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吾一人在,纵十万人不可踏足关内半步(求推荐求收藏)
- 红楼:她们都说我是好人
- 壶中日月柚里乾坤
- 2173字
- 2023-11-19 09:04:20
凌川城下高丽人的进攻还在继续,登上城楼的敌人也越来越多。
曹铮不停的挥舞着手里的长刀,眼前血肉横飞,断臂残肢很快便将城头上堆了一层。
身边的凌川城守军越来越少,而先前原本登上了城楼的守备甄应仁,此时也不见了踪影。
不过,此时的曹铮根本顾不得这些,因为他正在应付着一波波冲杀过来的敌人。
看着敌人在眼前成片倒下,他感觉自己整个人正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浑身上下充满力量。
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强。
对,就是那种感觉,浑身被力量充斥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敌人只是被他用长刀劈翻。
到后来,长刀只要一接触到敌人,对方立马被砍飞出去好几米远。
眼看长刀被砍得卷刃了,曹铮干脆扔掉了刀,直接赤手空拳对敌。
蜂拥而至的敌人,犹如人形沙包一样被扔下城楼,随即便一命呜呼。
而曹铮的战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增强着。
如此诡异的场面,很快就引起了敌人的注意。
他们下意识的重点照顾曹铮这边,箭羽,兵刃,各种武器不断的往这边招呼过来。
然而,面对这一切曹铮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将这些东西都送还给了他们。
尽管如此,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凌川城的守军还是迅速死伤殆尽。
到后来,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干脆都围拢到了他们的主心骨曹铮的身后。
在他们的眼里,眼前的这位把总大人强得实在太过离谱,举手投足间敌人就被干飞了一大片。
这实力,完全超出了人类认知的极限。
这一刻,曹铮在他们的眼里已然宛若战神。
而发现曹铮离谱的不仅仅是他们,前来进攻的高丽士兵面对这样变态的存在,也已经有不少人萌生了退意。
要不是被身后的将领逼着往前冲,他们根本不想上来送死。
然而,他们即便换了一百种姿势一波波冲杀上来,但最后的结果都是被摔下城楼,脑浆四溅。
敌军的将领看到这一切,气得直撮牙花,可偏偏没什么办法。
箭羽不能伤,刀枪不能近,战力还如此恐怖,这样的人物简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敌军的死伤在不断扩大着。
当城中的一声鸡啼声响起,浑身浴血的曹铮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城楼之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从接敌之后便消失了的凌川城守备,甄应仁。
此时的他,身后站着一大群人。
他们有老有少,甚至还有妇人,皆是老百姓的打扮,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兵器。
菜刀,锄头,镐,擀面杖,猎叉,当然,还有从死人堆儿里捡来的依旧血迹未干的兵刃。
看到这一幕,曹铮的眼圈有些湿润了。
这些人都是城里的百姓,而此时,他们都成了护卫这座城池的战士。
曹铮并未多言,只是深深的看了甄应仁一眼,随即从一旁操起一把染血的长枪,孤身一人杀下了城楼。
离开时,他只留给守备甄应仁一句话。
“带大伙儿守住城门,城外的敌人交给我!”
片刻之后,城外的敌军之中,犹如投了一枚炸弹一般,瞬间便被杀出了一片方圆十余米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之中,只要有人胆敢靠近,绝对有来无回。
虽然已是天明,但凌冽的寒风依旧如刀一般割在脸上。
不过,此时曹铮胸膛之中却热血沸腾,他手里的长枪化作一条游龙,在敌军阵中划过一道道残影。
血肉横飞,尸骸遍地,他以一人之力,独面城下的一众敌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红白相间的大地,曹铮总算在万军之中看到了那个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人。
那个人身披红色战袍,一身金色盔甲,胯下是一匹膘肥体壮的黑色战马。
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群披坚执锐的亲卫。
这些亲卫,都下意识的护在他的身前,害怕身后的这位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看到那人的刹那间,曹铮动了。
他手持长枪,如一道流光般向对方冲去。
所过之处,残肢横飞,人头纷纷滚落,倒下了成片的尸体。
看到这一幕,那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下意识的想要勒马回疆后撤,而身前的护卫也迅速向曹铮所在的方向挺进过来,试图阻止他的进攻。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最终都是徒劳的。
曹铮一人一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穿了敌阵。
倏然间,长枪“噗”的一声洞穿了那个人的金色铠甲,将他整个人用枪尖挑了起来,随后带着对方鲜血淋漓的尸体全身而退。
看着这一切,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这,根本不是人!
这简直就是杀神!
简直就是从地狱中走出来的恶魔!
太过可怕!
当曹铮再度立在了城头时,枪尖上已经挑着敌军首领的尸体。
望着城下面面相觑的敌军,他目眦欲裂的厉声狂吼。
“尔等记住,吾曹铮一人在,纵十万人不可踏足关内半步!”
那声音,震耳欲聋,宛若万钧雷霆凭空炸响,让城下的敌军听得心惊胆寒。
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但这样的存在,他们自问从未遇见过。
尽管不甘,但高丽人的军队还是很快如潮水般退去。
而就在这时,距离凌川城数十里的关外,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整装待命。
当他们看到败退而来的高丽残军时,二话不说直接就选择了后撤。
这支大军,正是驻守关外的十万铁骑。
其主帅赵之柱,乃是太子一党坚定的支持者。
不过,眼看高丽军队溃败,这位镇守东北的将军知道事有不可为。
这样的情形下,撤回驻地继续观望是最好的选择。
至此,凌川城的这一场危机就这样凭借曹铮的一己之力化解了。
守备甄应仁见此情形,立马是大喜过望。
统计了战果之后当即就写了奏折,派人连同高丽人首领的人头和身上搜出来的印信一同送往了京城。
奏折之上,这位凌川城守备将曹铮忠勇护城,一人独战万人的壮举描写得详尽无比。
在他的笔下,自己的这位部下简直就是战神再世,有千人难敌,万夫莫当之勇。
就连曹铮本人看了这道折子,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
当然,为了给甄应仁制造调回关内或者加官晋爵的机会,在曹铮的强烈要求下,也在折子里添加了不少守备大人带领军民共御外敌的感人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