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今天加菜
- 年代:重生从救下女知青开始
- 1994年再见
- 2571字
- 2025-03-18 14:32:32
周耀文回到房间,先是给自己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然后又把刚才老太太给的肉拎到厨房里。
打量了一番厨房,厨房不大,靠近门口的位置是一个双眼土灶,中间是泥砖搭起来的烟囱,两个灶眼一大一小,大的是锅灶,专门用来炒菜,小一点的则是用来煮粥煮饭。
土灶对面放了一个橱柜,这两个东西占了厨房一半的空间,而剩下的空间则是拿来放柴。
周耀文打开橱柜看了一眼,发现里有两碟咸菜,小锅里还有满满一锅粥。
这些应该都是亲妈王艳红早上的时候煮好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就是一大家子的午餐了。
这会爸妈还有两个哥哥和嫂子都在田里忙着插秧,前些年包产到户按照人口每人分了三分地,周耀文一家加起来有三四亩地,春耕的时候家里还是挺忙的。
当然,周耀文这个懒汉除外。
这会几个孩子应该在村里的小学上课,等到孩子放学一家人也都差不多要回家吃午饭了。
周耀文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家里别说手表了连个钟都没有。
这年头工业品贵的离谱,那种挂在墙上的吊钟一个就要个百八十块钱,周永盛是舍不得花这个钱买一个钟的。
真是不方便啊,回头等自己挣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买个钟回来。
周耀文内心暗暗想到。
虽然不知道现在多少点,但是周耀文看了一眼天上太阳的高度和这会的温度,估摸着孩子们也差不多要放学了,爸妈还有哥哥嫂子他们估计也应该要回来吃午饭了。
掂量了一下手中的肥猪肉,周耀文想着今天先给家里人加个餐。
这段时间他们劳动强度应该很大,不吃点有油水的东西可不行。
周耀文先是把老太太给的那块肉切了厚片,然后又放到锅里煸油,往土灶里加了一把柴确认火短时间不会熄灭之后周耀文又赶紧跑去自家菜地里拔了几颗油麦菜。
这玩意周耀文小时候吃过一次这个菜,吃的时候总感觉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
所以周耀文觉得这个菜特难吃,以至于后来在餐桌上的油麦菜他从来不碰一次。
不过后来大哥二哥都搬出去之后王艳红还是会不厌其烦的给周耀文炒这个菜,每次都对他说吃这个菜好,下火。
后来周耀文就真的试了一下,发现这菜吃惯了其实味道还不错。
于是油麦菜就一直出现在他们家的饭桌上了。
抱着刚从菜地里拔出来的油麦菜跑回家里,周耀文又赶紧把锅里的肥肉厚片翻了翻,这个时候猪油已经慢慢被煸了出来,周耀文能够明显闻得到那股特殊的猪油香气。
周耀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还是这个年代的猪肉香啊。
不少人都觉得之所以八九十年代的猪肉好吃是因为那个时候吃肉的机会少,所以才产生了这种错觉。
但是周耀文已经确定了这绝对不是错觉。
这个年代的猪肉就是比后世的猪肉要更香。
后世的猪虽然出肉率高,但是吃的都是猪饲料。
而这个年代的猪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街上卖的还是自己养的猪,基本都是农村养出来的,大多数都是吃自家熬出来的猪草和潲水长大的。
肉不腥臊,还有一股子独特的香味。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要上山冈~”
周耀文一边哼着歌一边洗着菜,洗完菜之后锅里的肥肉熬出了不少油,肥肉也慢慢变成了金黄色的猪肉渣。
等到彻底熬不出猪油之后,周耀文拿了个漏勺把锅里的猪肉渣都给捞了出来放到盘子里。
这可是好东西,比较遗憾的是这块肉没带皮。
否则的话吃起来更好吃,口感咯嘣脆。
不过即便是没有带皮,这一小盘猪肉渣味道也不差,闻起来就香得很。
老太太给的那块肥肉差不多有两斤的样子,熬出来的猪肉渣也不多,只有一小盘。
周耀文撒了一点盐上去,然后拿着盘子反复掂了几下,看到每块猪肉渣都裹上盐巴之后,周耀文拿了一块猪肉渣放到嘴里。
咔嚓,咔嚓。
一个字,香。
周耀文把扎好的猪肉渣放好,又把锅里的猪油一勺一勺的捞到专门放油的陶罐子里。
锅里留了差不多一勺猪油,周耀文又拍了一点大蒜剁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之后,周耀文把刴好蒜米和油麦菜一块倒入了锅里。
锅里瞬间“哗啦”作响,蒜米与油麦菜碰撞出热烈的烟火气。
周耀文迅速挥动锅铲,蒜米的辛香瞬间释放,与油麦菜紧紧交融。
翠绿的菜叶在铁铲翻覆间,快速染上油润光泽,每一片都被均匀裹上蒜香与猪油的醇厚,厨房中,香味愈发浓郁。
“哇,好香!”
厨房外的院子里,传来一声清脆的惊呼声。
周耀文把炒好的青菜装到了盘子里,转身就看到门口站了几个小孩子。
“二十叔,怎么是你在炒菜啊。”
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在门口伸着个小脑袋看向周耀文。
说话的小姑娘是周耀文大哥的女儿,叫周迎春。
周耀文之所以被周迎春喊二十叔,是因为岭南这边宗族观念比较重,他们祖宅几户人家之外,周耀文他们家还跟村里面十几户姓周的人家是同一个祠堂的。
周耀文是祠堂里耀字辈出生的第二十个孩子,所以排名二十,而村里人也一般不会直接称呼周耀文的名字,而是选择喊他在祠堂里的排名。
这种情况在桂南南边的一些农村很普遍。
“唔,好香啊,今天中午有肉吃吗?”
周迎春身旁的另一个小男孩则是完全没管炒菜的人是谁,只关心今天是不是有肉吃。
吃货小男孩是周耀文二哥的大儿子,叫周兴业。
除了周迎春和周兴业之外,他们身后还站着三个孩子,分别是二哥的大女儿周迎夏,大哥的二儿子周兴国,三儿子周兴华。
几个孩子全都把目光放在了灶台上的那一小碟猪肉渣。
周家光孩子就五个,还有七个青壮劳力,每年光是吃饱都很勉强,更别提吃肉了。
所以看到今天中午有肉吃的时候,几个孩子的眼睛都不约而同的亮了起来。
哪怕是年纪最大,最懂事的周迎春,看向那碟猪油渣的时候也是咽了咽口水。
二十叔今天炒出来的菜闻起来好香的样子。
“你们的爸妈还有阿公阿嫲呢,快叫他们回来吃饭。”
周耀文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目光,不过周耀文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先吃。
否则还没等大人回来,这几个孩子能把桌上的菜炫完。
只是侄子侄女们的眼神又让周耀文心里难受得紧。
家里实在太穷了,穷到孩子们看到一点肉都走不动道的地步。
最懂事的周迎春把目光从猪油渣上面挪开,对周耀文回答道:
“还有一点秧苗没插完,阿公阿嫲让我们先回来,等一会他们就回来了。”
看着瘦的跟竹竿一样的大侄女,周耀文笑着说道:
“那你们几个去把桌子和凳子拿出来,准备吃饭。”
“好,准备吃饭咯~”
说完后一群孩子就赶紧跑去搬凳子拉桌子,动作熟练又麻利。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即便是这群孩子里最大的也才十岁,但是家务活也没少做。
等周耀文在厨房里热咸菜的时候,隔着厨房的门他就听到了周迎春的叫喊声,
“阿公阿嫲,爸爸妈妈吃午饭了,今天二十叔炒了菜。”
爸妈他们回来了。
不知道怎么的,周耀文感觉一颗心禁不住的狂跳,鼻子泛着微微的酸意。
他就要见到四十年没见过的父亲和许久未见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