,我还以为航哥过来了。”
“没,是我朋友,老郭,他爸在北区做红木生意,也是我们老乡。”颜辉给介绍了一下。
“哦哦哦,那你们玩,”山哥点了点头,“颜辉你过来,我有个事和你说一下。”
“好。”颜辉走近了一些。
“是这样,”山哥确定这个距离别人听不到,小声说道,“你还记得我们去的那个林场下面的小镇吗?”
“嗯,记得。”颜辉点了点头。
“你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
“还行,那个镇子有火车站,怎么说也是个好地方。”颜辉给了个肯定的答复。
“是吧,我觉得也是,而且以后那边发展肯定是不错,”山哥说道,“我想在那边买个小院,那边的小院太便宜了,一万多块钱就能买。你觉得怎么样?”
“啊?”颜辉没想到山哥问自己这个问题。按理说,这种问题怎么可能过来问自己?
转念一想,颜辉大概明白,山哥这是要找自己借钱?这是听说四叔把人参的钱给自己了?
“我觉得挺好的,不过我也没啥办法啊,一万多块钱,我现在别说一万,一千也没有啊。”
“1000都没有?你钱花这么快啊?”
“我之前乱花钱,我叔把我的钱都留在他那里,说等过年回家直接给我爷爷,我手头也就二三百块钱,唉...”关于这个问题,颜辉之前和四叔说过。
颜辉跟四叔讲过山哥和自己借钱的事情,后来颜辉和四叔讲过,以后他就对外说自己把钱放在四叔这里,这样也安全,他很早就明白财不外露的道理。
“那算了,我还想着有赚钱的机会喊上你,我说这个这叫投资。”
“那你喊我叔一起啊,他有钱啊。”颜辉主动说道。
“嗯,我问问他吧。”山哥也没说不找四叔,又接着和颜辉聊了几句,然后就回了屋。
颜辉其实是相信山哥说的话的,那个小镇的小院要是一万多一套,那以后是必然增值的。但是他现在总觉得山哥不靠谱,尤其是知道了他和红唇之间的关系。
前阵子四叔和山哥他们一起搞人参的事情,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红唇的事情。现在山哥要在那边买小院,能是投资吗?
说起来,颜辉现在都不知道人参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屋之后,颜辉关上门,接着和老郭聊了起来。
老郭问颜辉山哥的事情,颜辉大概说了说,因为说的是方言,倒也不用避讳山哥。别看山哥和四叔在一起时间挺长,但是要说方言他肯定听不懂。
“我爸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老郭点了点头,“不过好像是个当兵的,他名字里带个‘兵’字,我喊他兵哥。”
“你爸也这么厉害啊?”颜辉有些惊讶,“这得花不少钱吧?”
“没有啊,他工资比普通工人高一半,管吃管住,平时算是个领班。”老郭说到这,笑道,“所以我说我爸是演戏吧?真要揍大凯,肯定不会让我揍。”
“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颜辉的床只有1米宽,两个人躺着睡觉有点窄,但两个少年也不在乎,挤在一起,脸朝天,聊着家里的事、这边的事,好不痛快。
“等着,下次我赚多了,我请你喝啤酒,管够!”老郭拍胸脯保证道。
“不用你请,喝酒我请!”颜辉也很是豪气。
这边的啤酒,是用塑料绳捆起来的,一捆是9瓶,一块五一瓶,退瓶子是1块3,虽然不算便宜,但是哪天开心了,也喝得起。
...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颜辉这边最近也没啥新鲜事。
这整个暑期,算是颜辉过得最舒服的一阵子了,主要是天气暖和。刚来的时候,那种痛苦的低温让颜辉现在还怕,所以别人不爱夏天,他是真的爱。
马俊良暑假回家了,颜辉也没办法去大学里面玩,只能等马俊良开学。说起来大学的食堂不算贵,颜辉还真的挺期待过去吃点好的。
颜艳要上大学了,这个暑假,颜艳出去旅游了一阵子,回来给颜辉带了一些牛肉干,据说是内蒙的,颜辉一直珍藏着,到现在也没吃完。
和宋致远之间的合作也还算顺利,这两个月,颜辉和宋致远一共赚了2000块钱左右,宋致远分了大概700块钱。虽然说不多,但是宋致远觉得挺好,因为他付出并不多。他可以一边在门口卖自己编的筐,一边等司机喊他。作为传话筒,他每天能平均收入10元以上,已经很不错了。
而颜辉这里,算上工钱,身上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6000元左右。
虽然钱多了,但是9月初的奉天已经没那么热了,颜辉已经开始穿一件外套了,裤子也从短裤变成了长裤,这就意味着他可以缝钱的地方变多,区区6000块钱,缝得下!
刚刚入秋的奉天真的漂亮,很多树叶都黄了,这样的景象颜辉从来没见过,好看啊。他毕竟没有多好的文采,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只不过,似乎很快又要冷了,据说再有一个多月就下雪了!
这让颜辉有了危机感,倒不是怕冷,主要是变冷就感觉要过年了。
颜辉从家乡出来的时候,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一年能赚一万块钱,毕竟父母两个人加一起都很难剩这么多,更何况自己一个小孩子。
但现在身上有了6000多块钱,他就自然而然有了这种想法。
这要是过年回家,手里有一万块钱,这得牛成什么样子?到时候自己一定把门口的排水渠给修修!把门也换一个!把房子...
嗯...房子等过两年的。
这段时间,颜辉和老郭等人的关系变得更好,大家经常一起出去玩,有时候还会打车。正如之前所说,打车谁跑得慢谁就坐前面,付车钱,一次起步价就是5块钱。
颜辉身体素质好,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所以打车从来没花过钱。
说到车,颜辉最近听说了一个噩耗!火车马上就要提价了!
旅客票价基价率从人/公里0.03861元调整到了0.05861元!
这相当于火车票价涨了一半啊...这也就意味着,颜辉今年过年回家,即便还是坐硬座,他都得多花大概一半的钱。想到这,颜辉赚钱的压力更大了。
天也逐渐还是变短,晚上六点半就天黑了,颜辉从二哥这边忙完,吃完东西回屋就已经天黑了。他打开灯,拿出笔记本,把自己今天打听到的木材价格写在了笔记本上。
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今年的物价变化挺大,木材已经涨了一些,价格平均比两个月前每一方贵了150块钱。
再有两个月就下雪了,到时候一旦封冻,各大林场的木帮又能上山伐木了。他们会把大山深处的优良木材一根一根对拖出来,然后木材一步步地被运到需要它们的地方。颜辉估计等到了新的伐木季节开始,木材的价格才能恢复正常。
木材的涨价是颜辉和宋致远最近赚钱的最大障碍,因为客户不是那么容易接受高价,所以颜辉这个二道贩子的利润就不得不缩减,因为他这里拿的多的话,木材店和顾客两方都不愿意。想到这,颜辉又开始期待下雪,期待木帮上山,期待更多的木头被运下山,然后木头变得更便宜,他也能轻松地赚取差价。
“今天大家跟我出去一趟,”这天,颜辉正忙着工作,被二哥喊了一声。
颜辉和王伯抬头看去,只见二哥走了过来,这句话是冲着好几个人一起说的。
“咋了二哥?”有搬运工问道。
“今天他们工地工期太赶了,腾不出来人搬木头。买木头的老板说了,让我们这边出几个搬运工,跟着车一起去工地,到了直接卸下来。你们一会儿搬完,直接跟我走,咱们去卸货。”二哥简单地说了一下。
奉天的冬天是不可能施工的,9月份也是工地赶工的时候,颜辉最近每天都能搬三车以上,每天平均收入已经过了50块钱。
(今天缩减了一大堆无聊的剧情,直接开始推进了,所以稿子改了不少。明天就正常中午更新了。大家期待的爆更,估计要等到上架,新书期我还是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过,这本书其实更像是品读一位大佬的过往,也不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