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最大的李和煦封赏定了,其他人员也按功劳都各有封赏,只等和谈队一到,圣旨就会随护送军送到边军,说到和谈队,自从黎王来到昭国,可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这一路上,他每到一处驿站,就在周边的城填溜达一圈,遇到繁荣的地儿,简直就想要住下不走了,不过一想到这些地儿若和京城相比,那自然还是京城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再说了,他的目的可还得到了京城才能实现呢。
走走停停,这一日总算到了京城,一入城,黎王心想这么快就到了,真希望路程再远一点呀,不过转瞬就被京城的繁华给吸引的目不转睛,果然,李和煦这小子还挺实在,没有骗他,他来对地儿了。
吴侍郎将黎王安排到四夷馆,然后又和鸿胪寺卿做了一翻交接,就进宫去复命。宫里,昭明帝一如既往地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余总管通报道:“皇上,负责和谈的吴侍郎回来了,请见皇上。”
昭明帝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宣。”
“吴侍郎,皇上宣你进殿。”
吴侍郎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道:“臣见过皇上,皇上圣安,和谈之事已顺利安排妥当,黎王也已平安抵达京城。”
昭明帝微微颔首,示意他起身,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奏章上,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黎王一路走走停停,想必是被沿途的风光所迷醉了。他既已到京,便要好生款待,不可怠慢。不过,你且说说,黎王此次来意究竟为何?”
吴侍郎整理了一下思绪,恭敬地回答道:“据臣与黎王的接触,他此次前来,一是为求与我朝盟好,二是希望借助我朝的威望,增加他在国内的竞争力。黎王虽年轻,但心机颇深,他深知我朝的强盛,故而借游励之名,行求援之实。”
昭明帝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黎王的心思,朕早已猜到几分。他国之事,本不应过多干涉,但若能借此机会,稳固我朝边境,何乐而不为?你且下去,传朕的旨意,让鸿胪寺卿好生安排黎王的起居,务必让他感受到我朝的诚意。至于借力之事,朕自有安排。”
“臣明白,下官告退。”吴侍郎躬身退下。
昭明帝放下奏章,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的天际,心中暗道:“黎王就是个打酱油的,倒是不必太在意,到是老三,此次你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也入了朕的棋局,无论你心怀何种目的,只要你能让边境安宁,让天下归心,就不枉朕的心意了,偏偏选了西南,但愿你能有那个造化吧!”
与此同时,四夷馆中,黎王一改平日的嘻哈懒散也正与随行的谋士商议着什么。他望着窗外的繁华街景,心中暗自盘算:“昭国果然如传闻中那般富庶强大,若能与之借力,我定能借此机会,打败老大。”
他转身对谋士说道:“先生,明日便是觐见之日,你且为我谋划谋划,如何才能为我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谋士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殿下放心,臣自有妙计。昭明帝虽雄才大略,但也有弱点可寻。明日觐见,殿下只需如此这般……”
黎王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微微颔首道:“好,就依先生之计。”
夜幕降临,京城的繁华依旧,不管人心算计几何,日月无替,始终轮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