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持续吊打,折服众人

“这是一种新的风格?”

“听起来还是流行音乐,但是里面用了许多新的元素!”

“不对,不是新的元素,是传统的东西,用更新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阿江,这首歌是你自己想的吗?”

“传统的民族乐器,歌词新颖又复古,这种感觉很怪,但又意外的和谐,江扬你给大家你的想法?”

江扬刚唱完从凳子上坐起来,几位大佬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这个……算是一种新的形式吧,新风格目前还算不上,我也是在学习跟尝试,合不合适我也不知道呢。”

合不合适他当然知道,作为前世后来经久不衰的华夏风,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

只不过他肯定不会当着这么多大佬的面就大言不惭。

国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含蓄跟中庸。

你说是思想老旧也好,说是儒学荼毒也罢。

但总归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早已经刻进骨血当中。

你可以不认同,但在与外人交流的时候,最好还是遵守一下。

毕竟几位大佬都是一把年纪了,你若是太过张扬,自然不会喜欢,

而且,江扬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传统的人,该张扬的时候,他也会张扬。

面对老前辈,他心里面也会有尊老爱幼以及尊师重道的传统,

老老实实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当一个晚辈,当一个后来者,保持着应有的尊敬。

录音室外面的人不知道何时全都挤了进来。

几位艺人的助理,经纪人全都挤在门口那一小块位置,丝毫不嫌拥挤。

江扬在跟几位大佬的说话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把外面的人都吸引进来了。

更不知道,是因为老板急匆匆的去拿二胡,加上录音室里传出的音乐声,

让外面的人因为好奇才凑了进来,然后越凑越多,直到全都在门口挤成一团。

只不过,江扬是看到了,但除了他,别人都是背对着,自然看不到。

其中就有周云龙。

“听起来感觉确实是个新的风格,挺有新意的。”

“不过这好像有点脱离R&B的本质了吧?”

“歌词也不太对,古不古新不新的,我还是觉得流行音乐应该用更现代的歌词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而且,江扬你的唱功可惜了,要是再好点这首歌估计还能上一个档次。”

“然后我还是坚持一点,乐器这种东西才是音乐的灵魂,没有合适的乐器根本无法展现出歌曲的美妙”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云龙说话也没有那么冲了,听起来好像语气温和了许多。

大概是碰了几根钉子,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但就是这遣词用句总感觉夹枪带棒的。

是嘴硬?还是心有不甘?

唱功差一点,江扬确实承认,但绝对没有他说的那么差。

单论歌手的话,江扬肯定是比大多数三流歌手好一些的。

毕竟前世那么多经验加上这一辈子在学校里面偷师了那么久,没点进步怎么行。

至于从周云龙嘴里说出来唱功这个词,江扬都有点想笑。

你周云龙凭的是什么?当初在南朝的时候连个顶级组合都没混上不说。

出圈的歌曲也就一首。

回国后全靠包装才走到这一步,

说句不好听的, KTV都能破音的主,你有什么唱功?

被粉丝吹成神的高音用外人的话来说那叫‘呐喊’,用普通人的话来说那叫号丧。

谁家唱歌靠着尖叫立足啊?就这样你也配谈唱功?

江扬当然不会反驳他啊,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这种人就是贱骨头。

死鸭子嘴硬,那就多扇两巴掌,它嘴巴不一定会变软,但你心里一定会舒服。

所以,他决定再扇两巴掌。

于是江扬走到周云龙前面不远处对着他笑了笑,然后点点头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

说完这句话,他低头看了一圈,随后顺手把之前自己坐的那个塑料凳子拿了过来。

一屁股坐在刚才拉二胡的椅子上看着周云龙说道:

“这样吧,我也不用乐器,就用这个凳子给你唱首歌。”

看着江扬的笑容,周云龙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但该丢的脸已经丢了,就算再唱一首歌又能怎么样?

况且,拿凳子当乐器又没有多新鲜,

用水杯,用塑料桶不锈钢盆当乐器那都是人家外国人玩剩下的。

即便江扬唱完一首歌,对自己又能怎么样呢?

而此时江扬在脑海中捋了一遍,大致回忆了一下要唱的歌。

看了眼还在走神的周云龙提醒道:

“既然你坚持你的观点,那我也是。”

“我还是觉得,音乐的本质就是音乐本身,乐器跟歌词都是辅助,只要情感到了,即使是哼唱都可以。”

“当然,我不是哼唱,但我觉得,你在国外很多年,可能对这个古老的国度缺乏了解,所以,我就送你一首古诗词吧。”

“这首歌叫《宋词也能RNB》,希望你能听得懂。”

说到这里,江扬双手放在凳子面上,一轻一重的敲击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歌词一出来,现场只要读过书的人顿时都是一愣。

因为这歌词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歌词正是古诗词当中出现过的。

而且还是很出名的一首宋词,宋代婉约派代表人物,号易安居士的女诗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声声慢》的上阙。

难道这首歌就是用凳子当乐器,用R&B的方式将这首词演唱出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新鲜确实是新鲜,但有之前的那首《定风波》珠玉在前,

如果这首歌也是这样的话,未免有些不尽人意。

所以,后面还有没有惊喜?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生叹息)”

哦?上下阕连在一起唱了?

难不成真的是单纯去将古词唱出来?

不应该啊……或者像之前的《定风波》那样,古诗词并没有拆开?

之前是将古词放在了副歌,现在换到了主歌部分?

那也就是说,副歌部分会有变化?

演唱的江扬眉飞色舞,真情投入。

观赏的人兀自陶醉,随着节奏摇头晃脑。

几位大佬时而舒展,时而皱眉,时而紧张,时而期待。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副歌一出来,所有人毫无意外的睁大了眼睛。

几位大佬更是暗自感叹,果然!

果然有所变化,只是却没想到,这变化来的这么突然,这么惊艳!

不是千篇一律的唱腔,不是一成不变的节奏,也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一首《声声慢》唱完整篇。

但更不是他们所想的自己填词,而是另一首宋词名篇,陈与义的《临江仙》!

忆昔……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仅仅是两句话,画面感直接拉满,颇有当年刘禹锡《陋室铭》当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既视感。

而到了后面那一句‘长沟流月去无声’更是将岁月无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再度将画面拉回,却只剩独自一人,吹笛到天明。

从众多豪英于桥上畅饮,到岁月流转无声,只剩一人在杏花梅下独资吹奏着笛声直到天明。

换成一部电影这就是经典的蒙太奇手法。

若不是意识到时机不对,赵宗明差点就站起来叫好出声了。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恰到好处的变奏,出人意料的长音,变幻莫测却又意味深长的轻重音切换。

在江扬的演唱下,一首原本就韵味十足的宋词变得更加鲜活,

初听曲声婉转,歌声悠扬,似远非远,意味深长。

细听,故人若在,如泣如诉,不像是唱歌,更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临江仙》唱罢,后续还有吗?

是回到《声声慢》?还是重复《临江仙》?

江扬用事实告诉所有人,都不是。

“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里无人醒)”

再变!一歌三变?流行,说唱,戏剧?

是戏剧吗?不对!用的是戏曲的腔调,但不是戏曲!因为歌词又是一首新的宋词!

苏轼的《卜算子》,也就是那首著名的‘寂寞沙洲冷’。

可是这戏曲是怎么回事?还能这样唱?

因为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戏腔这种东西,戏曲除了拿钱补贴着艰难存活以外,早已无人在意。

所以当戏腔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又惊又喜。

惊得是原来戏曲还可以这么唱?喜的却是这种唱法竟然这么好听!

一首歌用到了三首宋词,用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唱法。

可以说,江扬在这首歌里,不仅展示了传统的内容,

还囊括了包含流行、R&B、说唱、戏腔、诗词等等内容。

要传统有传统,要古风有古风,要文化有宋词,要内涵有传承,要创新有创新。

说句不好听的,他这不仅仅是唱了一首歌,更是好好秀了一手。

秀到所有人意犹未尽,秀到几位大佬头皮发麻。

直到此时此刻,几人心中同时意识到一个问题。

恐怕,这个年轻人早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指导的了的了。

虽然原本就感觉到江扬的不凡,谦虚有礼貌,董礼知进退,有才华,有能力,年轻且前途无量。

但到了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点,江扬不仅仅是有才华,甚至说才华横溢早已经无法用来形容他了。

哪怕是赵宗明这些人几十年的积累,都未必比江扬强到哪里去。

他们唯一的长处可能仅仅是年纪大?

倒也未必,如果他们知道江扬真实年龄的话。

不管怎么说,当江扬唱完这首歌的时候,几位大佬心潮澎湃之余,也是感到有些心酸,有些尴尬。

心酸的是,自己几十年浪海浮沉,竟然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尴尬的是,想到前些天大言不惭的口口声声要指导指导人家。

现在才发现,不一定是谁指导谁呢啊。

一想到这里,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赵宗明。

确实,之前他们是说要指导来着,除了于大明指点了两句以外,别人好像还没说什么吧?

既然没说,那就不算丢人。

至于于大明?呵呵,他看了眼赵宗明,这么一比较,自己好像也不算是太丢人。

而赵宗明呢?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目光以后,尴尬的脸都要黑了。

但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自主的翘了起来。

“怎么?看什么?这是我徒弟!他将来有所成就,那我岂不是更有面子?”

听到赵宗明咬着牙一脸得意的悄悄说出这句话,听到的几位大佬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嘶~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是啊,谁能想到,赵宗明尴尬之后,竟然这么不要脸的就认下来了。

你是他老师不假,但要说在你的指导下对方才走到这一步,骗鬼去吧?!、

估计鬼都不信!

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几斤几两谁还不知道?真要有这个能力,你自己早就上天了。

但不得不说,虽然赵宗明不要脸,可谁让人家挂着个老师的名头呢?

他要真这么说,你还没办法反驳。

这就有点让人牙疼了,嫉妒,太特么嫉妒了!

大佬们还在勾心斗角,但其他人却依旧将目光放在江扬身上。

特别是周云龙的经纪人张霞,此时不仅眼睛红了,就连脸都红透了。

‘这么帅!还这么有才!唱歌又好听,关键是刚才那股舍我其谁的气势以及肆意洒脱的风范,简直太迷人了!’

‘他是谁?是明星吗?叫什么?哪个公司的?怎么才能挖过来?’

一瞬间张霞脑海中闪过无数道思绪,但很快就一一幻灭。

按理来说来之前张霞应该做好功课的。

但奈何他们公司因为是以爱豆起家的,所以最擅长的就是运营,对于艺人的研究以及资料搜集并不擅长也不注重。

哪怕上节目之前需要了解嘉宾,但周云龙实在是太火了。

仅次于几位顶流,算是一流巅峰的爱豆,就这流量跟名气,走到哪里都高人一头。

即便是表面尊敬那也是做做样子,真要是得罪人了,除了一些大佬,基本上也没人不给面子。

所以来的时候无论是经纪人张霞还是周云龙都只是了解了一下赵宗明他们。

至于江扬?自然是很有默契的被忽略了。

但现在,张霞如果知道此时录音室当中那个万众瞩目的帅哥就是之前自己毫不在意的路人甲江扬,

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吧?简直是错过了一个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