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大圣遗音!!

“琴是我的,不用你管!我想卖谁卖谁!”

赵春花拉来楚铭,“你鉴别一下,告诉老吕是仿品,免得他白日做梦!”

楚铭轻轻弹动音弦,装作鉴别的样子,尝试打开脑中的鉴宝图录。

鉴宝图录第四页新积蓄出的光点海瞬间一空,开始吸附奇骨里的光点。

书页上的负债次数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滑动,不到半秒钟的时间,花费了高达五百次鉴别次数!

楚铭欠下的鉴别次数成功突破三千,直奔四千大关!

鉴别次数像是打开闸门的洪水奔流而下,吓得楚铭心惊肉跳,急忙停止鉴别。

鉴宝图录光华交织,书页像泰山一般沉重,融合了高达五百次鉴别次数的光点,只是让第一页打开了九成,没有完全打开。

楚铭呼吸沉重,心痛得要裂开,特玛一次干掉五百次鉴别次数,花费过于高昂!

有自出奇骨的光点是水货的原因,还有物品本身难以鉴别的缘故。

只差临门一脚,花费掉了五百次鉴别次数,楚铭骑虎难下,尝试着再度开始。

意念沉浸到第四页上,第四页没有打开,楚铭却通过意念清晰的看到第四页内部情况。

因为急速汲取光点,第四页上面的奇骨形态变淡了一分,形态出现一点模糊。

勾连第四页上的奇骨,一波波光点在奇骨的急速闪动间浮出,凝出一束光华飘出书页,投到第一页上。

第一页最后的十分之一特别难开启,一波波光点下,花费的鉴别次数由五百到六百、七百、八百、九百……

一千!

第一页龟速翻动,就是打不开!

‘特玛不合理啊!五百次鉴别次数打开了九成,后五百鉴别次数打不开剩下的一成?’

第四页上的奇骨闪成了小太阳,再闪下去会不会爆掉?

楚铭暂时停下。

给时间让奇骨缓一缓。

有史以来,第一次花费高达一千次鉴别次数!

还没鉴别出来!

可能花费的鉴别次数太多,第一页没打开,但可以打开第二页!

上面有关于历史名琴大圣遗音的相关详细记述,唯独没论述此琴真伪!

‘颠倒了反着玩?鉴宝图录出毛病了?’

先看过第二页相关记述,楚铭心中有了推断。

仿品。

历史名琴大圣遗音很有名,有详细的史料记载!

“唐代流传到现在的宝琴,有着详细记录的,一共有三十多把。”

“其中的大圣遗音距今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名为大圣遗音的历史名琴一共有两件。”

“一件‘神农式’大圣遗音藏于京都故宫博物馆,另一件‘伏羲式’大圣遗音被喻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老先生收藏。”

赵春花:“‘神农式’?‘伏羲式’?什么意思?”

“是古琴的常见制式,根据琴体项和腰的不同有所分别。”

此外还有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等等,类别无分高低,具体还要看琴本身的质地与音色。

几人都听明白了楚铭话中含义,两件大圣遗音名花有主,眼前的大圣遗音铁定假货!

狂喜中的老吕由云端跌落凡尘,“我不信!我的宝琴是真品!”

赵春花:“死鸭子嘴硬!天天做梦暴富!楚铭你给咱们的白日梦想家详细说说,开解开解这个一心卖古玩给曰本人的家伙!”

楚铭整理过思绪,娓娓道来。

“千古奇琴,唐琴为首!”

“提到唐琴,避不开历史名琴大圣遗音!”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明皇奔蜀,太子李亨继位于灵武,改元至德。”

“大圣遗音是李亨继位后制造的宫琴。”

“几经寒署,‘神农式’大圣遗音传至清代,被弃放到仓库角落,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不识重宝,鉴定为‘破琴一张’。”

“使宝琴在原地弃放了二十多年。”

“一九四七年,终于被知名文物鉴赏家、当时在故宫博物馆工作的王世襄老先生发现,征得故宫博物馆马衡先馆长同意后,四九年时请来了知名古琴师管平湖老师傅修理,从此大圣遗‘神农式’古琴重现天日。”

“成为故宫博物馆一件瑰宝级藏品。”

赵春花:“另一件呢?我记得还有一件‘伏羲式’大圣遗音。”

“另一件也是王世襄老先生发现的。‘京城第一玩家’不止外号那么简单。”

“另一件‘伏羲式’大圣遗音传到了民国古琴名家锡宝臣手里,王世襄得知历史名琴下落后,请他妻子的老师作说客,借由拜访锡宝臣的孙子章泽川的契机,提出收购。”

“当时经济不宽裕的王世襄花费了他妻子的三件首饰、曰本版的《唐宋元明画大观》、和三枚翡翠戒指。倾尽所有值钱的东西,换回了历史名琴大圣遗音!”

“如今那把古琴已经伴随王世襄夫妇五十二个年头,途经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

“两件历史名琴有明确的历史记录。来龙去脉清晰无误,藏品经过许多知名专家反复鉴别,是公认的真品!”

“而根据《古琴辨伪杂谈》和《藏琴录》记载,一共只有两件大圣遗音。”

场内一时变得寂静,几人眼光全落到楚铭身上。

老吕呆呆愣愣,从梦想卖给松本润的宝琴到变成仿品,打击来得措手不及。

苏孟露出惊奇之色。他和楚铭打过照面,没有把楚铭放在心上,原来楚铭的古玩学识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相关物件来源说得清晰无误。

水准比起他和罗阳来,半分不差!

叶玉娘美眸直勾勾的盯着楚铭。

她和苏孟了解古琴不意外,他们入行多年,她自幼自学的古玩,苏孟青年入行,得到了长孙福手稿。

楚铭一个入行不久的新人,把古琴讲得条理清晰,就很不容易了。

檀口微张:“既然你说清楚了它的来历,也请你鉴别一二。”

楚铭:“棺木胎、鹿角沙,金徽玉轸,一体三断纹,圆池上方刻草书‘大圣遗音’四字,池内‘纳音’四周分刻隶书‘至德丙申’四字年款。”

至德丙申是康肃宗元年,现今公元七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