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借钱买药屯货 (新人跪求追读,跪求月票)

“借钱?”

自己老弟这是怎么了,跟自己这个亲哥还客气起来了。

蔡国迈奇怪的看着弟弟,随后才反应过来,兄弟俩现在已经是分了家,各过各的了。

以前没分家时,只要弟弟有需要,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也会适当给一点,从来不需要他还。

“阿豪你是要借钱买锅吗?

“嗨,你嫂子那人就是爱占些便宜,你别往心里去。

“你嫂子那人也真是的,分家锅也不给你们分一口。

“等会这样,回去我就拿一口锅给你们用。”

“不是,哥。我想在咱这四里八乡的当个赤脚医生,借点钱买药进货。”

蔡国豪边说着,边从口袋里掏出蓝色包装的“椰树牌”香烟,拿出一根给大哥递了过去,又取出一根塞自己嘴巴上咬着。

“行啊,你小子!

“有出息了哈。”

蔡国迈一听弟弟有这个想法,很是开心,脸上瞬间绽放笑容,

接过香烟同时,还顺势推了一下蔡国豪肩膀,表示对弟弟的肯定。

蔡国豪此时却变得有些深沉,将烟盒子重新放回口袋后,又掏出一盒火柴。

“嗤~”

一根火柴滑过擦火皮,被瞬间点燃。

蔡国豪先是帮自己点上香烟,接着又把还没熄的火柴棍递到大哥面前。

蔡国迈见状,忙把烟也塞进嘴里,还伸出两只手掌护着火苗,等烟点燃后,这才把手放下来。

蔡国豪大口大口吸着香烟,从鼻子里喷出两道浓浓的烟雾来。

未了,他才淡淡开口,“只是哥,买药屯货需要用到一些钱。

“还要搞几个货架子,也要花点钱的。”

蔡国迈也跟着吐出一口烟气,边思考着边问,

“那你大概需要多少?”

蔡国豪将目光看向停在远处大树下的那辆二八大杆,眼帘半眯着,沉思了片刻,终于开口,

“没仔细算过,至少需要20块,可能还不够。”

“什么!20块?”

蔡国迈夹着香烟的两根手指不经意张开,还剩半截的烟掉在了教室门口坑坑洼洼的泥地上。

也难怪他被吓了一跳。

这个年代,像他这种公办学校的教师,一个月也才30来块钱的工资。

而像蔡国豪这种常在地里务农,偶尔干点杂活的,每月基本没多少现金收入的。

20块,要整整两张大团结,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嗯。”

蔡国豪没去看自己大哥,只是轻轻点头,给了一个确定回复。

蔡国迈看着掉在地上的半截香烟,忙弯腰捡起来,用无名指弹去烟蹄子上的灰,

然后又毫不嫌弃的塞进自己口中,猛吸了一大口,又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这才接着开口,

“那么多,会不会有些冒险?”

蔡国豪此时已经抽完了一整根烟,随手将烟头丢在地上,用力踩了踩,这才转头看向自己大哥。

此时他眉头完全舒展开来,眼神中也多了几分自信神采,抬手拍了拍他大哥的肩膀,

“放心,哥。没问题的。”

他本想说,按自己的规划走下去,再过个几年,咱家就是这四里八乡第一个万元户。

但话到嘴边,他又给咽回去了。

他就是怕自己这话说出来,他大哥会以为自己疯了。

毕竟这个年代的农村,十元一张的大团结都是不多见的。

“那行!等会会发工资,我先给你五块,剩下的我再帮你想想办法。”

蔡国迈看弟弟一脸自信,便爽快答应给一点钱。

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早年在部队里当过几年兵,是有本事的。平时自己有个小病小灾的,都是自己弟弟找药来给自己治好的。

蔡国豪没有再说话,转身又看向自己那辆二八大杆,开始沉默。

心说,等下去县城找自己老战友,该买点什么礼物呢?

蔡国迈以为弟弟不高兴,便解释了起来。

“阿豪,你也知道,我那五六个娃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咧。

“还有你嫂子,她又是个不好相与的,我这点工资她哪个月不是算计得明明白白?

“我要是给你多了,交不够数上去,你嫂子会闹的。”

听到这话,蔡国豪忙转过身来看着哥哥,一脸温和的笑道:

“没事的,哥,我都知道。”

对于哥哥这边,蔡国豪本来就没抱多大希望的,这趟过来也就是来找大哥商量商量,顺便跟大哥借点钱,好去买礼物送给战友。

现在大哥能答应给自己五块,那已经很多了,买礼物绰绰有余。

“那行,你在这等着,我先回趟办公室。”

蔡国迈说着,就转身向办公室走去。

不一会儿,蔡国迈就折返了回来,手里捏着个信封。

他打开信封,里面是两张大团结,还有十几张印着拖拉机像的红色一元币。

蔡国迈从中抽出5张一元币交给蔡国豪,然后将剩下的钱连同信封折好,塞进自己口袋。

做完这些后,他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走,回家吃饭去。”

蔡国豪摇了摇头,“不了,我还得去一趟县城,中午就不回去吃了。”

“行。”

“哥,那我先走了。”

蔡国豪说完,走到那棵大树下,骑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就往校门外而去。

待他来到路上,蔡国豪心里就一直在想:

我那老战友住在城里,要不给他买点土鸡蛋吧?

不对,不对,这年代饲料蛋还没有出现,城里乡里卖的都是土鸡蛋。

干脆还是买点茶叶吧!

蔡国豪继续往南又骑了一段距离,然后转了个弯,又朝东骑了四五公里,便来到了县城~东海城。

来到县城,他先是拐进马街,走进一家茶叶店,花6毛钱买了一饼茶叶。

然后便带着茶叶去找自己老战友黄升去了。

1984年这会儿,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了好几年。

东海城作为GD省的一个沿海县城,改革开放搞得还算过得去,县城的主要街道早已立起许多个体户。

比如蔡国豪的老战友黄升,此时就已经在马街开了一家小型杂货商店,名叫:黄记杂货铺。

蔡国豪记得,黄升开家杂货铺开张时,自己还来帮过忙呢。

循着记忆,蔡国豪很快就找到了黄记杂货铺。

他朝杂货铺看去,只见杂货铺前边支着个台子,上面摆着一些东海城本地小作坊生产的零食。

像开口笑啦,瓜册(冬瓜糖)啦,豆酥啦,都用透明玻璃罐装着,一罐一罐的摆在那里。

玻璃罐上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生产产家这些字样。

而铺里则摆着几个木质大货架。

货架上层摆着一些肥皂、红色草纸、火柴、瓶装白酒等生活用品。

还有一些乡下农民自己腌制的萝卜干。

底层则放着几个大陶罐,陶罐上贴着牌子,分别用毛笔写着“盐、醋、酱油”等字样。

此时正好是饭点,蔡国豪就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背心的男子拿着个大公鸡碗走了过来,朝铺里吆喝,

“老板,给我打碗酱油。”

身材略胖,头圆圆的黄升此时正在铺里吃着午饭,听到有人喊,放下碗筷就跑了出来,嘴里还嚼着饭。

打酱油这项业务黄升操作得很是熟练,很快就完成了一笔买卖。

当他把酱油盖子盖好时,蔡国豪这才冲着他喊了声,“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