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国医大师简介

张震(1928—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医界知名耆宿,国医大师,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科技人才。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审评成员,原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老1945年高中毕业考入云南省立英语高级专科学校学习外语,1948年又考入云南大学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本科学习西医,1954年毕业,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云南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标兵。1956年被选送入卫生部委托成都中医学院举办的三年制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学。他学习态度端正,自觉遵从党中央关于“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指示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深入领会、扎实继承蜀中多位名师名医的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卫生部颁发的成绩优异奖状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银质奖章,其毕业论文《中医临床思想方法之初步探讨》曾发表于1959年第9期《中医杂志》,受到国内中医界的赞许、重视和好评。继而一直坚持在基层医院从事中医诊疗及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工作,不断认真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先后完成多项病证中医药诊疗效果的观察研究课题,成果丰硕而突出,影响较广。1979年张老受命组建云南省中医研究机构,是现今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的创始人,同年亲手创办《云南中医药杂志》并任该刊主编,他带领所内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中医及中药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原卫生部和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对本省中医诊疗、科研发展交流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均起到促进作用,因而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及云南省劳动模范。张老学贯中西,且外语功底深厚,涉外教学时能用流利的英语给外国学员讲授中医课程,很受欢迎,为中医学术的国际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60余年来,他一直坚持在运用中医中药诊治疾病的第一线勤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心悟历程逐步使之上升为理论。其辨证论治之术多有独创之处,且潜心研究疑难病证之诊疗规律,善治疑难杂症。张老亲自制订的“扶正抗毒”方与“康爱保生”方两个治疗艾滋病的方剂,成为云南省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应用最多的制剂,截至2020年5月,已治疗该病患者15 000余例,取得了一定效果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张老是开创我国中医证候学系统研究的先驱知名学者之一,曾对证候的层次结构等原理提出新的见解与理论,并探索、阐述了中医疑似证候之间的鉴别诊断规律与方法,受到同道们的重视和认可,是国内研究中医证候学的资深学者。其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并先后撰写出版多部中医学术专著。其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疑似病证的鉴别与治疗》一书,已由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在日交流。

张老以秉承传统、基于实践、创新致用的理念深入全面地探究了《黄帝内经》有关人体诸气的论述,并系统地阐明了中医学气机的理论,较规范地表述了气机的概念,弘扬了以疏调人体气机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法则,用自己精心拟订的疏调气机汤随证化裁,治愈了多种疾病。此法简便易行,利于推广,授予门人弟子用于临床后,获得病家及同道的广泛好评。因此张老已成为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的创始人和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