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望江县与螃蟹

送走白瑞,楚铭手里总资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三万两千块!

足够送小妹去省城看病!

小妹的病是楚铭心中一根刺,终于到了拨除的时候!

不想在武胜利家浪费时间,问周泥鳅:“找到好物件了?”

“找到了!绝对找到了!我这次找到的物件呱呱叫!我感觉很不凡!”

“哪里?”

“不算远,在望江县。”

望江县?

确实不算多远,可也不近。

比距离云浮县远了一小半。

望江县在蓉城市另一头,再往东便是林吉市。

曾经望江县有一部分处在林吉市里,成为即属于蓉城市管辖的地带,又属于林吉市管辖的范围。

不要看两市一齐插手,治安能有多好。

人送外号“二不管”。

出了坏事情,林吉市说去找蓉城市,蓉城市说不归我管,你去找林吉市。

遇上好事,两市比谁都痛快,抢着做。

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将望江县过界部分划给了蓉城市,彻底结束了推诿扯皮的阶段。

望江县地处蓉城市边缘,紧挨林吉市。

因为交通距离林吉市近,近年经济发展的很不错,已经走上了正轨。

是蓉城市着重发展的一个县区。

从易水县坐车去望江县很麻烦,中途要换车,而且这时间也没车。

打车去望江县消费不起。

他和周泥鳅舍不得。

周泥鳅提出一个建议,“王小五的电驴子被他骑走了。咱们去张大通家,借张大通的摩托车怎么样?往返半天来得及。”

武胜利自告奋勇,“不用找张大通,张大通家里的是破摩托!你们看我家的!”

指使一个小工人,“看啥!把我的宝贝摩托推过来!”

小工人推来一个崭新的摩托车。

排量与型号比张大通的好上不少。

“我前两个月刚买的摩托车!以前我的摩托车比张大通的差,我哪忍得了,干脆换了一个新的!”

周泥鳅啧啧赞叹,“真比张大通的破摩托好,张大通的破摩托又小又破,成天驼着张大通两三百斤的身体,谁知道开着开着会不会散架,你这个开着也安全。”

坐上摩托车,踢着火,“启动平稳,声间有力。马力很好。”

就这个了。

周泥鳅不想换了。

张大通的破摩托他算骑够了。

想过买一个新摩托,还是有些舍不得,心疼花钱。

平时坐公汽到处跑,远没有王小五开电驴子方便。

武胜利想要坐上车后座,被周泥鳅止住。

武胜利不解:“我的新摩托画可以容纳咱们三个人。慢点骑不会出现问题。”

“不是摩托车的事,我是去和楚小兄弟办事的,不适合带你。安心在家等着。就是张大通,我和王小五也不带的!”

听到张大通插不进去,武胜利心里平衡多了。

“那行,你们快去快回,不用中途加油,车箱里满油,足够你们使用。”

楚铭坐上摩托车,借谁的都是借,刚甩开张大通,再去借摩托车中会露馅的。

拒绝了武胜利的拜师邀请,武胜利初入古玩一行,不如张大通难缠,有很多对付手段,容易敷衍。

二人出了胜利废品站,奔向望江县。

望江县边有一个大湖,名为大泽湖,大泽湖不如国内一些知名大湖面积大,面积也达几十里。

另一头边上临近拉林河。

拉林河是大河,贯通几省,楚铭家的武照村和金马镇都是拉林河的途经地。

拉林河里鱼以前很多,现在日渐减少,出产一年不如一年。

大泽湖同样。

以前望江县大泽湖是县里富足的标志,后来因为过度捕捞,大泽湖变成了“大净湖”。

里面除了水草啥啥没有。

大泽湖出产的特色水产螃蟹近乎绝迹。

近几年大泽被当地人联合承包,重新养螃蟹。

一经推出,立马火爆几个省份。

望江县的大泽湖螃蟹成了一张声名远播的名片。

搞得林吉市羡慕又懊恼。

早知道大泽湖是一个宝,当初应该抢过来的!

望江县离林吉市很多县区相近,比距离蓉城还近。

林吉市是大泽湖螃蟹每年秋第一时间的倾销地,大把大把的将林吉市的钱掏去蓉城市。

“望江县以前是长江一个支流的途经地,真的能看到长江!后来长江改流。望江县边的长江支流没了。不过还有一个大泽湖环境保护得很好,正是到了出产螃蟹的时候。咱们到望江县一定要尝尝大泽湖螃蟹。”

这时段的螃蟹最肥美了。

在望江县当地买要比其它地方省一两成的价格!

楚铭动了心思。

家里一直贫苦,小妹从来没有吃过螃蟹。

买一些带回去给小妹正好。

“我买些螃蟹带回家方便拿吗?”

“应该可以吧。螃蟹不容易死,只要咱们买到新鲜螃蟹,不喂食也能活一段时间。”

大泽湖螃蟹远销多个省份,只是市内运输问题不大。

也得小心伺候着,不能让螃蟹死了。

死螃蟹和活螃蟹是天壤之别,吃了对身体不好。

周泥鳅以前来望江买过螃蟹,带回去过慢慢吃。知道一些方法和经验。

一路上,周泥鳅大谈望江县螃蟹多么肥美。

到了望江县,发现很多饭店生意火爆,店里大多坐满了客人。

“一般是林吉市人,特地赶来望江县吃螃蟹的!望江县的特色螃蟹烹饪手法一绝,每年能吸引很多人前来尝鲜。听说蓉城市有意联合望江县开展旅游,专门做林吉市的生意。”

林吉市又要被蓉城市撸羊毛了。

街上人流比易水县多,只较YF市少一点。

一些摆摊卖工艺品的顺便大赚。

有些人林吉市人距离较远,吃吃喝喝一天赶不上回去,旅店宾馆和招待所也会赚上一笔。

正值望江县全面开展赚林吉市人钱的大好时期。

相应的衣服店、化妆品店、鞋包店等,同样会带来一波上升热潮。

处在望江县内,看别人大肆赚钱,没人不眼热的。

跟着绞尽心思找门路。

店铺有店铺的门路,散人有散人的门路。

“咱们要去找的人叫张海平,倒腾螃蟹的。”

做买卖的另一种称呼,楚铭以为张海平是一个卖螃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