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戏志才

  • 修魏
  • 淮东乡民
  • 3126字
  • 2023-11-26 09:49:28

我是戏详也可以称呼我为戏志才,本是颍川人氏,后来为避灾祸去往荆州。

今年已经是是初平三年,大乱数年来,我已经是三十二岁了,寸功未立,而年岁却一天比一天增长,心中焦急万分,遍观天下英雄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命之主。

这几年来天下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即便是家乡颍川郡也遭了灾,想当年颍川郡人口足有二十六万多户,一百四十余万人。可是这十几年来旱灾,洪水,蝗灾,黄巾起义接踵而至。人民颠沛流离,更有甚者易子而食,路边的野狗不知道啃食的是人骨还是兽骨。

总之一天都不得安歇。现在的颍川郡还不知是不是曾经的样子?大汉呐,你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要让百姓遭受这样的苦难?

“老爷”就在戏志才心中愤愤不平的时候,下人叫醒了他。

“怎么了?戏旺。有什么事吗。”戏志才迅速的恢复了情绪,整理好衣衫,迈着四方步走上前去。

那位名为戏旺的仆人恭敬地说道:“老爷,有一封信件传来,说是需要您亲手打开。”

这个要求倒是让戏志才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是哪位故友还想着我?只见戏志才接过信件,拔掉信上的封泥,仔细看了看封泥上的印信,不由得大喜,竟然是老乡里最有名气的荀文若荀公的来信。

戏志才兴奋的说道:“送信的人呢?还有没有说些其他的?”

“回老爷,送信的人只说请老爷看完信,快点回信他好回去复命。”

虽然荀文若没有什么特殊的交代,但是丝毫不影响戏志才此刻的心境,于是平静的说道:“去告诉那人,我看完后就回复信件,你让那人稍待会儿,给他准备些酒肉好好款待一下他。”就在戏旺准备去办这件事的时候,戏志才叫住了他:“等等,旺啊,你可知他是哪里来的人?”

“回老爷,这倒是不知,不过听口音像是兖州那边的。”戏旺恭敬地回答,虽然摸不着头脑老爷为何有此一问,但它也没必要搞清楚不是嘛?这个家有老爷在就行了。

“嗯,你下去吧。”戏志才最终让戏旺去办理下面的事了,“兖州?荀文若啊荀文若,你怎么会到了兖州?那刘岱,王肱,张邈这些人有哪个值得你追随?”

戏志才不明白,即便是自己的文采谋略不如荀文若,也不至于连兖州那大大小小的土皇帝的嘴脸也看不明白,若是真有成大事的,自己不早就闻着味赶过去了吗?戏志才顿时觉得手里的信似乎不香了,但是他还是决定打开看一看。

须臾之间戏志才便是看完了,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交代一下荀文若自己现在在曹操那边上班,希望戏志才你也能来,咱们颍川老乡互帮互助一起帮着曹老板的公司做大做强最后上市,曹操这人你别听别人胡说,虽然出身不好,是个宦官家庭。但是他文采好,谋略极为厉害,是个心怀天下心怀百姓的大汉好官员,可比那个河北的袁本初厉害多了。若果说谁能够终结乱世,那必然是曹老板了。希望戏志才老兄别犯糊涂,抓紧过来上班,好处多多的,立功的机会大大的。

戏志才越看越皱眉,“没想到我这才在荆州待了些许时日,中原竟然出了这么一匹黑马。就连荀文若都如此夸赞。王佐之才,你是找到那个能够用你的王了吗?可是你未免也太过理想了吧?

这大汉还有何必要去救?自汉顺帝以来,国势日退,宦官外戚争相弄权,主少则国疑外戚当政,长君则昏庸,宦官当家。简直是无限死循环,成俄罗斯套娃了都。依我看这大汉不救也罢,不过这曹操必是一代人主,不不不,是一代雄主。就如同你荀文若在信里说的终结乱世必是此人。

虽然戏志才不认同荀彧匡扶汉室的理想,但是他认同你荀彧的眼光,给自己找的老板必定是最出色的那个。

于是戏志才将戏旺唤过来,“戏旺,你去告诉信使。就说我戏志才这就举家搬到东郡去,希望荀公不要嫌弃我才好。”

听到这话戏旺大惊失色,“老爷,你不是说这天下乱了,一时半会不会有明主,想要在这荆襄之地修养几年,等待明主或是天下太平的嘛?”

“哈哈,不必再等了。我的明主已经出现了。”戏志才舒畅的笑着,同时记起了什么:“旺啊,你给那信使一些钱财,不要让人家白跑一趟。”

“唯”。戏旺恭敬地下去,戏志才伸展自己的腰肢,不由地放声大笑:“这乱世,我建立功业的机会来了,我要彻底改变你。”

几日后荀彧接到信使的回信,“回长史的话,那戏志才先生说了不日就会到来东郡,希望长史不要嫌弃他。”荀彧听后不由得笑了,不愧是自己看中的男人,这戏志才果然豪放不羁,敢想敢干。此人与明公合作必定是相得益彰。

又过几日,戏志才的车马来到了鄄城门下,戏志才拉开帘子望着胚土的城墙,不由得露出了笑意,这曹公的治下果然是一片生机勃勃,一路上很少见到流民啊。来到城门按理下车检查,不料却见到荀彧在此。

“志才兄,别来无恙否。”

听到熟悉的话语,戏志才顿时明白是荀彧过来接他了,“哎呀,原来是文若兄,都是志才得不对,竟然让你亲自来接我。”戏志才一转身便见到荀文若的身影,不由得大喜但是更多的是感激。

“文若兄,你在曹使君此处当差,还能想着兄弟,实在是让我感动,你放心吧,此生必然竭力辅佐曹使君,不会给咱们颍川老乡们丢脸。”戏志才拉着荀彧的手,激动地说道。

荀彧淡然一笑,“你戏志才的本事我是知道的,有你辅佐明公必定是如虎添翼,好了快快进来吧,住处我都已经为你安排好了,明日一早就带你去见明公,今夜咱们两个就好好把酒言欢。”

傍晚,荀文若先生早早地下了晚值,这倒是令众人很是神奇。平日里这位荀先生可是严格督促他们这些小吏,不把工作做完做严谨都不会放他们回去。可是今天不同,不仅自己早早地下了晚值,还嘱咐他们今日可以早回家,好好休息。

什么?工作没做完,没事明天接着干就行了,今天已经努力工作过了呀。

虽然荀文若先生很是奇怪,但是各位小吏们不会在意这个,他们只知道今天可以好好休息了。

“文若兄,没想到你如今到了曹使君这里,还当了他的将军府长史。看你的样子也是风光无限啊。”戏志才若有所指的说到。

“使君天性淳朴,不计小节。你只要在明公这里好好努力,奉献自己的才华也是能够得到我如今的地位与风光。”荀文若饮了一口酒,继续说道:“志才兄,我知道你想要知道什么,无非是曹使君是否如我信中描述那般优秀足以担当中兴汉室大业,那就听我细细说来吧。”

戏志才听到这里也是安静下来,虽说自己不认为汉室还值得复兴,但是何必扫荀文若的兴呢,时势造英雄,等到这位曹使君真有问鼎九五的时候,你荀文若还能阻止的了曹使君的野心?

伊尹霍光的故事听着都凶险,何必要去效仿他们给自己的家族增添祸患呢?这些想法戏志才都不会说出来,他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个听众就行。

荀彧细细地说着,戏志才则是安静的听着。

荀彧之前是去袁本初那里上班,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荀彧发现了袁本初公司的隐患,原来本初先生的公司家大业大,河北人才,南阳人才,颍川人才等等可以说在四世三公的大招牌下很多天南海北的大才都被吸引道本初先生的周围。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难免会有刀光剑影,人情世故。

河北本土人才与外来的南阳派系,颍川派系已经有互相争斗邀宠的苗头。可是他袁本初不仅不抑制这种苗头,反倒积极与平衡之术,放纵这些贤才互相争斗,这不是明主所为。

所以即便他袁本初现在气势磅礴,大有吞并河北效仿光武皇帝一统天下的气势我也要离他而去。只因为他一旦得势便会置汉室宗庙于危难之地,更何况刚刚也对你说了,他纵容党争,热衷于权术,必定会败亡的。

反过来观看曹使君,不仅文才武功放眼域内是一等一的优秀,依我看绝不下于袁本初,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中兴大汉的心,当年诸侯讨董,大家逡巡不前的时候,他奋力西进,虽然在荥阳被西凉大将徐荣歼灭,但是这一仗足以让这些高官厚禄者汗颜惭愧。

更何况曹使君身边缺乏谋主,身处兖州可是兖州本土士人投效很少,这正是我们这些颍川贤良的用武之地啊。

荀彧的这些话可以说的上是掏心窝子了,戏志才明白了,只有曹使君才能让咱们颍川士人在这乱世吃最肥的肉,啃最香的骨头,或者用两句后世人都懂的话:要想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就得紧紧团结在以曹使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身边以及曹使君的事业运就是咱们颍川老乡们的事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