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困境

一听还要再推,众人都是生无可恋。可官大一级压死人,又不敢有任何不耐烦的表情。

于是众人只能推倒再次重演。

但夏侯玄倒也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上一次的推演。

这一次,夏侯玄不断地向扮演角色的众将官们提问,在细节上不断进行合理化。

可随着细节的丰富与合理,曹皑现编的那一套歪理邪说的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幸好众将官现在都手下有分寸,这一次的推演总算有惊无险,再次以魏军的胜利而告终。

摆完最后一个标记,夏侯玄双手抱臂,凝视沙盘。许久,才微微点头。

终于通过了!

“高兴什么?”夏侯玄突然把脸一绷,众人立时凛然。

“大将军虽然还有两个月才驾临长安,但以现下的准备来看,两个月后,十万大军的粮草、甲仗、器械、驮马,都准备齐全了吗?”

说着,夏侯玄的目光投向了人群中的某几个人。

曹皑冷眼旁观,这几个被夏侯玄瞩目的人虽然也一般的身着戎装。但和常年征战的武将不同,都是些身材纤细、面皮白净的文官。看来就是负责伐蜀后勤工作的几个文官了。

果然,被夏侯玄目光扫到的人纷纷羞愧的低下了头。

“被我点到名的人留下!”李胜突然开口道,“其余的人都可以走了。”

“司农丞傅信!”

“典虞令王嘉!”

“主簿中郎姜兆!”

.....

说着,他开始一一点名,和曹皑想的一样,基本上都是些文官。意外的是,居然也有臧艾的名字。见曹皑望向自己,臧艾也报之以一笑。

以臧艾肥硕的身躯,藏在人群里,曹皑刚才居然没发现。

曹皑没被点到名,正要离开,却被李胜一把拉住,示意他也留下来一起听。

“傅司农!”李胜毫不客气地问道:“租税折糙、粮米征集全由卿负责。现下已征集多少?”

众人纷纷望向夏侯玄。

夏侯玄冰冷着脸,继续双手抱臂,双目微闭,仿佛入定一般,并不开口。

被点到名的司农丞傅信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禀将军,原先预定的五百万斛粮食,现下各郡清查库存,共计有二百三十万斛.....”傅信的声音越来越轻,语气也是越来越没自信,“将军其实也知道....”

“知道什么?”

李胜拍案而起,戟指怒斥道:“将军已经给尔等两个月的时间,现下还有两个月时间,却连应有数额的一半都没凑齐!延误军机,该当何罪?”

傅信吓得趴在地下连连磕头求饶,竹席竟被他磕出一道道血迹来。

曹皑别过头去,不忍再看。

“青龙年间,太傅也曾都督雍凉,”夏侯玄突然开口,但语气却无比的冷静,他皱着眉头道,“当时中原饥荒,光是雍州一个州就调运出三百万斛粮食。怎的到了如今,连三百万斛都凑不到了?”

傅信连忙抬头解释,额头上的血迹顺着鼻子淌下来,都顾不得擦。

“将军容禀!实在不是各郡不用心,而是自将军下令敛兵聚谷以来,不少良田都被废弃。黍、稷产量都不足往年的一半。”

“将军到任不过一年而已,难道往年竟没有屯粮?”李胜继续喝问道。

事到如今,傅信也顾不得旁人了,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

“李长史容禀!”傅信咬着牙道,“除了各郡库存陈粮外,各郡豪强其实也都有存粮。”

傅信索性也豁出去了,死道友也不能死贫道。

“陇西统县不过四,户不过三千。去岁上计,仓屯黍十万斛、稷七万斛。但其实四个县每个县都至少另屯有十万斛黍稷。这些粮食并非朝廷官有,故无法征调。若是能....”

傅信没有往下说,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如果光靠朝廷那点官仓粮食,是无论如何都凑不齐夏侯玄要求的数量的。

要想达成目的,只有想办法从这些地方豪强手里搜刮。

所谓政治,其实就是达成目的。或者说,不择手段的的达成目的。所以,政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听了傅信的话,帐内所有人都沉默了。

除了李胜、曹皑,包括臧艾在内,这里的哪一个人不是本郡的豪强大族?这种事轮到谁头上,谁都不会愿意。

凭什么要我出血?

除非你能给我带来好处。

可雍州这些地方豪强家族与夏侯玄并没有多深的交情。把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家族底蕴作为赌注全押上,风险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任何稍有经验的家族主事人都不会做这么幼稚的决定。

更何况在刚才的沙盘推演里,夏侯玄的能力众人又不是没看在眼里。

高谈阔论、坐而论道,夏侯玄足可以忽悠当世任何人。但行军打仗,这可是要死人的。

眼见得帐中死一般的沉寂,夏侯玄一招手,示意李胜上前。

只见夏侯玄低声吩咐了李胜几句,便又开始入定起来。

“咳~”李胜清了清嗓子,绷着脸道,“卿等的难处,夏侯将军也不是不知道。既然都有难处,那先把手头能做的事做好。都先退下吧!”

“臧府君~”

李胜朝臧艾点点头,示意他也留下。

待众人退出,偌大的营帐内就只剩下了夏侯玄、李胜、臧艾、曹皑四人。

“雍州的难处,二位也都看到了。”李胜接着说,夏侯玄也接着入定,“玄茂(邓飏)派二位来雍州,正是为了解难。臧府君,随我来!”

一听自己被提到,臧艾连忙起立,随着李胜出帐去了。

“好了,这里没有旁人了。”

见曹皑还回头望着臧艾和李胜的背影,夏侯玄突然开口,“玄茂的信,卿可以拿出来了。”

曹皑连忙将那竹筒取出,恭敬地递给了夏侯玄。

夏侯玄的目光烁烁,从表情上看不出信里写了什么。

许久,夏侯玄才把信一收,仰头思忖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昭幼此来,是与臧艾同行的吗?”

曹皑连忙称是。

“适才公昭(李胜表字)都与卿说了吗?”夏侯玄淡然的问道。

“李长史字字珠玑,皑自铭记于心!”

面对夏侯玄,曹皑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十分恭敬地答道。

夏侯玄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