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剧本完成

走出大楼的余亦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的,他立时感到后悔。

自己为何会鬼使神差地走出器材室?

如果镜头被查出来坏掉了,很可能就是管理器材的学生来赔偿了。六千元对于学生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是深知这一点的。

想到这,余亦开始折返。

待回到器材室时,却发现只剩那名男老师在那里。想来刚刚这老师是来换班的。

余亦上前直接说道:

“老师您好,我刚刚还器材时忘了说了,我把镜头磕坏了。”

说罢他指了指不远处自己刚还的摄影机。

那老师拿起摄影机,有些疑惑地说道:

“我一进器材室,那名女生便主动说她碰坏了摄影机,已经赔偿过了。她也是刚走。”

这栋楼本就挺大的,并且有两个出口,容融可能是从另一个出口出去了。

余亦追问道:

“老师,请问她赔偿了多少钱?”

老师答道:

“六千元整。”

“那老师你有她的联系方式吗?”

“她好像是帮别人替班的,我也不知道这名女生的联系方式。

......

余亦从大楼再次出来,周围找了找,却没有发现容融的身影。

此时担心馒头凉了,只好往宿舍赶去。

一路上他还在想着这件事的不合理性。

就算自己曾给她的短片作业出过力,就算对方以为他家庭贫困,也不至于偷偷帮其付了六千元。

此时倒是有一种可能使得这件事变得合理,那就是,容融可能真的很有钱吧。他还记得当时她拍的那部短片,是自掏腰包花了三十万拍的。

只是一个普通的期末作业,还不是毕业作品,这个数字已经有些夸张了。

当然这不能成为自己不赔偿她这笔钱的理由。

回到宿舍后,在宿舍打游戏的崔胜看到余亦像看到了救星:

“哥你总算回来了。”

看到余亦还为其打包了一份青菜,连忙感激道:

“还是你心疼我啊。”

自己的宿舍是四人间,除了崔胜外,其余两人,一人是后来成为桑桑初恋的顾文志,以及宿舍长廖铭,大家管他叫廖胖。

在宿舍里,自己与崔胜关系最好,廖胖是一个老好人,顾文志则喜欢独来独往,与宿舍其他人关系不好也不坏,但是算不上亲近。

大一时顾文志还与其他人一同上课吃饭,后面认识了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后,便只是一同去上课,吃饭的时候则有了新的群体。

他留着长发,肤色也偏白。

不知道为何,虽然他是桑桑的初恋男友,自己对他的感觉却很平淡,也不存在什么敌意。

大概是因为他和桑桑谈的时候,自己也并不暗恋她。自己跟桑桑谈的时候,对方也早已跟她没了联系。

所以两者并没有谁对不起谁。

此时顾文志在上铺躺着看书,廖胖去洗澡了。或许由于胖容易出汗的缘故,这个人洗澡很勤,而中午洗澡,可以少点时间排队。

崔胜此时玩的游戏是LOL,不过他现在的电脑画面是黑白的。

“你替我玩一会儿,我吃个饭。”

余亦接手,等游戏里的人物复活。自己现在的游戏水平肯定是比崔胜强上很多倍的。

他现在玩的英雄是剑圣,是一场匹配局。

这时候的匹配局两边都没打野,是二一二的分路。看剑圣出装,想来是中单剑圣。

此时己方已劣势很大,余亦便不参团了,跑去上路吃线推塔。

因为不参团,队友便对其口吐芬芳,靠着多年打字的经验,余亦在跟他们的友好互动中也没有落入下风。

回头看了一眼吃饭的崔胜,假装随意地问道:

“你认不认识容融?”

崔胜交游广阔,其他系的同学也认识很多。

此时他显然有些饿了,边吃边含糊着回答:

“知道这个人,导演系的吧,很漂亮那个?”

“对。”

这个女生确实很漂亮。

他又问道:

“你有她联系方式吗?”

自己虽与其一起拍过作业,不过后来退群了,联系方式也没加。

崔胜疑惑地看着余亦:

“你该不会想追她吧?”

“不是,其他事情找她。”余亦立马否认道:

“那就行,不然我怕你受伤,不过她的联系方式,我可没有。”

“那你问那么多干嘛,小废物。”

两人关系好,因此这样称呼对方也没什么。

“你才是废......”

想要还嘴的崔胜,突然看到余亦在游戏里大杀四方,在追上最后一个敌人后,电脑里传出“喷他Q”的声音。

崔胜是把匹配当排位一样看待的,看到这一幕,他忍不住站起来兴奋地喊道:

“打得好啊余亦哥,我是废物。”

......

这几日他又去器材室了几次,依旧没看到容融的身影。

其余时间,他便专心于自己的剧本作业。

之所以此次如此重视这个作业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文学系系主任会亲自看这些作业,他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

他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一部电影。

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沪城的故事。

其实2012年以后,好的电影并不多,再算上已有剧本,这两年在筹备的,能选择的就更少了。

好在未来这些年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很可观。

而这部电影作为类型片,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放在大一的学堂上,简直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之前因为拉片对于这电影很熟悉,再加上自己本就有写剧本的经验,所以写起来还算顺畅。

他此次写的剧本,便是陈觉而导演的《消亡史》。

......

几乎赶在最后期限,剧本修改完成。这几天睡得很少的余亦先是去超市打印出这个剧本,随后便去王老师的办公室,亲自交给他。

一般晚交作业的同学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自己的剧本怎么修改都很难满意,所以拖延到最后一刻才交。这类学生还算是比较用心的,不过大多作业会虎头蛇尾一些。

开头尽力雕琢,后面由于缺乏时间修改就变得平常了。

而另一种,则是对学业不积极,作业也只是应付的类型。

在王老师眼里,余亦应该属于后一种。

印象里,这个学生上课经常迟到,偶尔也会旷课。对于班级干部,或者学生会这类的任选,也很少去参与。

这类学生每一届都有很多,通俗点来说,就是来混日子的。

王老师接过剧本后,拿在手里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于是他随手翻开两页看看。

按理说两页剧本应该是看不出什么水平的,但是余亦是按照写文学作品的标准去润笔的,在一众粗糙的作业里,就有些显眼了。

只是翻了两页,王老师便眼前一亮。

这个年龄的学生写剧本,年代背景几乎都是当下,而余亦的剧本,写的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故事。

而且还写出了一点岁月的味道,这难度不言自明。

在他想来,这剧本倒像是第一种情况,也就前面出彩一些。他特意翻到中间的位置,找了一场戏看了看,却发现这场戏似乎写的也有些东西。

此时他突然想到什么,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他终于明白自己感到奇怪的原因。

因为余亦此次交的作业不是短片剧本,而是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