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温榆河畔赵姑娘

“于是,你想说,这些鸟类的翅膀上,可能就有你说的翼尖小翼似的结构?你研究过?”

“没有多深入,就想到这里以后,我就先去旁边的后海公园里抓了只鸟仔细看了看。就...挺正常的,但是抓鸟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和院子里那些小伙伴们抓过的大雁!”

许亚林轻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一般的鸟类翅膀其实和现在的平直型机翼差不多。翼尖部分,没啥太大区别。可迁徙型的候鸟,这种因长途飞行,最需要省力的候鸟...

它们的翅膀,可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大雁的羽毛好像有翼尖,并在翅膀的末端上下弯曲。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么,那种末端的弯曲,应该就是能够减小翼尖涡流所带来的阻力的。也只有这样,大雁才能完成那长途的迁徙飞行...毕竟,大雁可没法半路停下来加个油。”

不理会许亚林的玩笑,徐机长有些情急:“有点道理,还有呢?”

“没了!”

许亚林双手一摊,一张俊朗的脸蛋上写满了“无辜”:“我也就是这么一琢磨,我又不是工程师,我哪知道这玩意到底有没有用,或者说,能不能被咱们所用。”

“不是,你这个发现,写进报告了没有?咱们不会没关系,这发现你交上去,回头人家可以去研究啊。万一,真的有用呢?”

“嗯...我想想,算是写了吧?”

许亚林的眉头微微皱了皱。

在报告里,自己的确是写过,关于将现有的平直型机翼,在飞高高原时,改装为带凸起的鲨鳍型小翼的建议。但若非今天徐机长特意提到这个话题,许亚林在写报告时,倒还真没细想过翼尖小翼结构变化的过程。或者说,没想过这年头的人,脑海里是否有翼尖小翼的外形结构是可以变化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只提了这么一嘴,倒是没有详细说明过这一想法的来源。那就更别提,配套的实验数据,或是理论模型等资料了。

这么一个东西,能不能被上面注意到,被发现,许亚林也说不准。

“什么叫算是?”

“等会?!你不是说你报告没写吗?!”

一句话出口后,瞬间迎来两道惊呼。

转过眼一看,两个有些气急的脸庞,就那么明晃晃地摆在许亚林面前。

啊这...

虽然气的点不一样,可这一下得罪两个老头子的感觉...刺激嗷~

许亚林下意识地抽动自己屁股底下的小板凳,向着远离这两老家伙的方向挪了挪。

“你特么跑什么?!”

“你说清楚,什么叫算是写了?写了就是写了,没写就是没写。国家都鼓励科学发现、发明呢,你有发现了,报上去...往大了说,这指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往小了说,这也是咱们首都管理处的发现,是咱们处的光荣啊!你怎么一副上刑的模样?”

“就是,许亚林同志啊,你这个觉悟...我特么真是,你当年到底是咋被选上的?我就不理解了。还跑呢?!我又不找你帮我写报告...你停下!”

本就因棒槌砸衣服、洗衣服的动静,而闹得压根没法钓鱼的两人,见到许亚林挪凳子。当下那是鱼竿也不顾了,非常默契地搬动屁股底下的凳子,追着许亚林挪了起来。

“写了写了,真写了!”

琢磨一下自己报告里的内容...嗯,没错,的确提到过鲨鳍小翼。许亚林理直气壮地先回了徐机长,然后再看向李荣...

对这老叔的“我不找你帮忙写报告”,许亚林只需要回忆一下这家伙日常的表现。那就清楚,他的话,信不了半个字!

“嘿?!你小子,这是什么眼神?我一把年纪了,还能骗你个小后生?”

瞧见许亚林那满脸怀疑的样子,李荣顿感“风评被害”。

自己过去,那叫骗吗?那叫活跃,那叫机组大家庭的润滑剂...

却是不想,在自己的话说出以后,许亚林屁股底下的小板凳挪得更欢了。

板凳腿和河滩上零星的碎石块撞击在一起,不时发出些“咚咚”的碰撞声。可不一会,一声明显更低沉的撞击声,一个完全不应该出现在后背上的撞击感,突兀地传进了许亚林的脑海里。

回过头一看...

原本在空军式钓鱼三人组,与那群公社洗衣大妈队之间,一片宽广且无人的河滩上。不知何时,忽然冒出了一个同样抱着一大盆衣服,正埋头清洗的小姑娘。

小姑娘所在的位置,距离大妈们的队伍足足有一百来米。极其靠近许亚林这三人组这边,再然后...就被许亚林撞上了..

我特么这是不是和“撞”这个事儿有缘?

短暂的愣神后,许亚林连忙起身:“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同志,刚刚没注意到这边有人,刚刚没撞疼你吧?”

也不知道是听见了许亚林的声音,还是因为被撞到了脑袋,而抬起头的女孩,只是淡淡地看了许亚林一眼,接着,二话不说地继续低头洗起了自己盆中的衣物。

可就在姑娘抬头的瞬间,许亚林却有点愣住了。

那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

许亚林自诩不是一个猪哥的人,爱美归爱美,但久经“互联网美女”考验的自己。审美门槛,按理来说是挺高的。穿越至今,许亚林都未曾见过多少真正能让自己心头一颤的人。

别的不说,就说那一水的麻花辫,许亚林就不太能欣赏的来。与后世的大波浪、斜披肩、黑长直、小马尾等各种各样的发型比,麻花辫这种东西...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许亚林不太喜欢这种发型。

于是乎,首先就是在发型上,眼前的姑娘就让许亚林眼前一亮。她起码没有搞那麻花辫...

而后呢?

或许是农村人,口粮不是很足的缘故。姑娘的身形也偏向瘦弱,虽然面颊有些黝黑,但在其低头的瞬间。许亚林瞥见了姑娘衣领处,因低头的动作而露出的些许肩胛...

白滴很哩!

她的黑,不是黑。只要少晒些太阳,包是一个白嫩嫩的小美女嗷!

“诶,同志...你怎么不理人啊?放心,咱是有素质的人。撞到你是我的不对,要是撞疼你了,该检查检查,该付药费付药费,我不会跑的。”

以及,最关键的,这姑娘还没有啥“胡搅蛮缠”的动作。

这下,反倒是让许亚林来劲了:你什么档次?敢不要我负责?

今儿这个撞人的责,我许某全责!交警来了都不好使!

“不疼。”

然而,面对许亚林这上赶着要负责到底的态度,这温榆河畔的小姑娘依旧是那副淡淡的表情。抬起头看了一眼许亚林,冷淡地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然后又低头洗起了她带来的那些衣物。

好高冷的一姑娘嗷~

“真不疼?真没事?”

许亚林感到有些为难。这自己后背,撞到人家脑袋,的确也不算啥大事。按理说,现在调头走就行了,可...

要不是场合不对,许亚林还真想说:要不你喊两声?

这样俺才可能顺水推舟的,对吧?这个陪着去去医院,看看大夫,再多讲讲、多聊聊。比如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云云。

虽不是一见钟情吧,可难得遇见一个顺眼的。就是列为备选,那自己也得多接触接触...

“行了,咱劳动群众哪有那么脆弱。你赶紧回来吧,你没事,没看人家有事嘛。人干活呢,你在旁边唧唧歪歪的,烦人不烦人?”

是这样吗?

想想如果自己干活的时候,旁边有个人一直逼逼赖赖..嗯,的确挺烦人的。

那就不怪人高冷了!

许亚林十分双标地收回了刚刚才给人贴脑门上的“高冷”标签。留下一句“没事的话,我先走了啊。如果有事,我一般周六会来钓鱼,你可以来找我”,然后拎起小板凳,屁颠屁颠地跑回徐机长身边。

人回来了,可心,却还没回来。

“机长,你说那姑娘怎么不和她们公社里的人一块洗衣服?隔那么老远,这是干啥呢?”

在首都机场旁的温榆河畔,严格说起来,坐落的公社有好几个。除了距离基地油库较近的金盏,还有金盏南边的东坝外。在油库到机场中间,还有一个天竺公社;沿着河道继续往北一点,还有一个孙河公社。

不同公社的人,活动时往往也会出现同乡扎堆的现象。比如在许亚林几人的北侧,那群妇女就主要是以孙河、天竺公社的人为主;南边这里,才是金盏和东坝的人。

虽然在整体的“势力划分”上,这小姑娘洗衣的地点还在“金盏、东坝洗衣区”内。可与大部队隔那么老远,这显然不是什么正常的迹象。

毕竟,洗衣服的时候,邻里之间互相闲聊,拉拉家常,亦是一种娱乐活动嘛。聊聊天、扯扯淡,缓解缓解劳动中的疲惫,这才是正常的现象。

“你说那赵丫头?”

顺着许亚林的话题,徐机长的目光挪向了河畔上那个显得孤零零的少女。

能一口叫出人家的名字,显然徐机长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她了。

“她姓赵啊,机长,你知道她叫啥不?”

“咋了,看上人家了?”

嗯?小同志不对劲。

徐机长的眼神,忽然间就变得玩味了起来。

“额,第一印象不错,除了感觉她有点高冷外。外形条件,我很满意。”

想着自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于是乎,许亚林也不避讳。直接了当地点了点头,承认自己的确有了那么点见色起意的心思。

“高冷?”

徐机长不太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却听懂了许亚林的想法,仔细想了想后,开口道:

“她的情况有点特殊,阿林你要是真看上了人家,想和人家好好过日子,那是好事。但如果你是想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