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听了曹昂的话也是不由得有些沉默,他是小士族出身,自然能够明白士族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曹昂说的很对,既然决定终结乱世,创立太平那就要创立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王朝,而不是一味的对着士族退让,换取他们的支持。
可是话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啊,究竟何人能够完成这样的伟业?要知道自从光武帝重用儒士以来儒士、豪强、地主、门阀就已经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了,戏志才望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要向整个士族动刀子,不禁心里问道:“他会做到吗?他能做到吗?如果他也做不到那世间谁还会做到?”
曹昂见戏志才不言语,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继续说道:“戏公的才干我是知道的。戏公对于我父亲的忠心,我也是明白的。我只想问戏公,你愿意助我成就这样的伟业吗?”
戏志才不由得有些感动,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最能打动他们的是什么?金钱吗、美人吗、权力吗、这些都不是,最能打动他们的是一起要为之努力的理想。
刘备为什么能够打动诸葛亮,或许有人分析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二人都有一颗复兴大汉的梦想。刘备或许在成为汉中王后丢弃了这样的理想,但是诸葛亮并没有,他为了这个理想奋斗了一辈子。
曹昂至今都记得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道尽了自卧龙出山以来三十年的坚守,三十年的心血,三十年奋斗无一所成得无奈与痛苦。
戏志才此刻也不再多想,对着曹昂拱手说到:“臣遇明公,犹如鱼归大海,可以尽情游戏。遇公子,也是如此。公子的志向和明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今以后我戏志才全部的生命就交付给公子和明公了。”
曹昂也是拉住戏志才的手说到:“我父亲现在还只是稍有一些野心罢了,他现在恐怕还是想做大汉的征西将军。”
戏志才见到曹昂垂头丧气,不由地笑道:“时也势也,明公虽然现在没有代汉得志向,但是他也有一颗让士族收敛,让百姓富足的理想。更何况等到明公走到了一人之下的位置,就算是不代汉,手下的人也都会劝他的。公子不要心急。”
随即,戏志才戏谑道:“公子的地位连明公都不如,怎么会有这样大的野心?”
曹昂随即有些尴尬,总不能说自己从后世来,知道点历史走向吧。于是装模作样到:“皇帝啊,这个位置自然是充满了诱惑力,更何况如今大汉失序,犹如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皇帝曾说过:大丈夫当如是哉。”
戏志才当然能看出来曹昂回答的有多么敷衍,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的理想是一致的。戏志才也就没有在说什么。
过了一阵,曹昂突然问道:“戏公的身体似乎不是很好吧?”
戏志才睁开眼睛,无声地点了点头。随即无奈地笑了笑:“详的这身体太过虚弱了一些,现在不由得有些担心,详不知道哪天就没了,往后公子又该用谁来实现理想抱负呢?”
说完,轻轻的叹了口气。
曹昂知道历史的走向,也当然明白以后还会有郭嘉等人。但是这样的忠臣用一个少一个,你无法保证下一个还会有那么丝滑的感觉,你无法保证即便有丝滑之感,他的心还在不在你这。
咳咳,总之啊这个有用的人才一定要保护好,毕竟你做棋手,总不能手里没有棋子吧?
“戏公暂时不要担心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后人也必然会有继承你我志向的人。戏公现在该做的事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嗯。”戏志才不由得想到大夫说的十年之期,也是无可奈何地笑笑。
曹昂见到戏志才神情黯淡,不由得想起来了戏志才只有几年的寿数了,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
曹昂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戏志才说道:“戏公,我听说此世间有三位名医,一位叫华佗,一位叫张仲景,一位叫董奉。这三人的医学知识全都是经天纬地级别的,是可以比肩扁鹊得神医。
您的手里有商队,何不让他们四处打听这几位名医得下落,我们把他们请来,一来可以医治像您这样身体虚弱的臣子。
二来也可以培训更多的医生出来,这个天下旱灾、蝗灾、疫灾,年年不断,年年有灾。我们需要很多医生来挽救生命。
三来就是降低士卒得死亡率,很多士卒应为一些小伤而离世实在是可惜。”
戏志才一听也是神色一振,表示我会全力以赴的,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即为了自己,也救了大家。
曹昂也是笑笑,从死神手里抢人,医生爱干,我曹昂也爱干。既然普通的医者救不了这些积劳成疾的忠臣,那就换,换成更厉害的医者,换成神医。我曹昂就不信你们还会像历史上那样死去。
至于曹昂提的这三位神医,可能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在这个时代他们被并成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本就是曹操老乡,谯县人。按理应该是曹操的得力医生,但是很无奈此人想要做官不想只担任随身的医者,于是请假说妻子病了回家,但是回家之后不愿再回到曹操身边,曹操就对下属说你去看看是不是真病了,真病了的话赐豆子四千升,并且宽限假期。但是很无奈是假病,结果华佗就被曹操拷打致死。
三国演义上说是华佗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被曹操怀疑拷打致死。嗯,绝对是捏造事实。作为一个正常的医生他都不会对曹操这样多疑的政治人物说这样的话,即便这手术他做的十拿九稳。
华佗之死残忍吗,确实残忍。华佗虽说触怒了你,也罪不致死啊。只能说封建主义无情的铁拳太过无情了。
董奉此人还没有出生,这倒是曹昂搞错了,不过也没关系。
张仲景此人的名声堪比华佗,一本伤寒杂病论就足以将他的历史功绩凸显出来。
看到戏志才的脸色多云转晴,曹昂不由得开心起来。这点曹昂倒是和曹丕一个性子,对于喜欢的人才那是百般维护。不过曹昂可不会像曹丕那样小肚鸡肠。
不一会马车停了。戏志才拉着曹昂走进了院落,这是走过来一对小孩。曹昂笑道:“戏公真是有福了,儿女双全。”
“公子客气了,这男孩叫戏隆,女孩叫戏希。我有他们自然是福气,不过他们的母亲早亡,我也身体不好···。”
曹昂立马说到:“戏公你且放心,若是你不幸的话,我愿意以兄长之礼抚养他们长大。”
戏志才此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绝对不会是马麦皮,咳咳,说笑了。戏志才此刻就一个字,感动!非常感动!
“详,愿为曹家世代效忠。”
看着戏志才眼泪就要留下来,曹昂不由得心痛,说到:“我曹家也绝对不辜负戏公。”
······
之后两人也就是闲聊,这时候曹昂突然问道:“戏公,不知道你打算对这些匠人如何安排?”
戏志才没有多想,脱口而出:“将他们打散分布,绝不能使他们按照地域抱团。除此以外就是在东郡招募良家子弟作为学徒跟着他们学手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我们的工坊也就人才济济了。”
“嗯,这倒是一个良方,不过小子不才也有一些设想,还请戏公斧正。”
“公子请讲。”
“我曾听闻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还有一句是学徒三年,只做苦工。这两句俗语一是告诉我们传统的老师带徒弟效率太慢了,我们应该改变一下。”
戏志才来了精神,对着曹昂说道:“你且细说。”
“咱们应该设立奖惩制度,老师带徒弟,教会一个徒弟就要给他涨待遇,教会的徒弟越多待遇就越高。这是其一,其二吗。就是对工匠的技术有一个考核,技术好的给好待遇,技术差的,就是普通待遇。其三,以每个月为期限,一个月内出产的军械合格率高,数量又多,就给奖赏。出的差错多,就要扣钱。”
曹昂顿了顿,说到:“大致就是这三条,不知道你怎么看。”
戏志才听到这些建议,不由得赞叹道:“公子的才略不下于明公啊,这些都是好办法。”
看着戏志才兴奋的模样,曹昂表示自己前世虽然不是资本家,但是也被资本家剥削几十年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这时候管家进来,对着戏志才说道:“老爷,该吃药了。”
戏志才此刻很是高兴说到:“好好好,我这就喝。”转头有对曹昂说道:“稍等一会儿,咱们就去工坊,向大家宣布这个消息。想必他们得知这些消息也会很开心的。”
曹昂笑而不语,确实虽说这一套也是有剥削的意思在里面,但是远比现在的工作制度有吸引力,更能够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
真是没想到,军械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这一套操作下来绝对是经典,玩弄诸侯于股掌之中,以后立国修史一定要大写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