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柳瑜只需要负责把故事讲完就好,生意经营方面的事情不用他操心。
讲述这些故事的唯一麻烦,就是里面有些东西必须要改动一下。
比如说这个世界没有唐朝,所以唐三藏这个名字要稍微改动一下。至于他取经途中经过的那些国家和地名,这些东西就无所谓了,反正基本都是编的。
讲完了西游记的故事,牛头山的侦查仍然还没有消息。
探索一座深山老林的速度自然不会那么快,即使是有武林高手健步如飞,要把整个牛头山搜索一遍也非常的耗费时间。
正常人在山里一天都走不了几里路,还容易被复杂的地形转晕,然后迷路。
武林高手虽然脚程略快,但一样有迷路的可能。
连路都转不清楚,又怎么可能轻易发现土匪行走的那些隐秘山道。
所以,柳瑜等人还是得耐心等候。
不过,监察司的人却没有闲着。他们的情报人员一直都在关注南林府的各级官员,也同时在监视着牛头山附近的动静。
侦查牛头山的事情没有消息,但监察司的人却在牛头山周边的地区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这几天的时间里,牛头山周边那些县城突然多了不少进进出出的人流。
这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周边县城的人流全都突然增多,情况就有些奇怪了。
古代人员的流动性并不大,除了商人之外,基本没有多少流动人口。
也就是大夏的商业还算比较发达,所以各个城市才会显得稍微热闹一些。
进出各个城池的除了商人,一般也就是附近的乡民。
他们进城通常只是为了卖柴卖菜之类,白天进城,黄昏之前又会出城,每天来来去去的都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
但这几天进入那些县城的人就有些奇怪了,他们既不像商人,又不像附近的村民,而且进城之后就没有再出来过。
另外,也有一些人是离开了城池,就没有再回去过。
监察司的人观察了几天,就开始怀疑起了这些人的身份。
联想到最近要进牛头山剿匪的事情,这些人的身份几乎呼之欲出。
他们很有可能就是牛头山的土匪,因为知道了官府即将要出兵牛头山,所以才会有这么些反常的举动。
所以,剿匪计划泄密了?
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毕竟剿匪行动牵涉到那么多人员和官兵,很难做到完全的保密。
牛头山土匪在南林府盘踞多年,在官府中肯定有一些眼线,甚至收买了一些官员。
但凡南林府的军队和官员有一些异常行为,都
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他们必然也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不过,贾诩却觉得剿匪计划的泄露,和李长生刘勃两人脱不了干系。
因为南林府已经很多年没有剿过匪了,即使平日里那些厢军有些异动,也很难让土匪们联想到剿匪上面去。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和平相处的状态。
这一次,南林府的军队虽然在做一些剿匪前的调动和准备,但土匪们未必就能识破他们的意图,也未必就要做出那么大的反应。
以前官府也剿过匪,但哪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疾而终。
牛头山对于官方的剿匪行动,根本不需要做出什么特别的反应。
既然他们现在做出了这种异常的反应,就代表他们已经知道了官府的真正意图:不但要剿匪,而且还是要动真格的。
这显然就是官方有人泄密,土匪才会得到如此确定的情报,才会认真的做出这些应对的措施。
知道具体剿匪计划的官员不多,无非就是李长生和刘勃两人。
下面那些执行命令的官员或许能猜到有剿匪行动,但是不应该知道他们这次有多认真。
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串到了一起,贾诩几乎可以肯定,李长生和刘勃勾结了土匪。
他们是一伙的。
因为担心聂家小姐从朝廷请来禁军,所以李长生和刘勃打算认真的剿一次匪。而牛头山土匪知道了李长生和刘勃的计划,所以就打算好好的配合一下,让他们剿匪成功。
这么想来,那些异常情况就都很合理了,虽然没有什么证据。
柳瑜比较好奇的是,土匪们在周边县城进进出出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这些举措对应付剿匪有什么意义。
贾诩分析道:“我们先假设李长生和那些土匪是一伙的,那这次剿匪就必然是一场表演。”
“为了保证表演足够真实,并且要取得一定的战绩,那么南林府的厢军就必须要攻进牛头山,拿下土匪的主寨。”
“但是,既然李长生和土匪都是一伙的,自然就不能让土匪遭受太大的损失。”
“所以,他们可以拿下土匪的主寨,却不能歼灭土匪的主力,不能让土匪损失太多物资……”
“很明显,土匪这是在转移人员,他们要把精锐和主力撤出牛头山。”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牛头山土匪的主寨很快就会被李长生他们发现,然后剿匪行动就要开始了。”
“但是打进牛头山之后,那些土匪肯定会不堪一击,全都是老弱病残。剿匪行动会非常顺利,很快就打进土匪的主寨,消灭掉那些土匪……或许还真能斩杀不少的人头。”
贾诩笑眯眯道:“这就是一场很不错的表演了。”
柳瑜叹道:“这是打算牺牲一点人命,配合厢军好好的演一场戏了……”
“对李长生和那些土匪首领来说,这确实是一场表演。但是对于底下那些上阵厮杀的官兵和土匪来说,这却是一场真实的战争。谁要是手软了,丢掉的就是一条命……”
贾诩笑着道:“所以,他们想表演,就让他们表演吧,这总算也是在剿匪了。”
“那些土匪的主力呢?就这么让他们跑了?”
“当然不能,这可都是大鱼。说不定,那些土匪的首领们,就和这些主力一起藏在某些县城里呢。”
贾诩琢磨了一下,又道:“监察司的人也该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