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繁华的 21世纪,高耸入云的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人们步伐匆匆。在某知名的一所 985、211大学,李诺伊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在航空机械工程领域崭露头角,在单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一天,阳光明媚,本是平常的一天,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诺伊所在的单位,堆放着各种精密的零件,一阵天摇地动,那些零件仿佛有了生命,疯狂地滚落。其中,一个巨大的零件直直地朝着李诺伊的头部砸去。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痛,之后,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当李诺伊再次有意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古色古香的房间,木质的雕花床榻,还有那淡雅却不失华丽的帐幔,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世界与现代的不同。她的脑子还处于茫然之中,一阵陌生的声音传来。

“小姐,您醒了?”丫鬟的声音清脆悦耳。李诺伊费力地坐起身,环顾四周,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是哪里?我是谁?”

丫鬟瞪大了眼睛,“小姐,您不会是失忆了吧?这里是纪府,您是纪家的长女纪思恬啊。”

纪思恬?这个陌生的名字在她脑海中回荡,她试图梳理原主的记忆。原来,她如今身处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这时的北魏正处在改革之前,封建礼教森严,社会等级分明。而她,现在是汉族王爷纪仕君的长女,却被姨娘和次女所害,险些丧命。原本此番是要被选入宫中做秀女的,因意外却错过了。

李诺伊,不,现在该叫纪思恬了。她深知,在这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里,自己必须尽快适应,找到生存之法。

北魏的都城平城,一片繁华。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拔地而起,朱红色的大门,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些建筑虽然没有现代高楼的宏伟,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古朴而庄严。

此刻,纪家的老小被皇帝召见,纪思恬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父亲和姨娘等人一同前往。穿过皇宫那长长的走廊,脚步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们来到了皇帝所在的宫殿,大殿内,金碧辉煌,香炉中烟雾缭绕,仿佛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皇帝拓跋宏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着华丽的龙袍,袍身上绣着精美的龙纹,每一片龙鳞都栩栩如生,仿佛要跃出衣料。金冠之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的眼神威严而深邃,犹如夜空中的繁星,让人不敢直视。在他身旁,站着一群朝廷重臣,他们皆身着朝服,神情严肃。

纪父恭敬地行礼,“陛下,臣纪仕君参见陛下。”

孝文帝微微点了点头,“纪尚书,今次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纪父心中疑惑,但还是恭敬地回答,“陛下请讲。”

孝文帝接着说道:“朕近日听说,工部要打造一个新型武器,似你们所称之为盾构机之物,朕听闻纪家门下有能人,可愿一试?”

纪父心中一惊,这等新奇之物,谈何容易。这时,纪思恬站了出来,福了福身子,“陛下,小女子愿一试。”

众人皆惊,目光纷纷投向这个女子。孝文帝也微微挑眉,看着眼前的女子,只见她身着一身素雅的长裙,身形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聪慧。她微微抬头,目光与孝文帝交汇,那目光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充满了自信。

“你这女子,如何有此勇气?”孝文帝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

纪思恬镇定地回答:“陛下,小女子虽生于女儿身,但也熟知机械之术,若不尝试,怎知不可成。”

孝文帝心中对这个女子多了几分赞赏,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目光落在她坚毅的面容上,仿佛能看到她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好,那你且想想如何做。”

纪思恬陷入了思考,她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的光芒。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看着她。

过了许久,纪思恬缓缓开口,“陛下,小女子初步的设想,是先以坚硬的木头作为框架,用铁铸成坚固的铲头,再用绳索等工具牵引挖掘,同时,要设计通风系统,以维持工人在内部作业的空气流通。”

众人听了她的话,犹如天书一般。孝文帝却微微点头,“这想法倒新奇,只是,要如何制作,你有几分把握?”

纪思恬坚定地说:“陛下,小女子虽不敢说万无一失,但必定全力以赴。”

于是,纪思恬留在了宫廷,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和制作。她常常在灯火通明的工坊中忙碌,专注的神情让她看起来格外迷人。而孝文帝有时也会悄然来到工坊外,透过窗户偷偷地看着她,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温柔。

然而,命运弄人。在她全身心投入研制武器之时,选秀女的圣旨却已下达,因她错失时机,心中满是懊恼。

选秀的那一日,皇宫内张灯结彩,众多美丽的秀女云集于此。

纪思恬坐在房中,看着镜子里自己略显素淡的衣着,心中满是失落。她没有心思打扮,心里满是对错过选秀女的遗憾。

这时,丫鬟慌张地跑进来,“小姐,姨娘带着二小姐来刁难您了。”

纪思恬深吸一口气,起身,眼神中透着坚定。

姨娘和纪芳朵走进房间,姨娘一脸嫌弃,“哼,你如今被遗漏选秀女,还留在这房间里作甚?莫要影响了我儿的前程。”

纪芳朵在一旁得意地笑着,“姐姐,你这副落魄的样子,还想进宫,真是可笑。”

纪思恬冷冷地看着她们,“姨娘、妹妹,莫要以为我纪思恬从此就翻不起身了。我定会另寻他法,出人头地。”

姨娘怒不可遏,“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竟敢顶嘴。来人啊,把她的随身物品全都扔出去。”

纪思恬毫不畏惧,“姨娘,你这般狠毒,就不怕遭报应?”

就在姨娘还要动手之时,宫殿的太监前来传话,“大小姐、二小姐,皇帝驾到。”

众人急忙整理衣装,迎了上去。

孝文帝拓跋宏走进房间,目光一扫,便看到了角落里神色清冷的纪思恬。他的心中微微一动,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她走去。

“这就是纪尚书的长女?”孝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和。

纪思恬福了福身子,“臣女叩见陛下。”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

孝文帝看着她,目光中多了一丝好奇与欣赏。他问道:“你为何不愿选秀女?”

纪思恬心中一紧,但还是勇敢地回答:“陛下,臣女一心向工,愿为陛下解忧,研制出利国利民之物,所以未能全心筹备选秀。而且,臣女对这宫廷选秀并无向往。”

孝文帝听了她的话,心中大为惊讶。在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竟有女子有如此志向。他的眼中流露出了些许赞许。

“朕倒要看看,你如何为朕解忧。”

纪思恬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领命。

此时,周围的官员和大臣们也都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奏道:“陛下,这女子言语鲁莽,恐不适合入宫为妃。”

孝文帝摆摆手,“朕意已决,纪思恬,你即刻着手制作盾构机,若能成功,朕必有重赏。若失败,你便要准备入宫为妃。”

纪思恬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

第四章:艰难研制

回到纪府,纪思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盾构机的研制。

她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了简易的工坊,每日与工匠们一同劳作。她反复研究图纸,与工匠们探讨每一个细节。工匠们常常被她那专注的眼神和坚定的语气所打动。

然而,材料的问题成了最大的难题。古代的铁矿提炼技术有限,要打造出足够坚硬且适合盾构机使用的铲头并非易事。

工匠们望着简陋的材料,面露难色。

“小姐,这材料实难打造出合适的铲头,我们尽力了。”

纪思恬没有气馁,“再去找寻更好的矿石,我们一定能成功。”

同时,她还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压力。选秀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盾构机的制作。

在研制的日子里,纪思恬常常在夜里独自思考,对着月光,她的心中满是无奈与焦虑。这时,孝文帝拓跋宏会悄悄地让人送来珍贵的矿石和工具,还会附上一封信,信中写着我对你研制工作的关心和一些鼓励的话语。纪思恬看着那些礼物和信件,心中满是感动。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又遭遇了姨娘和纪芳朵的暗害。

一天,纪思恬在夜晚独自研究图纸时,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她猛地回头,发现屋内起了火。

她急忙呼救,幸好丫鬟及时发现,将她救出。

纪思恬知道这是姨娘和纪芳朵所为,但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完成盾构机。

第五章:终见曙光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盾构机终于初具雏形。

工人们按照纪思恬的设计,将各个部件精心组装起来。

纪思恬看着即将完成的盾构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她亲自带领工匠们进行测试。

随着一声令下,盾构机开始缓缓前进,铲头轻松地挖掘着泥土和石块,通风系统也运行良好。

工匠们欢呼起来,“小姐,成功了!小姐,成功了!”

纪思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此时,选秀女的日子也到了。

皇宫内,孝文帝拓跋宏和群臣们都在期待着纪思恬的到来。

纪父带着纪思恬早早地来到了皇宫。纪思恬身着华丽的服饰,身材婀娜,面容娇美,她的步伐轻盈而自信,眼睛明亮而坚定。

当纪思恬和盾构机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皇宫都为之轰动。

孝文帝拓跋宏的目光在纪思恬身上停留了许久。他看到了她那自信的笑容,看到了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的情感不禁起伏起来。

“这……真是巧夺天工,朕从未见过如此奇妙之物。”孝文帝赞叹道。

纪思恬向皇帝和群臣们详细介绍了盾构机的原理和用途。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讲解清晰明了,让在场的众人都听得入了神。

皇帝龙颜大悦,“纪思恬,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你不仅为朕解决了难题,还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孝文帝拓跋宏看着纪思恬,心中的情感愈发深厚。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温柔,仿佛在与她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朕之前让众多女子入宫为妃,却从未见过你这般有才华的女子。朕决定,赐婚于你,让你成为朕的贵妃。”

纪思恬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换来这样的结局。她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过去经历的感慨。

她福了福身子,“臣女谢陛下隆恩。”

第二章

在那北魏宫廷的深处,岁月仿佛被雕琢成了一幅绚丽而又神秘的画卷。红墙黄瓦间,雕梁画栋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古老而尊贵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王朝的辉煌与沧桑。

纪思恬身着华丽的凤袍,那凤袍以最顶级的绸缎制成,锦绣繁复,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匠人的心血。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凤袍的领口与袖口,绣着精美的花边,细腻而华贵。她的头上,戴着一顶精致的王冠,王冠上镶嵌着无数璀璨的宝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发髻上插着一支支细腻的玉簪,那温润的玉质在光影中流转,与她白皙的肌肤相互映衬,愈发显得她肤色如雪。

她缓缓地走在宫廷的青石路上,每一步都轻盈而优雅,宛如一只灵动的仙子降临凡间。她的神态端庄而大气,眼神中透着一种从容与淡定,仿佛世间万物皆入她眼,却又不为所动。举手投足间,尽显高贵典雅的气质,那典雅中带着一丝大气,大气中又蕴含着无尽的温柔,让人为之倾倒。

她来到孝文帝拓跋宏所在的宫殿,宫殿的大门缓缓敞开,一阵庄重而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内,拓跋宏正坐在御座之上,他身着龙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那龙袍上绣着的金龙张牙舞爪,仿佛要腾飞而出。拓跋宏的目光,瞬间被缓缓走来的纪思恬所吸引。

当纪思恬走进大殿,目光与拓跋宏交汇的瞬间,四周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拓跋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艳,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仿佛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被轻轻拨动。

纪思恬微微福身行礼,动作优雅而大方。“臣妾拜见陛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又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婉转悠扬。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让拓跋宏的目光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

拓跋宏从御座上起身,缓缓走到纪思恬面前。“平身,纪氏女子,朕见你有非凡之能,此次制盾构机,更是解了朕燃眉之急,朕心甚安,今日便封你为皇后。”

纪思恬心中一阵波澜起伏,既有对拓跋宏封赏自己的感激,又有对未来的些许忐忑。但她很快便调整好心态,脸上露出一丝温婉的笑容。“谢陛下隆恩,臣妾定当恪守本分,为陛下与这大魏江山分忧。”

从那之后,纪思恬便开始履行皇后的职责。她每日都会早早地起床,精心梳妆打扮。她对自己的仪容仪态十分注重,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完美。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温和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温暖阳光,让人感到无比的舒心。

在宫廷中,纪思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她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无论是皇室宗亲,还是宫中的侍从,她都以一颗宽容而善良的心去对待。她关心着宫廷中每一个人的生活,常常亲自到御膳房为众人和侍从分发膳食,那温柔的举动,让宫中的人们都对她心生敬爱。

而拓跋宏对纪思恬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起初,他是因为纪思恬的卓越能力而被她所吸引。在见识到她那独具慧眼和超凡智慧,为北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改变时,他便深知她是这宫廷中与众不同的一人。

在朝堂之上,纪思恬常常以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为拓跋宏出谋划策。她的建议和想法,总是能让拓跋宏眼前一亮,为北魏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每当看到纪思恬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自信而优雅的模样,拓跋宏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拓跋宏发现自己对纪思恬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初始的欣赏。他开始留意她的每一个细节,她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他的心。他发现纪思恬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更有着一颗善良而纯净的心。她心系着宫廷中的每一个人,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宫廷环境。这让他对她的敬爱之情愈发深厚。

有一次,宫廷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众人皆沉浸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但纪思恬却敏锐地发现,有几位侍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在众人都不曾察觉的时候,纪思恬轻轻走到拓跋宏的身边,俯在他的耳畔,轻声说道:“陛下,看那些侍从,想必他们也颇为辛苦。今日是喜庆之日,或许我们可以让他们也能稍作休息,换些人来替换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拓跋宏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心中不禁一暖。他没有想到,纪思恬即使在这样的欢乐时刻,依然牵挂着这些侍从。那一刻,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纪思恬的善良和体贴。

他轻轻地握住了纪思恬的手,微微点头,“爱妃所言极是,朕即刻吩咐下去。”

纪思恬微微转头,对上了拓跋宏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她的心中泛起了一丝甜蜜。从那之后,拓跋宏对纪思恬的感情愈发深厚,他开始将纪思恬视为自己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

冯太后,这位在宫廷中有着极高威望和影响力的女子,也对纪思恬十分喜爱。在一次与拓跋宏和纪思恬共进晚膳时,冯太后慈爱地看着纪思恬,微笑着说道:“纪氏女子,自你入宫以来,朕见你行事周全,待人宽厚,心中甚是欢喜。你能得到拓跋宏的宠爱,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纪思恬连忙起身,走到冯太后面前,再次行礼。“太后过誉了,臣妾只是尽了本分。若能得到太后和陛下的喜爱,臣妾实感荣幸。”

冯太后笑着摆摆手,“莫要如此多礼,今后好好辅佐拓跋宏,好好经营这后宫,便是朕的心愿。”

纪思恬郑重地点点头,“太后教诲,臣妾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