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截胡天启帝的皇后

没错,聘书上的名字,大名清楚的写作张嫣二字。

如果只是张嫣二字,朱云飞自然不会觉得吃惊。

毕竟张嫣这个名字,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属名字。

但是,配上祥符县,张嫣,小字祖娥,父亲张国纪等字样。

这个名字就大大不一般。

身为一个学历史考古的人,朱云飞不说对历史上所有人物,都能耳熟能详。

但对于明末这区区二十年的历史名人。

他基本是记得住的。

那么这张嫣是何许人呢?

答案是,此女乃是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后。

尊号懿安皇后,更是有着历史上,与夏姬、甄宓等齐名的艳后之名。

历史记载此女面若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可见其之秀美。

如果朱云飞没有记错,若是历史没有改变,张嫣是在明年,天启元年。

以秀女的身份,选秀进入皇宫,成为明憙宗的皇后。

更是在天启七年,皇帝驾崩之际,力主信王朱由检兄终弟及,从而获得崇祯的尊敬,被尊为懿安皇后。

看到未来的皇后,竟然即将成为自己的夫人。

朱云飞隐隐有种窃喜,同时也有不安。

很明显这是改变历史的事件。

一旦改变历史走向,未来的很多事情,就无法预测。

但现在人家已经来到南阳,即便他现在反悔,张嫣明年肯定也无法参选秀女。

也就是说,从他脱困冷宫的那一刻,一些历史的走向,已然发生了改变。

因为按照历史走向,朱聿键还要关押十四年。

张书堂这个王府内侍太监,也就无法替朱云飞说媒提亲。

想到这些的朱云飞,也就释然了。

既来之,则安之。

历史的滚滚大势,要么一点点的改变,要么顺应潮流,跟随历史大势而走。

张嫣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最后更是在明亡殉国。

足见这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能够迎娶这样的女人为妻。

何尝不是他朱云飞的福气?

经过五天的准备,七月十二日。

唐王府为朱云飞举办了一场冲喜婚礼。

婚礼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南阳府上下的官吏,豪绅士族,皆送来了贺礼。

朱云飞身穿喜服,骑着一匹白马,带着迎亲的八抬大轿,亲自到驿站迎亲。

为了给朱云飞和唐王祈福,迎亲当日的队伍之中,足足准备了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枚铜钱。

由三辆马车,运载着这些铜钱,朱云飞安排了六名蹴鞠队成员,沿街撒钱。

这一个举动,直接引爆整个南阳城。

以至于城东的五里长街之上,挤满了围观和捡钱的人。

往日里有豪绅士族结婚,也就沿街撒糖果,图个热闹。

但像朱云飞这般,直接撒钱的,则是头一份。

以至于整个南阳城内,十几万人涌入长街,当真喧闹无比。

“快看,世孙殿下来了。”

骑在马背上的朱云飞,由王府卫队开道,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身体。

加上大量营养的摄入,朱云飞这段时间内,虽然个头没有明显变化。

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润白皙的肌肤,方脸高额的他,剑眉凤目,鼻梁高挺,唇红齿白,身板看起来壮实了不少。

马背上的他,一身大红喜服,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世孙殿下长得真俊呢。”

一些颜控的小媳妇,看着顾盼生辉的朱云飞,无不是娇羞的窃窃私语。

“撒喜钱咯。”

随着一把把的铜钱落地,以及糖果落地,人群无不是一阵骚动。

迎亲的车马轿夫,一路顺利抵达驿馆大堂。

经过一些繁琐的礼节,朱云飞与戴着六屛凤冠,身穿霞帔,手持团扇遮面的张嫣,终于见到了第一面。

二人四目相对之下,即便经历过后世视频网站洗礼的朱云飞。

在见到身材高挑,容貌秀美绝伦的张嫣之时,依旧露出一抹惊艳。

虽然只有十五岁的年龄,可张嫣的身高比起眼下的朱云飞,可是要高出一头。

目测没有一米七,只怕也矮不了多少。

相比起眼下朱云飞的身高,让他不由有种武大郎迎娶潘金莲的既视感。

柳月眉,长长的睫毛,一双好看的杏眸,目光清澈。

手持团扇遮面的张嫣,看着朱云飞的刹那,脸颊上也不由飘起一朵红云。

身为一个普通乡绅家的女儿,张嫣对于嫁给王府世孙,而且年龄与自己相仿,还是正房夫人。

她其实也挺满意。

因为这最起码说明,下半辈子的她,完全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迎亲礼成,新娘出阁,落轿……”

对于古代的繁文缛节,朱云飞不但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显得格外兴致盎然。

身为一个历史考古教授,朱云飞对于古代的礼节,只在书本中见到过。

如今身临其境,亲身体会,这种感觉即新奇,又好玩。

“起轿!”

在一阵爆竹声,以及迎亲的唢呐、锣鼓声中,朱云飞迎着夫人,再次游街而回。

这一路上都顺顺利利的,结果快到府门前时,却遇到一个坡脚,身穿皂角道袍,手持节杖的五短身材,尖嘴猴腮的小道士拦路。

“小道来自钟南山天玄观,奉天师之命,前来为未来的唐王贺新婚大喜。”

“还请世孙殿下,为我天玄观的重建,捐献白银一万两,我天玄天师一派,定然会为唐王一脉祈福,保佑唐王后代子孙延绵,无灾无难。”

从人群中窜出来的小道士,跪坐在地上,口称道号,张口却要白银一万两。

这在围观的行人,以及王府护卫的人员看来。

不是他们疯了,就是这小道士疯了。

“这位道长,今日是我家世孙大婚之日,还请莫要耽误吉时。”

身为护卫迎亲的负责人,曹虎极力压着怒火,走上前微笑请对方移步。

“吉人自有天相,我观世孙天生富贵,这一会不耽误,不耽误。”

跪坐在路中间的小道士,挥了挥竹杖,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来人啊,把这位道长请到边上去。”

曹虎说不通,当即吩咐左右士兵上前,准备把这道士抬到边上去。

“世孙殿下,破财免灾,莫要小气,福报自来,还请三思。”

面对左右两名士兵的拖拽,跪坐在地上的小道士,神神叨叨之余,身体竟然纹丝不动。

明明只是一副瘦弱的小身板。

两名高大的健壮的士兵,竟然拖拉不动分毫。

这一幕不但围观的百姓看得惊奇。

马背上的朱云飞,惊异之下,遂开口笑道:“曹虎,请这位道长入府参加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