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判案
- 我,潘金莲,灭掉梁山当女帝
- 绿鲤鱼红鲤鱼
- 2085字
- 2023-09-09 23:53:11
看到金莲在门口,武大郎朝她举举手里的东西,满脸笑容:“我买了酱牛肉。本来还发愁去哪里买鱼,说也巧了,正好有打鱼的往狮子楼送鱼,我拦下来,买了条大草鱼。”
一副幸不辱命的模样。
也是,金莲还是没能摆脱现代思维,下意识就认为想要什么东西,直接去买就能买到。
北宋这个时代,可没有商超菜市场,买到鱼要靠运气。
金莲笑着点点头,向前走了两步,把鱼接过来。
其实也不一定要鱼,只要活物就行,鸡鸭也可以。
武大郎既然买到了鱼,那就用鱼做实验吧。
担心草鱼干死,武大郎小跑着回来的。
现在草鱼还活着,金莲把鱼放到木盆里。这鱼的生命力还挺顽强,入水一会儿就又生龙活虎了,一看就是就自我管理意识极强的好鱼。
“饭我已做好,咱们吃饭吧。”
一大早就起来卖油条,卖完后又高强度锻炼,金莲此时还真饿了,饭量大增,吃的比武大郎都多,看的武大郎直发愣。
饭后,武大郎去发面,准备明天的面团。
发面,只要提前留出一块面曲就够用,武大郎以前做炊饼也要用到面曲,不用担心发面发不好。
金莲看武大郎一个人弄这些绰绰有余,也就没有再管,去睡了个午觉。
睡了大约半个小时,金莲醒了。
每次睡醒,金莲总会有片刻的恍惚,才会清醒认识到,她确确实实是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和武大郎招呼一声,她出了门。
阳谷县是附近最大的县,十里八乡的乡亲百姓们,购置物品大件,都会来阳谷县城。
所以阳谷县非常繁华,哪怕是下午,路上也有不少的人。
金莲慢慢踱步街上,看着满眼烟火气,心想到顶多再过十几年,这里就会沦陷在金兵铁骑之下,不由暗暗叹气。
得尽快发展起来啊。
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
她循声望去,发现声音来自王婆的茶馆之中。
有人来砸王婆的场子?
金莲果断走过去瞧热闹。
走近才发现,王婆的茶馆门前,赫然摆放着一个棺材。
出人命了!
潘金莲的身高在古代算是较高的,她越过前面人的头顶举目望去,看到茶馆里有明显对峙的两拨人。
其中一拨大都穿着孝服,为首一个中年男人正在茶馆内对着王婆破口大骂。
“恶妇”、“老虔婆”、“腌臜泼妇”、“老不死的坏事做尽”等骂声不绝于耳。
茶馆内桌椅东倒西歪,显然是被打砸了一通。
另一边是一群壮年男人,看着流里流气,当中则是王婆。
王婆也丝毫不让的回骂,骂的更是难听,都是“XXXX”、“XXX”、“XXXXX”等和生殖器官有关联的,正经网站无法显示。
显然这是王婆干了什么,人苦主找上门。
金莲心里推断。
旁边有人叹息。
“陈家汉子也真是命孬,媳妇偷人被抓住,脸都丢尽了。以后怎么抬头做人。”
“听说是王婆这狗东西牵的线。”
“肯定是,要不老陈家的人来砸她茶馆。”
“王婆的儿子来的真快,老陈家人刚砸店,这狗东西就领着一帮泼皮来了。”
“老陈媳妇那么老实一人,来茶馆做工没多久就出这事,这要是和王婆无关,我吃屎。”
金莲忍不住看了这人一眼,北宋竟然就已经有骗吃骗喝的了。
听着周围人的话,她大概的了解是什么情况了。‘
陈家媳妇出轨,被发现自杀。陈家认为是王婆撺掇,陈家媳妇的死王婆要负责。
她相信真相就是周围人偷偷议论的。
因为如果她没有魂穿潘金莲按照原剧情发展,潘金莲也会在王婆的挑动蛊惑下走这一步。
这个老太婆,真是坏事做尽啊。
两边叫骂还在继续,穿孝服的一方气势和人数都比不上那帮泼皮,逐渐的被推搡出茶馆。
这时,后面突然传来几声呵斥。
“怎么回事,都别动!”
“都老实点!”
一群衙役带着杀威棒跑了过来。
为首的身材高大,一脸络腮胡,就是他及时喝止了双方的冲突升级。
以金莲的眼光,如果两边真动起手来,陈家的人肯定要吃亏。
“刘都头,哎呀刘都头你可要为我做主啊!”王婆出来呼天抢地。
刘都头皱眉:“闭嘴!”
他声大如雷,一下镇住了王婆,其不敢再撒泼。
陈家中年男子过来,扑通跪倒:“都头老爷,贱内死的冤啊!”
“你也闭嘴!”刘都头喝道:“我只是都头,不是县令老爷,有事去衙门说,不要在街上闹事!棺材抬走!”
这人看着一身正气,但行事也是滑不留手,麻烦事坚决不沾。
陈家人低声商量几句,便要拽着王婆去衙门见官。
王婆却也不怵,一行人朝着衙门而去。
衙门审案,有公开审理和闭门审理两种形势。
今天这个案子,肯定是要公审了。
一群人呼啦啦也跟着去了衙门。
金莲也跟着一起去,北宋官府怎么履行审案程序,她也想了解。
到了衙门时,陈家击鼓鸣冤,衙门有人出来受理。
群众要求旁观。
很快,公审的命令下达,想旁观的人,被引导着进入了衙门。
这一切对金莲来说都是珍贵的经历,她用心观察着一切。
知县李怡亲自审理此案。
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部门众多职责分明,有专门的法院公安局。
这些活,都是知县来干的。
事情说简单也简单。
陈家的妇人和一男人偷情,被发现,妇人羞而自杀。
男人逃走不知所踪。
妇人在王婆茶馆做过工,死前曾言是王婆创造机会让两人相识。
但她提供的男人身份查无此人。
王婆则坚称她并不知此事,完全是冤枉,要求陈家加倍赔偿损失。
陈家无法提供充足证据是王婆蛊惑陈家妇人红杏出墙。
最终,王婆全身而退。
但知县李怡也没让陈家赔偿损失,和稀泥道毕竟陈家死了人。
知县一个下午就完结此案,对于最终结果,陈家和王婆无奈都接受了。
旁观群众也吃足了瓜。
只是最终的结果,所有人都不满意。
金莲全程旁观,对知县李怡的行政水平有了基本判断。
昏官啊。
她看着走出县衙逐渐得意洋洋的王婆,眼神愈发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