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刍狗

召府,别院。

院子内摆设极其简单,一张圆石桌,不见凳子之类的东西。

他迟迟未出现,在场众人不免得有些焦急,开始议论纷纷。

严士进没有参与进去,他对这些人的想法洞若观火,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要面对什么,还幻想着自己回去之后的事情。

你要说他们天真,那可就未必了。

很多人就是靠着这一点点的希望才能坚持到最后的,如果这时有个人出来打碎他们的幻想,告诉他们不可能再回去了,恐怕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有的人明明很清醒,却装作睡着了。

有的人睡着了,却以为自己很清醒。

郭昌新之前的想法和他们一样,都以为自己此行顺利,任务圆满完成可以回去了。

却不想想自己是什么原因才到了这里的,这根本就不是一次简单的护送任务。

难听点说,他们这些人都是别人眼里的弃子。

他不禁有些同情和可怜,一半原因是看到了之前的自己,被蒙在鼓里的人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现在谁又知道呢?

召知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他刚刚被惊鲵教育了一下,稍微耽误了点时间。

他重新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这才大步朝这里走来。

众人见到他人来了,都停下议论扭头看向他。

“大家还记得吗?”

“我说过到了南郡要送你们一场富贵,我并没有忘记我说过的话。”

“如果你们相信我,我保证你们所得的会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你们中或许有些人听过奇货可居的故事,他现在成为了大秦的相国大人。”

“现在,是你们选择的时刻。”

“愿意继续跟着我的人,请留下来。”

“不愿意的人,现在可以拿金子离开了。”

“一人五金,诸位请开始吧。”

召知直接开门见山的告诉他们,自己承诺过的大富贵很快将要兑现了。

可惜他第一次画饼,没什么技术含量,听上去并不能吸引他们,这个饼对他们来说太大太虚了,眼前的金子确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大部分人一年的总收入都不到一金。

这相当于是他们好几年不吃不喝的收入了,果然是没白来一趟,金灿灿的光芒迷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真想立刻就将它们收入怀里。

有了这笔钱,自己的家人就能好过很多了。

说不定,儿子娶媳妇的钱都有着落了。

很快有人意动,第一个站了出来。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粗略地数了一下,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他们排着队从召知手里领取金子,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分完到最后一个人手里,圆石桌上还剩下了很多黄金。

剩下的人不免都开始紧张起来,这些是都要给我们的吗?

还是说,已经分完了。

“各位,请受我一拜。”

召知对他们长揖一礼,愿意留下的人至少目前是相信他的。

众人都不敢受他的大礼,纷纷躬身还礼。

“大家现在都是自己人了,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共当。”

“我来南郡之前就了解过,这里和咸阳区别很大,不愁没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从汉水到南郡,随便一样东西都可以获利百倍。”

“这是我们大家的机会,你们愿意跟着我去博取富贵吗?”

“愿意”

“很好,这些钱就交给你们了,过几天我再告诉你们要做什么。”

“如果还有愿意加入的兄弟,可以一并带过来见我。”

“大家这些天跟着我都辛苦了,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能做到的我一定满足。”

“我们这些人还有机会回去吗?”

“这是什么话,当然有机会回去了。”

“不仅是你们,所有人包括刚才离开的弟兄,我都会带着他们回去。”

“我们之前那边的联系呢?”

“这个好办,到时候我写封书信,你们帮我转交给汉中郡守。”

“我在咸阳还是有点面子的,不然你们也不至于跟着我到这里了。”

他们低头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该不会以为之前上任南郡的官员,都像他一样有士兵一路随行保护,甚至连期限都没有说明。

在咸阳待了这么久,还真是从未听闻这种事情。

众人一下子有了信心,前途仿佛一片光明。

解决完他们心中的顾虑之后,大家一起东聊西扯了几句,气氛很是融洽。

天色已经不早了,众人都很识趣地找理由离去。

召知等他们都走了之后,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结果算是意料之中,接下来他要忙的事情就多了。

还需要一个更加周密的计划,才能避免自己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首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南郡站稳根脚。

接下来几天,召知都会带着老黄他们一起出行,熟悉一下南郡的风土人情。

如果有机会,他甚至想去屈原投江的地方看一看,纪奠一下这位华夏历史上有名的诗人。

夕瑶的身体经过这两天的调理,已经好了很多。

他对于水土不服产生的身体症状有些了解,毕竟前世自己就经历过一次,确实挺难受的。

其实大家基本都有点水土不服的症状,只不过她的比较严重。

南郡请来的大夫除了有些语言不通,医术水平也很落后。

他没有听信那些大夫的话,托人买了罐蜂蜜回来,配合清淡的米粥,几天就有显著的成效。

召知对待身边人还算不错,但是要像对待身边人一样对待每个人,那他就做不到了。

亲疏有别,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或许唯有天地和大道能平等地对待每个人,每个生物。

道德经有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实际是古代祭祀时用茅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说白了“刍狗”本来就不是狗,本质就是一捆茅草而已。

人们使用前对它毕恭毕敬,用完后就一把火烧掉。

世间万物的存在其实和“刍狗”没有任何区别,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履行各自的职责,走个过场而已。当职责结束后,人和万物都要回归自然。

故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