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忆往昔三

  • 修魏
  • 淮东乡民
  • 3395字
  • 2023-11-17 10:51:58

“他们这些人都是为王前驱之人,甚至那张家三兄弟也是如此。这乱世不死够一定数量的人,人心是不会安定下来的···”

曹昂看到曹操如此言论不由得心痛了一下,沉声说道“父亲,为王前驱者不能够白死,孩儿有一事请求父亲答应。”

“你说吧,咱们父子之间何必如此客气。”

“孩儿想请父亲,以天下苍生为念,不管您愿不愿意当这个王,咱们都要结束乱世,给百姓太平。”

“这是自然。”曹操毫不犹豫地说到。

曹昂有些沉默,这乱世不死够一定数量的人,人心是不会安定的这句话反复因绕在耳边,这就是一句魔咒,曹昂不愿意相信这句魔咒!乱世生命之所以不重要那是因为这些军阀只知杀掠不懂建设,乱世之所以人心不安定那是因为这群乱臣贼子窃夺了皇权独享的美味不甘心放手,都想着坐一坐龙椅罢了。

归根结底不是百姓生命低贱,也不是百姓不想着太平盛世。而是这些手握权力的乱臣贼子不甘心失去权力。就以西凉大大小小的草头王来说吧,马腾马超父子,曹操对之不可谓不厚,招来马腾入朝为官,许以封侯。又想找来马超在手底为将,可谁料哪怕是许以徐州刺史之位他都不愿意归来,反而第一时间竖起反旗对抗曹操。为了自己当土皇帝连自己的亲爹都不要了。

诸逆臣皆当死去!

曹昂觉得只要自己再努努力,只要曹操少干点屠城之事,只要奉迎天子之后作以表率封赏爱护百姓的官员,重重惩罚残害百姓的军阀足以让这乱世少死一点人。曹昂相信只要做到这些别的不敢多说至少人口不会低于两千万。如此一来经过百年的修养生息,人口滋生繁衍绝对不下五千万。如此人口面对五胡之乱中原王朝便可以游刃有余。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实施成功必可使国祚绵长,也能够使得五胡不会暴动。当然现在还不成熟,还需要以后细细琢磨。

所以曹昂到现在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小目标:其一,劝解促使曹操放弃以屠城迫使坚城投降的习惯,这是给咱老曹家积德。其二,在二十年内也就是一代人左右的的时间统一华夏,让老曹的魏武帝之名成为实打实的谥号而不是追封。其三,当统一之后确保人口最低不要低于两千万,这个有点难只能尽力而为。其四,用父子孙接近三代人的时间抚平汉末创伤,给百姓一个不低于文景之治的太平岁月。其五,打击世家豪族,使其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堵塞寒门子弟上升通道,曹昂可不愿意以后的魏家天下也像历史上那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至于说连根拔起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只能交给后来人去努力。其六,团结有才之士尽收天下士子之心,也就意味着与世家豪族有竞争有合作,毕竟这个年代世家豪族掌握了知识的密码。

曹昂短暂的沉默,已经给自己列下了多达六条的目标,欲戴王冠必成其重!不如此老曹家这位置坐不安稳,迟早还会被司马家取代。想必老曹也有过类似的思考,王夫之写过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曹操也是想要一统华夏再受禅登基,开创魏家天下,只可惜天下十三部州老曹只拿到十个左右。没办法只好一辈子做汉臣,死后也只能做周文王那样被追封的皇位。

曹操看着曹昂沉默的样子不由地笑道,你这小儿怎么为父的故事不精彩么?曹昂一下子回过神来笑道:父亲你的故事很精彩,我都开始深思其中的人情世故了。这句话把曹操逗得发笑起来。

你这孩子,不愧是我的种,明明是发呆却还说什么深思其中道理的话。曹操表示你这些都是我当年玩剩下的,说着给自己夹了口菜。曹昂尴尬地笑着,为曹操斟了杯酒。

“丕儿,为父刚刚讲到哪里了?”曹操坦然喝了曹昂斟的酒,向曹丕发问道。

曹丕娇声说到,父亲你讲到黄巾军了。

曹操的回忆又开始了,经过年久的厮杀黄巾起义的高亢势头被打压下去,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小股部队。于是我被升做了济南相,到了济南才发现这里的吏治极其腐败,民间多有祭拜乱七八糟的神庙,于是我惩办吏员,一口气免去了十分之八的长吏。

你们父亲我早年读书有一个心得那就是为官当先会知人善任,人用对了做什么事情都会轻松很多。我免去了这么多的吏员,空出了一大批的位子,我亲自一一审核,提拔那些想干实事作风清廉的吏员,用好了人我便开始针对民间风气进行整顿,你们不要以为他们只是祭拜那些乱七八糟的邪神,那样顶多就是损失点钱财罢了,其中有的巫师甚至要活祭小孩,这实在是不可忍受,于是我命令军兵捣毁寺庙,抓捕巫师。一时间可谓清风拂过济南郡,带走了大大小小的魑魅魍魉。

后来啊我就到了京中担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这时候啊朝中还是大将军何进担任辅政大臣,宦官中则是十常侍为非作歹。袁本初劝何进诛杀宦官,谁料何进优柔寡断,听信其妹妹何太后之言迟迟不肯下手。

袁本初见此局面,竟然提出招来外地军队进京威吓何太后与十常侍,为父我一下子便看出这是一条毒计,一旦实施失败便是天下大乱的局面。于是劝诫何进,杀十常侍不过几十个兵丁就可以做到,何必要找来外地的虎狼之师呢。

面对为父的劝诫,众人哈哈大笑,说到为父出身宦官家庭是不是想要手下留情啊。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年轻时候的我多么可笑,想要融入的群体竟然是如此排外,想必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为父的人头就要献给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斗争漩涡中了。

曹昂听到这也是明白了,曹操并非如后人想想那般不在乎出身,而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努力都遭到碰壁才最终醒悟,什么狗屁出身,我曹操做自己就好。

为父当时十分的心灰意冷,可谁料惊天的变化来了,十常侍将何进骗入宫中杀了!紧接着袁本初与袁公路两兄弟带领兵丁攻入城门屠杀宦官,一时间整个洛阳皇宫尸横遍野,三千多名宦官都死了啊!

与此同时外镇的董卓带领着西凉兵来了,丁原带着并州兵也来了。说来也是好笑,当时董卓手中并没有多少部队,趁此时本来可以驱逐董卓如此一来便是大汉中兴有望。可是满朝文武都被这个西凉来的土包子骗了。

董卓为了给自己壮声威,于是夜里把部队调出军营,白天当着众人把部队调入军营。如此竟然吓到了满朝文武,大家都以为西凉兵正在源源不断地开进到洛阳。于是也就有了你们看到的董卓擅权,袁氏兄弟和众多名士逃离洛阳。

其实为父说董卓土包子,一点都不算错,他虽然一开始计谋得逞,把持了朝政。但是这些士族都是藕断丝连,于是有不少名士表面上给董卓进言献策,实则给他挖坑。最大的坑就是竟然把关东的众多职位分赏给这些离京的名士,就好比袁绍的渤海太守,韩馥的冀州牧,张邈的陈留太守,以及为父的骁骑校尉还有很多。

但是为父并没有接受这个官职,因为为父早就看出来董卓不是长久之人,以后必然会遭遇失败。于是我潜逃出城想着回到老家,招兵买马等待时机,可谁料路上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亭长捉住,送到了县里。还好县里主事之人也看出董卓非长久之人,于是私自放了我。遭遇此事之后我是一路上都在害怕,竟然······

也许是天意吧!曹昂觉得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不管是误杀也好,还是吕家想拿曹操邀功,曹操自卫还击也罢。曹操都杀了他们,这是一辈子都抹不掉的污点,没办法即便是自己在逃亡路上遇到这么一家人,不管是像演义里那样磨刀是为了杀猪宰羊,还是其他什么情形自己都会有过激行为。这不是给曹操洗白,而是事实如此。

曹昂看到曹操声泪俱下,不由得心酸。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乱世死人是难免的,可是死的人是自己的知交好友,而且还是自己杀的。这实在是狗血,对狗血。曹昂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事情。

过了一会儿,曹操情绪平静下来,继续说道回到谯县,散家财,招揽了不少的人马。谁料黄琬,也就是当时的豫州刺史竟然要捉拿自己,把自己当作反贼处理。没办法,曹操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爷爷退休老干部曹嵩带着曹操几个弟弟曹绍、曹玉和曹德等远遁徐州琅琊。自己则带着一家老少随军行动。

可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曹操的知交好友张邈成了陈留太守,于是曹操立马带着家兵投奔张邈,张邈此人虽然是名士,号称八厨。但是他不知兵!正好曹操懂军事,于是张邈也就接纳了曹操。

当海内的名士纷纷得到朝廷任命的官职后,纷纷调动自己手下的兵马。联合讨董!曹操以为大家都和他一样心怀汉室,想要战胜董卓。但是可笑的是这些人,根本不这么想,联军诸侯会盟时竟然让一个小小的郡功曹担任祭祀的主持。

可笑!如何不可笑?一群州牧刺史太守不上台面主持,竟然让一个小小的功曹主持讨董会盟。曹昂心里笑着,想到了刘濞的那句时无英雄竟让如此小儿逞凶。大概是当时人们还是淳朴的吧,祭祀的檄文里有类似赌咒发誓的内容,大家都不太敢欺骗上天,所以推出了一个替死鬼。

不知是宿命,还是因果。又或者只是历史的讽刺。十八路诸侯(虚数)最后只有当时一心为大汉的热血青年曹操没有横死,得了善终。檄文里的咒誓很灵验,所以大家没事别老发誓,尤其是自己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