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杨廷和的震惊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大明朝的官员们在暗中推波助澜。

文渊阁上,杨廷和一句话说完,全场懂事鸦雀无声。

刚才还在训斥杨廷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能保持镇定的刘健,此刻也是一脸的震惊。

谢迁等人也是一脸的震惊,他们猜过李木子的目的,却不知道李木子竟然把朱厚照送给他的那五万两银子,都送给了那些穷苦的平民。

不喜欢钱的人,他们也见过很多。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如李木子这样,如此的舍己为人。

尤其是杨廷和后面那一段话,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那就是重点!

……

朱厚照对北镇抚司镇守的锦衣卫李木子如此看重,锦衣卫的势力必然会大增。

如果锦衣卫能够彻底的改变他们的形象,那么,他们所做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加的合法,也会被所有人所接受。

“小人安能为之!”

“这是想干什么”

“李木子身为锦衣卫镇抚使,怎么会做这种事,他究竟图的是什么?”

“莫非真如谢公所说,他图谋不轨?”

一名大臣忍不住爆了粗口。

此言一出,刘健和其他内阁大臣们,都是皱眉不语。

谢迁却是老脸一红,说起这件事,他就想到了自己在李木子家的茅坑里……。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刘健的身上。

刘健沉默了一会儿,沉声道:“李木子是个正直的人,我想他只是出于好心,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

他的话,已经将这件事给解决了。

毕竟,他是内阁首辅,又是吏部尚书。

刘健此言一出,谢迁、李东阳、杨廷和三人皆是深以为然,他们并不认为李木子是真的要造反,只是在暗中猜测,是不是李木子突然得了这么一大笔钱,心里过意不去,却不知该怎么花,便将这五万两银子捐给了外城北城的贫民。

李木子一直都生活在外城和北城,自然知道北城的贫民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他才会出手相助。

不过,刘健等人一想起李木子随手就掏出了五万两银子,也是忍不住佩服,因为他们自问做不到这种大公无私的地步。

刘健看了一眼乾清宫,显然,他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淡定。

……

乾清宫

一名内侍走入大殿,附耳对着刘瑾耳语了一番。

刘瑾更是面色大变,满脸的不可思议,似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他小声地问了两个问题,在听到内侍的确认之后,就不再说话。

直到太监离开,刘瑾才反应过来。

谷大用等人,也是将目光落在了刘瑾的身上,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十有八九,就是李木子,也就是卫北镇抚司镇抚使。

即便是朱厚照,他也抬头看着刘瑾。

看得出来,他对于批阅奏章并不怎么上心,一直在等待李木子的消息。

“启禀皇上,锦抚司送来了一封信!”

刘瑾深吸一口气,平复着心中的震惊,颤声道。

“说!”

听得刘瑾语气一变,朱厚照神色不由得一肃,沉声道。

谷大用几个人也都竖起了耳朵,连刘瑾都在发抖。

刘瑾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很清楚,这老头最喜欢添油加醋。

可是,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但是,万一真的出了什么大事怎么办?

毕竟之前刘瑾的表情,他们也都看在眼里,谁不会察言观色?

“皇上,咱们大明出了一个好人,一个为民着想,为穷苦百姓着想的清官!”

刘瑾扑通一声跪倒在朱厚照面前,泪流满面,激动得热泪盈眶。

“……”

谷大用等人看着刘瑾那夸张的模样,都是在心中大骂,不愧是大伴,连自己都比不上这个老匹夫。

朱厚照眉头一皱,瞪了刘瑾一眼,道:“有话快说!”

“回禀皇上,我锦衣卫北镇抚司奉李镇抚使之命,用这五万两银子,换取了大批的米粮和其他日用品。”

“北镇抚司,奉李镇抚之令,倾巢而出,将所有的粮食,都运到了外城北城,分发给了北城之中的贫民。”

刘瑾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一开始听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再三确认,确然无虚。

现在,这件事情,可是传的满城风雨啊!”

李木子以五万两银子,换取粮食和粮食,是为了帮助外城和北城的贫民们,他的心中既是震惊,又是佩服。

毕竟,他只是个穷小子,不是穷人家的孩子,又怎么会自残到宫里去做太监呢?

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佩服,如此感动。

只不过不像表面上那么夸张而已。

谷大用等人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现在他们总算明白,为什么刘瑾在从内侍那里得到消息后,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了。

他们对李木子,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些太监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出身贫寒。

这也是大部分太监进入皇宫的原因。

朱厚照怔了怔,旋即叹了口气,满脸兴奋地道:“李卿,我就知道你不会收受贿赂,而且,你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所以,他给李卿的赏赐,就超过了五万两。

但李卿却用这笔钱,换取了一些米和油,分发给了北城的贫民们。

咱们大明,若是能有李卿这般为国为民,为国为民的良臣,何愁天下不兴?”

“恭喜皇上,恭喜皇上!”

谷大用等人在朱厚照开口之时,也都是跪倒在地,并且大声地呼喊着。

“传令下去,加李卿为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统领,都统御一军。”

朱厚照略一思索,沉声道:“赏三套牛头装,以及一柄上好的绣春刀。”

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想要晋升,根本不需要内阁的首肯。

只是他觉得李木子成为锦衣卫的北镇抚司镇抚使,也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功勋并不多,如果让他去做锦衣卫的统领,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