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那种怪异的佛像,长出了双角?!’
现在的我……
还是人类吗?
没了继续洗的心情,草草几下结束战斗,穿上换洗的衣服,和赵春花出了卫生间。
“玄女,你见多识广,帮我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玄女拨开楚铭头发,指尖轻抚着长角的位置,笑弯了眉。
比我预想的进度快很多!
怪不得会从“仪式”中醒来,原来是长了角。
她实话实说,“你头上长出两根小小的角。”
“真的是角?”
“是的,我不会看错。”
“这……”
楚铭浑身发冷,心底的寒意一波波涌起。
先是无法入睡,得进入棺椁中才能恢复体力。
然后头生双角,变成了他恐惧的奇怪模样!
“我感觉到头顶的角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长……”
最后变成长达一尺多的漆黑样子,一如长孙博祭祀的佛佗长角!
“处在人类社会,一个怪胎如何生活?”
玄女:“你可以戴帽子。”
“只解决得了一时难题!”
大冬天的戴帽子说得过去,夏天呢?
再者说角长到一尺来长,什么帽子也掩饰不住呀!
手指不住的摸着头顶,“角好像又变大了。”
玄女静观几秒,“是大了一点点,不应该的……”
这速度过快了!
见到楚铭从兜里拿出九枚灾厄之源,玄女瞳孔一缩!
原来是有了能源“供给”!
这下事情难办了!
一旦供给了能源,日后每一次进行“仪式”都需要能源。
虽说可以大幅度加快“仪式”的进展速度,提升“仪式”至最高等级,可一旦没了能源,会被仪式反噬而死!
而随着“仪式”的进展,需要的能源会不断增多,终究会因为能源不足被拖垮!
我要帮他积攒更多能源,他还不能死!
我不允许!
楚铭翻过另外八颗灾厄之源,眼光落到最后一颗上。
那颗灾厄之源肉眼可见的色泽与光彩暗淡,出现了众多细微的裂纹。
灾厄之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日后要数着灾厄之源过日子了。
拥有多少灾厄之源代表他能活多长时间……
几人各怀心事,客厅里一时陷入沉默。
清晨,王利海派人送来几枚得手的灾厄之源。
质地不如楚铭手中的九枚,胜在块头大。
两枚来自长孙博、一枚来自连南大师,一枚来自第五明!
不算石碑,楚铭持有灾厄之源数量达到了十块!
没有楚铭带来太多的安全感!
十几块也就是十几天或二十几天的量,远远不够!
‘那几家伙肯定还有!’
连南大师是事件参与者,手里持有的灾厄之源数量不会少。
长孙博得到了长孙福的全部家产,又是古玩行业的龙头老大,也掌握一定数量的灾厄之源。
最奇怪的是第五明,背后站着数量众多的温州财团,居然也有灾厄之源!
‘第五明一定也知道了些许风声,意外获得了灾厄之源!’
和长孙博抢夺古尸便表明,第五明知道内情!
光骗他们一次就收手,可惜了点。
是时候再钓鱼一次!
“玄女,打电话通知王利海,再仿一具高度逼真的古尸,要尽最大程度的相似!”
“嗯。”
她穿好衣服往出走,“超市开门了,我去买一些面粉回来。我会做明代宫廷御厨的特色龙须面,很好吃的。”
楚铭也穿好衣服,和赵春花一道出门。
赵春花:“咱们干啥?”
“逛逛早市!”
为了小命着想,不能放过任何获取灾厄之源的渠道!
连南大师、长孙博和第五明三方是一处来源!
另一处来源是古玩市场!
第四页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光点海重新积蓄,有一定量的存货,再次出现微弱的指引力!
寻着冥冥中指引,楚铭走过一个个摊位,停在一个小贩面前。
清晨的古玩街却不冷清,很多像他一样的人过来赶早市。
是古玩街捡漏的最佳时机,很多宝贝都是早晨先一步被挑走。
回到古玩街的赵春花恢复许多,没了先前的恐惧感,变成楚铭熟悉的大姐头!
抬脚踢飞一件铜器,一指摊后小贩,“小刘子!又出来骗人!”
“赵姐!天地良心!我进了一批好货,真没骗人,不信你们随便挑,我原价出售!”
楚铭挨个使用鉴宝图录查看,反正欠了高达一万多的“外债”,他是虱子多了不咬。
不差一两百次的小数目。
没有找到灾厄之源,倒是发现一件大漏。
拾起一件直径十五厘米的红色圆盘,圆盘折口浅腹,平底细胎。
内外均施细釉,口沿及纹样凸起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足内无釉,盘底墨色手书“太常”行书款!
立体小圆盘外形更像艺术品,属于摆件一类。
鉴宝图录估价四万,升值潜力巨大!
算得上古玩摊位上少有的好物件!
楚铭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此为元代罕见的高温铜红釉!最初始见唐代长沙窑,直到元代才技艺相对成熟,开始在景德镇少量烧造,元代高温铜釉瓷的成功在颜色釉发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楚小友一目中的,眼力了得呀!”
来人身着长衣,双手后背,面上笑容自若。
“连南大师?”
楚铭道:“你想抢?”
“你既然称我一声大师,我当然得有大师风度,怎能抢一个晚辈的东西?”
他静静看着楚铭付钱买下,一如他所说没有争抢。
“一起?”
“好呀!”
和行业顶级大师同行,楚铭的鉴宝图录不再是优势!
楚铭清楚的明白,鉴宝水平达到一程度,足以和鉴宝图媲美!
而鉴宝图录有着种种不适用的限制,更加比不上几十年磨炼出来的高深古玩功底。
他还是答应了!
鱼儿不咬钩,得挑挑水花。
两人漫步而行,连南到底是大师级人物,很快有了发现。
赵春花:“水壶?”
“它不是一般的家用老式烧水的水壶,曰本称其为‘瓶’,有铁瓶和银瓶之分。”
“铁水壶银水壶?我爸曾经买过一个,放在炉子上烧水用。两者形状达九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