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又被反派躲过一劫
- 我与王爷仇恨值满格后he了
- 蜜叶菌
- 2004字
- 2024-02-20 19:34:19
说到这里,她又试探问:“父亲,女儿想要回左家的财产。”
闻言,慕容老爷微皱眉头:“你要它做什么?”
慕容惜蕾道:“那些财产都是母亲留给女儿的。女儿如今长大了,是该学会经商才是。先前一直拜托于小娘帮忙。”
“可如今于小娘犯了这样的错,又被圣上带走了,这家中的生意,也该由女儿打理才是。”
但慕容老爷还是搪塞了过去:“现在还不行。你于经商一事一窍不通,即便你是左家的继承人,贸然交给你,底下的人难免不服你。”
说到这里,他又道:“这样吧,等过段时间,让这些风波都过去以后。你也趁机学学怎么经商,等差不多了,为父再交还给你。”
慕容惜蕾有些不甘。明明于氏都被送进监狱了,他还不肯放手将财产交给自己。那她这次苦心筹划的一切,岂不是功亏一篑了?
与此同时,在牢中的于渺渺受尽了酷刑。奈何执刑嬷嬷依旧不肯放过她:“夫人还是招了吧,免得受这些皮肉之苦。”
于渺渺痛不欲生,态度忍是倔强:“我没做过的事,为何要认?我待乡君如己出,哪知却被她陷害至此!”
话音刚落,又被嬷嬷扇了一巴掌:“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敢编排乡君?既如此,那老奴就让你试试咱们的厉害!”
说完,便将一支细长的针插入她的手指,疼得她哇哇大叫。
与此同时,同样焦急的慕容静云回到了于府,焦急地向舅舅求救:“母亲是您的亲妹妹,您要是不救她,她非死在牢里不可!”
“怎么,你父亲不是最宠她的,这回怎么没替她求情?”于峰问。
慕容静云更是泪如雨下:“父亲能做什么,他巴不得母亲跟她脱离了关系呢。现在只有舅舅你能救母亲了。”
于峰十分为难:“不是我不帮,只是你母亲是圣上下令亲自带走的。圣上龙颜大怒,我也很难帮得上忙。不说别的,今早淑妃娘娘求情,圣上都不肯见呢。”
想起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慕容惜蕾,慕容静云便恨得冒火:“如果不是她,我母亲如今还在府里好好的。”
“慕容惜蕾,她抢我第一美人,抢我嫡女的位子,还有郡主、太子和楚王袒护她,她什么都抢走了。如果母亲没了,以后我在府里的日子更不好过。”
想到这里,不禁伤心至极。
于峰叹了一口气。思来想去,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换上朝服进宫面圣。
“于将军、淑妃娘娘,你们还请回去吧。圣上此时不见人。”总管太监德胜歉然道。
于峰忙道:“还请公公再去通报。”
“哎哟,将军大人,您不是不知道圣上的脾气,老奴怎敢去惹他呢。”
庆淑妃趁周围的人不注意,将几锭银子递到德胜手中,低声道:“还请公公代为通报,就说于将军是来禀报那件事的近况的。”
德胜收了钱,故作不知情地说道:“那老奴再去试试看吧。”
等人离开后,于峰顿时愣住了:“娘娘这是做什么?咱们来干什么,圣上能不知道?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庆淑妃低声道:“这是唯一能见圣上的法子了。为了堂姐,只能放手一试。就看待会兄长如何跟圣上说了。”
果然,德胜欣喜地走了过来,恭敬地同于峰说道:“于将军,请吧。”
于峰战战兢兢地走进权倾宫,面对着眼前威震四方的男人,他故作镇定地行礼:“微臣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翻阅着奏折,漫不经心地说道:“爱卿功成名就多年,倒学会了欺君了。朕是不是该赞爱卿骁勇呢?”
于峰吓得连忙跪下:“圣上恕罪,微臣也是无奈之举。要说功成名就,微臣能有今日,全是圣上的恩泽,微臣不敢忘本。”
皇帝将奏折扔在一旁,又拿起另一本继续翻阅:“你要是跟朕说那件事的进展,朕倒也能听上几句。若是为你妹妹求情,那便罢了。”
“于氏做出这等事情,朕总要给郡主和乡君一个交代才是。况且当时宴会上那么多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你要朕如何偏袒你们?”
于峰朝他行了大礼,这才道:“圣上明鉴。舍妹做出此等不堪之事,微臣同样脸上无光。只是血缘至亲,还请圣上念在微臣多年的功劳上,饶过舍妹这一回。”
皇帝这才抬起头,好奇地问道:“你倒是说说,朕如何饶过她?”
于峰道:“微臣还请圣上恕罪。圣上信任微臣,将那件事交给微臣处理。奈何资金流出太大。圣上您也知道,朝堂上尔虞我诈比比皆是,”
“若是有人认为微臣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不但会怪我们于家无用,甚至会质疑圣上的眼光。于家受恩泽多年,自然不愿牵连圣上。”
“所以微臣只好擅作主张,动用自家的财产填补进去。这一切,都归功于舍妹。要不是她撑起了家中的生意,也不能有今日。”
“还请圣上看在微臣兄妹二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过她一命,微臣在此谢恩了。”
皇帝本还气在头上,听了这些,不禁有些动容:“这一年来,你从未跟朕说过。”
于峰无奈道:“国库空缺,微臣如何敢向圣上禀明?”
皇帝摇摇头:“你呀,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怎么平日里倒是老实得很。你既是为朕办事,不管需要多少银两,朕都给得起。”
“只是郡主和乡君那边,朕总得有个交代。你也知道,福王一家这些年对朝廷的贡献。”
于峰连忙道:“圣上若真要处置舍妹,大可等到来日再处置。圣上难道忘了影门的存在了?”
皇帝顿时冷下了脸。
“若圣上在此时对付微臣的家人,只怕他们更会抓住机会煽动。圣上万不可在此时被他们抓住把柄。否则,朝廷就会动荡不安。”
皇帝觉得有理。半晌后,方才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