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自于一个叫小七的女孩。
:我分享一个高三同桌的故事。
从表面来看他也算得上是比较温和的一个男生,不是很调皮,也可能是都已经高三了,压抑了玩闹的天性。
我是个女生,我俩呢,同样是小班的借读生,到教室上课比较晚,所以阴差阳错就坐到了一起,这是相识。
不熟的时候,感觉他挺开朗的一个男生,每天下课跑出去玩一玩,学习吧,虽然有时候也会偷懒,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我们学校小班的借读生一般成绩在大班里面还是前几名吧,否则也很难跟上他们的学习节奏,说差距吧,还是有的。
后来,我俩熟络之后,就平常聊天中他讲到,自己是被逼着来小班的,他觉得大班上课也挺好,但父母不这样认为。
他自己其实内心压抑,高三本就是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他本身其实并不是压力特别大的那种,他的压抑感,来自于母亲。
他说,他的妈妈对他期望特别高,这也可以理解,父母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这都很正常。
但是,听他的描述来说,母亲的这种期待让他有种窒息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大姨家的表哥考的是清华,人嘛,最怕攀比,而虚荣心是很可怕的一种心理。
她妈妈自然也想让自己儿子上一个好大学,先不说清华北大这些一流院校,起码要是211吧。
然而,有时候过度的期待转变为行动就很可怕了。
他说有一次他过生日,同学送了一个游戏机,还是那种很老式的,就这拿回家还不到一天,就被妈妈发现收走了。
他的平板,手机,所有的电子设备,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就很少在他自己的手中。
甚至,之前他房间里面的台式电脑被挪到了他妹妹的房间,还嘱咐妹妹晚上锁好门,很明显怕他去玩。
更可怕的是,他父母晚上不关卧室的门,时刻关注他房间的动态,看他房间亮灯久了,就会问他怎么还不睡?不好好休息明天怎么能好好听课?天呐,这样的发问真的很令人窒息…
他是走读生嘛,每天骑电动车回家,有时候回去晚了,妈妈还会问怎么回来那么晚啥的,听他来讲,自由空间很少。
他还讲到其实自己也不是讨厌学习,只是不想被逼着学,尤其是这种方式。
他其实高一成绩还挺好的,学习起来也很开心,但慢慢的,在妈妈的日益“督促”下,成绩就开始下滑。我简直不敢相信,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父母。
我就说,你可以尝试跟她们交流,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会好一点。
男孩说,他也曾努力过,露出苦涩的笑容淡淡说道:但并没有什么用,此外,她们家客厅还有监控,而监控的摄像头对着他的房门。
我简直不敢想象,他是怎么用平淡的语气说出这样令人震惊的话。
后来,我们不在一起坐,再加上高三的题海战术,每天也都很忙。种种因素使我们聊天也很少,也就平时见面打个招呼。
但我听说后来,他高考没有考好,分数还没有过一本线,就回去复习了。
知道这样的结果,讲真的,我一点都不意外。
其实,我还挺佩服他内心的强大,能够还算乐观的活着,没有抑郁(表面来看确实是这样)
后来了解到他去了一所本科院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生活很充实,目前唯一的学业压力便是考研,得知这样的结果我还挺为他高兴的!
:学习的压力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自在外,环境,家人等,这是中国家庭存在的的普遍问题,希望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能够自己做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