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联动,化学反应,初登热搜

正当直播间的人讨论激烈气氛欢快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涌进来一群新的观众。

原本六百多的热度直接飙升到了一千八。

直播间的人先惊后喜,以为是来新人了呢,结果刚进来的人第一句话就把他们整懵了。

“我是来看少爷的,在哪呢?哪个是啊?”

“瓜王过来的集合了!”

“据说这里有豪门少爷?我想看看到底是谁家公子能让这么多大佬出山卖力?”

看着这些莫名其妙的评论,好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少爷?什么少爷?”

“大概走错地方了吧?”

“呵呵,你们还不知道?不是说江扬是哪家的公子吗?不然哪来这么大的能力!”

仇富的人哪里都有,而仇富仇权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带动的。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样。

“谁?江扬?不可能吧?”

“哈哈哈,江扬是豪门少爷?是不是搞错了,他肯定不是啊。”

“呵,还有人洗呢,都已经被人给扒出来了”

“就是就是,互联网时代了,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啊?”

……

哪怕有人辩解,但耐不住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淹没在对江扬的吐槽当中。

而这些人里面,还隐藏着一些别有目的的人。

丁志全就是其中一个。

丁志全,小有名气的乐评人,微博粉丝六十多万,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网红。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吐槽某个明星,将对方的作品批判的一无是处。

因为本身就是川音毕业的,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加上现在的音乐市场确实不景气,好多作品瑕疵比较明显,又刚好赶上讯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

这下好了,buff叠满,他也算是坐上东风了,想不红都难。

而丁志全也不是傻子,他基本上说的都是有理有据,而且非常敏锐,经常能够抓住爆点,这才让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今天偶然刷到瓜王的视频他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虽然只是可能,但本着没什么代价,不放过任何机会的他还是带着好奇跟着进来看一眼,万一有什么话题刚好被他遇到了呢?

该说不说,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

直播当中,正当赵宗明几人回来的时候,一直在车上休息的江扬也醒了过来。

导播那边一直关注着所有的画面,看到江扬醒了,下意识的把镜头给切了过去。

“林哥,老师他们还没回来吗?”

林哥是他的临时摄影师,也是留在这照顾他的人。

“江老师你醒啦,他们已经回来了,在路上呢,差不多待会就到了。”

“哦,辛苦林哥了,我下去活动一下。”

再好的车坐时间久了也不舒服啊,虽然他是在那辆商务车上面休息的,但依旧有些腰酸背痛。

况且车内的空气实在是不敢恭维,因此第一时间就想着下车透透气,顺便迎接一下老师他们。

但这一幕放在直播间可就不一样了。

正是阴阳怪气群情激奋的时候,看着赵宗明几人步履蹒跚满脸痛苦的往回走倒是还没什么。

结果好死不死镜头给到江扬的时候他刚睡醒,还是在豪华的保姆车上面,这下直播间直接就炸锅了。

“卧槽,果然不愧是少爷啊,录节目都能摆拍?”

“狠狠羡慕了,这就是有钱人的日子吗?我心目当中的大佬在辛辛苦苦录节目,有钱人在保姆车上睡觉。”

“我承认我是土狗,原来节目还能这么录吗?”

“本以为拍戏念数字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能亲眼目睹更离谱的。”

“我的妈呀,还能这样?那之前看到的节目是怎么拍的?别告诉我是抠图吧?”

这一状况不仅直播间的老观众看到了,就连后台的管理人员也看到了。

双方都发了解释的内容,是江扬因为救人导致生病才休息的。

甚至管理人员还在评论区置顶了这条解释。

可是新来的人已经上头了,江扬豪门少爷的概念先入为主,怎么可能相信他们的解释呢?

基本上所有人都无视了这些帮忙辩解的内容,情绪激动的人甚至对着帮忙解释的老观众直接开喷。

这下直播间的热度上去了,评论数量也上去了,甚至热度更是一路飙升到了两千多。

但这可不是节目组想要看到的啊。

“要不给梁导打个电话?”

“先给刘制片打,问问刘总怎么办,或者让刘总跟梁导沟通。”

节目组这边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搞得有些手忙脚乱的时候,有个人已经悄悄退了出去。

这个人自然就是丁志全。

豪门少爷耍大牌?金钱横扫娱乐圈?江公子的节目生活?

这么炸裂的内容他不赶紧蹭上一蹭怎么行?

什么?你说江扬没有名气?那赵宗明他们的名气够不够大?

你说内容不一定是真的?真假那么重要吗?

你说没人看?呵呵,笑死,这个社会正处于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烈的时候,凭借他的春秋笔法,稍微引导一下,还愁没人看?

没过多久,微博上就多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

【痛斥某些人毫无下限的行为,娱乐圈不是某个群体为所欲为的后花园,更不是有钱人的玩物!】

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一个信息量爆炸的词条。

光是关键词就有好几个,特别是‘娱乐圈’加上‘有钱人’跟‘玩物’这几个词以后,很快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而在文章当中先是陈述了一番娱乐圈的现状,什么不思进取啊,什么资本当道啊,什么作品乏力啊,什么末日黄昏啊。

总之将整个圈子乃至作品贬低的一无是处。

紧接着又放上几张截图,正是江扬从商务车上下来的场面以及赵宗明几人狼狈的互相搀扶着的背影。

随后的内容当中,丁志全全程没有说名字,但句句不离江扬。

“某个年轻艺人,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出道的第一个节目就是跟音乐领域家喻户晓的四位大佬搭档。”

“哪怕是这样,这位公子依旧不改奢靡作风,在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辛苦录制的时候,他却奢侈的坐在豪华保姆车上睡大觉!”

“这是当艺人的态度吗?什么时候艺人这么好当了?不说你有多大成就,起码要敬业吧?”

“如果你有作品有成就,耍个大牌我能理解,你咖位大,故作姿态拿捏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但你一个还没出道的毛头小子,是什么给你的勇气?”

“哦,我知道了,那当然是钱,有钱有势确实不一样,不仅能随手招来一群久负盛名的大佬帮忙搭台唱戏甘当绿叶,还真能为所欲为!”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世界就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之前大家注重的是人品,是信誉,是名声,但现在呢?一切向钱看!”

“这不对啊,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难道钱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有些人可以拿一辈子的名声来换取?”

“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听说某个年轻人刚进节目两天就出了六首歌,不仅如此,早在上大学之前就独自发行了好几首歌曲,其中还有几首爆火的经典之作。”

“以前我以为是天才,直到我看了今天的节目直播,突然有了怀疑。”

“真的是天才吗?还是说里面有我们不为人知的内容?比如,高中发歌是为了上大学做准备?这个大学,是考上的吗?”

“两天六首歌曲,哪怕你是之前写好的,那为什么之前不发行呢?是想要借助节目组的热度吗?可是据我所知,这档节目在今天之前甚至连常驻观众都不到一千人,甚至连六百人都凑不齐。”

“早在几天前我听说只有区区几十人在线观看,哪怕第一期正片连一万的点击量都没达到,这样的节目有什么热度可借鉴的?”

“不仅如此,哪有那么巧合,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刚好有应景的歌曲?一首两首说是巧合也就罢了,首首都是吗?”

“如果这也要说是库存,这所谓的库存量该有多大?想要什么歌都能拿出来,也就李白那几万首诗才能做到吧?你有这么多吗?”

“大家都知道,老丁我对事不对人,我只是想要这个圈子更好更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变成某个群体自娱自乐的小圈子。”

“这篇文章不针对任何人,大家理性讨论。”

好家伙,一番长篇大论之下,丁志全把自己塑造的格外完美,好话赖话全说了,将自己择的干干净净。

随着这篇文章的出现,好多人看完眼睛都红了。

“我早就说过,内鱼完了”

“呵呵,就连好多明星都吐槽过,内鱼可不是完了吗?”

“又想起之前云哥在节目当中说的那句‘内鱼,完了’,原来那不是开玩笑,而是在影射啊。”

“有钱真好啊,不仅有那么多漂亮女明星玩,还有想干嘛就干嘛。”

“普通人当明星,要么辛辛苦苦上大学,然后从底层一点点爬,要么遇到机会爆红,有钱人真不一样,打个招呼男主角就到手了。”

“突然想起了某位公子的《逐梦娱乐圈》”

“呵呵,爆红?以前还可以,现在你还想爆红?想什么呢?你看看现在出名的那些明星,哪个没有后台?最次也是个中产,要么就是星二代,还爆红呢。”

“卧槽,丁老师也来扒人了?这说的是江扬吧?我刚在短视频刷到过!”

“是江扬没跑了,这不就是节目直播的截图吗。”

“直播?什么直播?什么节目啊?”

“求大佬指路!”

“《亡命之途》,易橙视频有直播间,不谢”

……

不得不说丁志全的文笔跟脑子真的非常优秀,仅仅是一篇文章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甚至掺杂在里面的好多元素牵扯到了更多的明星跟事件,似有似无的好像影射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笔法堪称一流。

随着讨论转发的人越来越多,这篇文章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微博有丁志全,短视频有【娱乐圈瓜王】。

这两个账号一前一后发布更像是产生了化学反应一样。

看过文章的人给看视频的人推荐,看视频的人给看文章的科普指路。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完成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配合与联动。

结果就是,连续两个词条直接登上了热搜榜,虽然排在末尾,但也足够吸引更多的人点进来了。

而直播间这边的热度更是飙升到了六千多,然后就炸了。

“呦,江公子睡醒了?”

“欧呦,豪门少爷就是不一样啊,长的确实好看。”

“废话,有钱人能找丑的?花钱筛选的基因能差吗?”

如果说刚开始还是吐槽,但到了后面基本上就变成了阴阳怪气,再接下来随着有些唯恐不乱的人引导,逐渐变得整齐划一。

“江扬滚出娱乐圈!”

“滚出去!”

……

直播间的负责人原本还觉得这个工作轻松加愉快,但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他连咖啡都顾不上喝,

甚至厕所都硬憋着没敢去,一直守在后台这边,一边擦冷汗一边监控着评论区的进展。

此时此刻的他不由得开始庆幸自己之前很有先见之明的通知了制片人。

毕竟小问题导演那边确实可以处理,但这种明显的公关危机梁锦松就算是在现场也没办法啊,只有制片人才能解决。

华耀公司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刘青山正不紧不慢的处理着工作内容。

作为公司内容部的副总经理,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工作内容可不少。

不仅要处理内容部的相关事务,甚至还要兼职一些节目组或者影视组的制片人。

或者说,制片人才是他的主业,也是他能升到这个位置的路径。

这次他手里还兼着两个项目的制片人呢,每天要跟外联沟通拍摄场地,要跟制片组分配每日拍摄的内容,还要做预算报表,做财务统计。

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跟着剧组东奔西跑,现在是刚过了年,剧组都在当地影视城,他这才有时间待在办公室里面。

哦对了,好像还有一个节目组,是公司安排下来的,几位大佬旅游的节目,没有推广,没有资源倾斜,

除了财务统计,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又有梁锦松这个老人把关,基本上不用他操心,搞得他都快忘了。

正想着呢,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喂?”

“刘总,节目这边出事了。”

“嗯?节目?什么节目?我没……是老梁那个节目吗?!”

“对!”

“出什么事了?你仔细跟我说说,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