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能提笔治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
- 经营书店:给朱元璋讲靖难之役
- 配一根
- 2033字
- 2023-12-26 00:20:56
哭声。
响彻书店。
朱瞻基那从喉咙处,喊出的一句“爹”。
让在场的人,都不由的心揪了一下。
就连一向铁石心肠的朱元璋,也是不免有些内心触动。
老了。
最大的盼望便是一家人和睦。
那铺满厚厚老茧的手掌,温柔的抚摸着朱瞻基的脑袋。
这是来自长辈的关怀。
而朱棣,也好不到哪里去。
自己这老大就是身子骨太弱了。
以至于自己才时常犹豫要不要易储。
没想到。
竟然还真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
不是个长寿之人。
“时也,命也。”
“人寿自有天定,看来这都是命中注定。”
朱棣感叹了一声。
看似是认命。
其实心中也是压抑的紧。
再怎么说。
这也是他的大儿子。
回想起,当初襁褓中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再到自己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城。
那个时候朱高炽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已全。
过程是多么的惊险与危机。
朱棣其实都记在心中。
一直到他们这一家子,坐上皇位之后。
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无废事,任何事情,他都能办的妥妥当当。
让人找不出瑕疵。
但就是这样的人。
为何只登基了一年,就死了呢?
朱棣是一个轻易不落泪的人,但未到伤心时。
那目光如炬的眼神,也慢慢变得混浊。
泪水滴落。
让一旁时刻注意朱棣的朱元璋,也不免心中哀叹了一声。
两人虽为父子。
但境遇却是如此的相同。
同样是大儿子。
英年早逝。
要么,不是遇到小友,那咱的标儿,也是如此。
朱元璋仿佛想起什么。
便连忙看向李承德。
而李承德其实也懂朱元璋的意思。
看能不能像救朱标一样,提醒一下朱棣。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
朱标,是操劳过度,再加上去往陕西偏远地区惹上风寒,才病死。
但朱高炽则不同,
这人从小身体就不好,而且体型肥胖,很有可能是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病。
这种病。
自古以来,都无法根除。
李承德遗憾的摇了摇头。
表示自己无能无力。
朱元璋也只好作罢,便安慰朱棣道:“老四,没事,你不是还有好孙子吗?”
“他可是咱大明的明君。”
朱棣也是一个狠人,在短暂的伤感过后。
便把目光投向朱瞻基。
是啊,
朕的大儿子虽然早死。
但朕有一个好圣孙。
等待大明的则是又一个辉煌。
望着众人期盼的目光。
李承德苦涩一笑,便继续开始讲起朱瞻基的生平。
“明朝十六帝之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
“天降祥瑞,应梦而生。”
“12岁被册封皇太孙。”
“随朱棣北伐。”
“15岁驰骋疆场。”
“26岁登基。”
“文武天子。”
“文能提笔治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
“平定汉王之乱。”
“亲征宽和之战。”
“改革吏治,休养生息。”
“广开言路,纳谏如流。”
“万国来朝。”
“开创大明国力最强时代!”
“史称,仁宣之治。”
听到李成德的讲述。
朱元璋哈哈大笑,抚摸朱瞻基的脑袋,更加用力。
都快把朱瞻基头给摸秃了。
“好小子。”
“不愧是咱的,好曾孙。”
“干的不错。”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血脉。”
对于一位开国之君来说。
再没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后世之君都能成才,更令人欣喜!
不过,看到后辈子孙朱瞻基如此优秀。
朱元璋又又一次,想到了朱允炆。
你小子给我等着,别让咱去凤阳老家。
见到一次,打一次。
其实,在朱元璋回到洪武时期,便派蒋瓛去调查李承德。
随后手下人经过一系列调查,都没有查到这个人。
要知道,在洪武时期的锦衣卫是一个很恐怖的存在。
第一位明朝的宰相,胡惟庸。
便是被指挥使锦衣卫毛骧,给整死的。
还有以蓝玉为代表的名将,也是被未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给整死。
可想而知,在洪武时期,只要锦衣卫想调查一个人。
他当晚睡哪个小妾都能知道。
但唯独,调查李承德时。
手下禀告,查无此人。
这让朱元璋已经把李承德视为谪仙的存在。
而且朱元璋也派多名御医去看望朱标。
这弄得朱标有些莫名其妙。
还以为,自己这个爹,是在母亲去世之后,伤心欲绝,有些后怕。
但御医的诊治结果。
也让朱元璋大感惊奇。
朱标,内有虚火,如没过早发现,恐会引起风寒。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证明了李成德所言非虚。
朱元璋连忙下令。
御医24小时,监护朱标。
并第一时间,把朱允炆,叫了过来。
狠抽了几鞭子。
把半死不活的朱允炆,发配凤阳老家。
并昭告天下。
后世子孙,谁敢让朱允炆上位。
便是谋反。
这相当于给未来的朱棣,找了一个借口。
双保险,可让大明延续。
而朱棣的注意点,则与朱元璋不同。
因为他听到了一句,至关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李承德所说的一句话。
“平定汉王之乱。”
汉王是谁。
朱棣用脚指头都能想到,那就是他的二儿子,朱高煦。
一个整天满脑子想打仗事情的武夫。
没想到这个蠢货。
在朕死后,朱瞻基时期,竟然造反了?
老子苦口婆心的告知他们,朱家人不杀朱家人。
这王八蛋,怎么就是不听。
难不成,还想学老子的靖难?
而在朱元璋身旁的朱瞻基,也同样的听到了这句话。
他眼神微眯。
眼神之中的恨意,显露无疑。
哼!
我就知道二叔,肯定会反。
而就当朱家三人,心思各不相同的时候。
李承德再次略表遗憾道。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重不能视朝,命群臣在文华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镇。”
“同月崩于乾清宫,遗诏国家重务都由皇太后张氏处置。”
“享年36岁。”
“同年,‘大明战神’猪骑朕,华丽登场。”
朱家的所有人,都呆愣的愣在原地。
朱元璋率先反应过来,他眼神中紧盯朱瞻基道:“怎么?”
“才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