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坚被喊过来的时候,满面懵比,当一听要和伍吟风一起训练一首歌,然后后面准备上台演出,那更是四眼茫然。特别是他刚刚训练萨克风的时候,梁农给了他一张新谱子,刚把他喊出来的时候又收回去了,这就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了。
梁农:你都上台唱了,还要乐器谱干嘛?多余!
“阿牛,我没上台演出过啊,到时候会不会怯场?”杜坚低声问道。
“你看我像是上过台的样子吗?”伍吟风耸了耸肩膀,思索片刻笑着道:“会怯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自信,而且下面人那么多,你直接看天就行,跟着旋律唱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这么简单?”杜坚双眼一亮。
“你以为有多难?”伍吟风微笑起来,上辈子没上台表演过几次,就算是表演那几次都是团体的,不过后面自己做过公司景区的解说员,上台这种事情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至于杜坚?一个日后能做理财的人,总不可能是社恐,担心他纯属多余。
训练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中途开始,管乐队那边也加了进来。这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梁农这会也是相当无奈的,唯一的萨克风跑去唱歌了,只能把小杨同学从圆号那边拉了回来。还好是有2个圆号,不然梁农这会就得捉狂了。至于长号?那没有问题,有3支长号呢,少伍吟风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也不多。
这事情对于铜管乐队的学生们来说,还是相当炸裂的。凭什么大家都是乐队的,突然你们一个萨克风一个长号跑出去唱歌了?还让大家伙给你伴奏!不过终究都是小学生,此时思想品德教育也很好,所以羡慕的多,嫉妒的没几个。
为什么说嫉妒的没说没有,而是没几个呢?毕竟小杨同学美滋滋跑回去练自己喜欢的萨克风没两天,便发现那个前面占自己位置的杜坚,居然跑去唱歌了,还有他给伴奏。这真要硬说他心里没点想法,显然不大说的过去。
就两个人,自然而且才三年级,所以没必要设计什么二声部,一来相当麻烦,二来人太少效果也不明显。于是按照男女对唱那种风格,前面一人一段,后面副歌一唱一和再合一下,就相当不错了。
眼下毕竟是训练,就不水歌词了,后面2场表演大把机会。毕竟作者本人看抄歌小说的时候,特别烦一首歌出现个4-5次,后面还他喵的一句句描写听众反应,简直油饼!水得那么丧心病狂,相当影响阅读体验。要是学一下作者眼下这种水字数方法,想必各位比作者有钱一亿倍的读者们来说,肯定是会发出会心一笑的。
这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16号,拜师的日子总算到了。特意一提,中午是两家人一起的吃饭,哪怕是杜父到了今天,也不得不严阵以待起来,所以大早上就过来和伍父讨论各种细节。
两位父亲今天没有穿西装,而是穿着梁农一早带来的中式小地主服饰,也就是深色斜领那种长短褂子,再配搭条深色长裤。什么料的难说因为作者不懂,反正你们当是好料子就行。
毕竟旗袍配西装不伦不类,明显旗袍姑奶奶配地主小老爷才是王道。
至于两位母亲这边事情就简单多了,各自就着自己家里最喜欢的那款旗袍,然后整理自己觉得合适的发型,再加点首饰,提个小挎包就相当不错。
大人这边的装扮是的确下了一番心思,不过对于伍吟风与杜坚来说就很简单了,秋装校服往身上一穿,堪称完美!
毕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而且两家人一起出发,那么就不适合骑自行车了,毕竟路上太引人瞩目。于是喊了两辆桑塔纳,刚好一家一辆。至于梁农?他早就过去布置场地了。
等来到迎宾馆,刚好晚上6点,时间还早,因为6点30分才是进场。而今晚2楼这边显然不止伍吟风这一家设宴,那边还有一家结婚的,剩下一间好像是客人刚走,也看不出些什么来。
时间差不多,梁农便交待了一下,他到一楼迎宾,伍杜两家就在楼上宴会厅门口等着就行。
这个时间,婚宴那边的客人已经陆续进场。这个年代,伍父杜父这身一看就像土地主带姨太太出门应酬的装扮,明显相当耀眼。
以伍父的性格此时面色显然越发自信骄傲,反倒是杜父此时多少显得有点难为情。
而时间终于到了六点半,师公那边的人来了。来的那是相当整齐。
只见梁农在前面迎着,曹少虹走在最前方,身后跟着两名气质非凡的小老头,而再往后是浩浩荡荡三四十人的中年男男女女,男的衣着打扮相当统一,白衬衫黑色长裤;女的虽然是裙子,但也就分了红绿蓝三种颜色。这走到一块,给人的感观就相当强烈。
那边婚宴的客人都不由自主走到另外一条楼梯上面,连服务员此时都没几个敢走上前来,只敢远远地偷看着。
伍吟风拉了杜坚一把,笑着迎了上去:“师公好,两位师叔公好。”
杜坚也不笨,跟着伍吟风一起问候起来。
曹少云喜上眉梢,这会也不可能偏心,直接一手一个牵着,便带着两位徒孙往宴客厅走去。
自然不可能是先吃饭,拜师场地已经提早摆设好。此时三老由伍父与杜父迎着,坐在主席台东南方向,曹少虹坐中间的位置,她两名师弟一左一右陪她坐在一起。
坐的自然是太师椅,每人旁边还摆着个小茶几。至于主席台正中间的位置也是一张椅子,不过这张就是简单的红木椅子而已。
最后主席台下面的两边,各摆着三列椅子每列8张,这些就属于三老的徒弟们。
各人按位置坐下,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梁农客串了主持,他身份地位本来是不够的,但是这回他代表他老师,这自然就够了。
于是等到了吉时,梁农清了清嗓子:“吉时已到,禀于天地,上至伟人,下至百姓。以至四方八面,五湖四海,九州之内,天下共鉴。
今有师者王玲玲女士,徒者伍吟风、杜坚,三人结为师徒。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弟子是师,敬同于父;有违此道伟人唾之,万民共弃。”
说完这段,梁农停顿下来,旁边被交待过的服务员连忙分出2人托着茶杯,快步走到伍吟风和杜坚身旁。
待到伍吟风与杜坚捧过茶杯,梁农此时大喝一声:“请敬茶。”
两人同时45度鞠躬,并且双手捧着茶杯往前探,同时大声喊道:“师父,请喝茶。”
此时的王玲玲是不能接过的,因为敬茶得敬三次。
梁农心里默念着时间,然后复又大声喊道:“再敬茶!”
伍吟风与杜坚此时同时单膝跪地,双手依旧稳稳前伸,再次齐声喊:“师父,请喝茶。”
王玲玲此时激动得都快想站起来了,而她身后的曹少虹擦着眼泪,两名师弟那是好一顿安慰。
梁农最后大声喊了起来:“三敬茶!”
伍吟风二人此时同时双膝跪下:“师傅,请喝茶。”
王玲玲好不容易等到此时,哪里还坐得住,她连忙接过伍吟风手里的茶揭开杯盖喝了一口,没来得及吞下去便把杯子放到边上,又接过杜坚手里的茶杯揭开杯盖喝了一口。差点没被呛着。
伍吟风与杜坚连忙上前帮拍了拍后背,这时梁农看了看等王玲玲回过气来了,这才笑着继续喊:“师徒礼成,家属谢师。”
旁边久候了的伍父带着伍母连忙捧着前面安排好的礼物上前,至于杜父杜母则跟着后面。
肯定不是送红包,既然是传统,那自然是腊肉加米。南方这边此时不流行腊肉,所以用的最受欢迎的煌上煌腊肠一包(有兴趣的腊肠老板可以私下联系,可以改),以及一小袋用布袋装着的米。
等待片刻,梁农示意家长离场,此时王玲玲拿出准备好的书籍,再次端坐在椅子之上,然后他才再次喊到:“传承开始,请徒弟上前接过书籍,好好学习发扬光大。”
伍吟风与杜坚上前从王玲玲手中接过书籍,拜师礼就算完成最繁琐的一段了。
剩下来,就是给三老敬茶。这一轮就相对简单了点,不需要三敬,不过还得是跪着敬,而且茶是由王玲玲这边给二人传过去的。这一跪一敬,就代表三位老人算是认过这两位孙字辈了。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迎宾馆这边显然是熟门熟路,没十分钟就把拜师场所整理干净,并且把主桌都重新摆设下来。当然也因为有那么多师叔师伯帮忙,但是效率不能不说不快。
主桌安排好,自然就开始上菜,南方这边宴会没太多讲究,还是那句话,鸡鸭鱼必有,剩下就看怎么点了。不过正常的点法,就是12人桌的话,保底是12个菜。
这边虽然是梁农点的菜,但是伍吟风过手扯了几句话之后,就变成了:鸡是半边白切半边烧鸡;鸭是半边杨桃鸭半边烧鹅;鱼也是半边清蒸半边糖醋;鲍鱼切薄片+鸡腿菇+瑶柱蒸蛋;胡椒猪肚炖鹌鹑;上汤豆苗闷皮蛋;茶叶炸大白虾;腰果玉米粒胡萝卜粒炒松子;铁板牛杂,炒青菜,白粥,酸菜,水果拼盘。
酒水前面提过,主桌2瓶汾酒,剩下4桌各2瓶五粮液。(茅台那边真没人联系我吗?真的可以改酒名字!)
气氛逐渐就热闹起来,看着这章都3200字了,伍吟风眼睛一转,他拿着2个三钱杯摆在杜坚面前:“5杯也就1两半,我和你每张台敬一杯刚好,这样作者直接就能跳过写酒席间的事了。”
杜坚连连点头:“好建议!作者真聪明!”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你们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