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战了好几场

“公主能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和公主情同姐妹,小时候还说过要给她做陪嫁丫鬟的……不过我爹可能不会同意,他觉得这些话只是小孩子在开玩笑,这些年一直想着从监察司里找个合适的上门女婿,又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又可以守住我们聂家的产业……”

聂小青叹了口气,开始絮絮叨叨的讲述家里为她物色女婿的条件。

聂家虽然想把监察司交出去,但是他们家经营的那些生意却和监察司脱不了干系。他们在为皇家和监察司赚钱的同时,也需要监察司的力量为他们的生意保驾护航。

就比如说监察司在清水县的这个驻地,就是聂家的产业,监察司用来掩护身份的产业和生意,也都是聂家和皇家的合伙经营项目。

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双方纠扯很深,几乎无法把私人生意和监察司的公务分割开来,强行分割的话,双方的损失都会很大。

所以,聂家即使要把监察司交出去,也需要一个自家人来接手。

最好是上门女婿,因为聂家只有聂小青这么一个女儿。

柳瑜突然就明白了过来,聂小青果然是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监察司是皇帝的私人特务机构,夏皇肯定要把他交给自己非常信任的人,柳瑜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整个大夏的年轻一辈之中,没有比柳瑜更受夏皇宠信的人了,他所受到的待遇简直和私生子一般优越。

除了柳瑜自己脑子里想过要造反独立,以便于自己多纳几个小妾之外,整个大夏都不会怀疑柳瑜对皇帝的忠诚。

受到如此宠信和庇护的一个女婿,怎么可能背叛他的老丈人?

而且柳光已经赋闲在家,不再掌兵,手里无权无势,让柳瑜掌控监察司也不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不存在那种内外勾结,父子俩联手控制国家内外军队的情况。

这么一想,柳瑜就能够想通,为什么夏皇把柳他拎出来办差了。

只要他的表现还能过的去,没有在办案的时候闹出什么乱子,能有一个平庸的官员水准,不求有大功,但求无过错,夏皇就肯定愿意把监察司交到他的手上。

所以,聂家所面临的情况就有些尴尬了。

聂家没有男丁,可以算的上是后继无人。

虽然聂小青对监察司的事务还算比较熟悉,让她接手监察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她终究是个女人,迟早会嫁出去。

古代的女人一旦嫁出去,就是夫家的人,必须以夫家的利益为核心。

所以夏皇不可能去信任一个女人。

聂家原本想找个上门女婿来接手监察司,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聂家的子侄。

但是夏皇同样不会放心的把监察司交到别人手上,他更信任柳家。

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柳瑜已经进入了夏皇的考核流程,如无意外,接手监察司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如果聂家不想他们那些产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就只能和柳瑜搞好关系。

聂小青则做的更加彻底一些,她打算把自己嫁给柳瑜。

反正她对柳瑜的感官还不错,比她父亲随便挑选指定的那些夫婿要好的多。

聂小青把自己嫁给柳瑜,又可以维护自家的产业,又算是给自己找了个不错的归宿,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聂小青的父亲。

为了护住聂家的产业,就嫁掉唯一的女儿?

聂小青的父亲未必会愿意,他原本是想要个上门女婿的。

“反正我们都已经这样了,就算我爹不同意也不行了。我要是不嫁给你,也没有脸嫁给别人。只可惜你是驸马,上门女婿肯定是当不了。不过嫁给驸马也好,和公主共侍一夫也不算辱没了我的身份。要是你以后还能获取爵位,自己开府……”

聂小青已经开始幻想婚后的美好未来。

驸马在大夏不会受到升官发财的限制,如果柳瑜将来能被封赏一个爵位,聂小青能弄到一个诰命夫人,那当个小妾也不算太丢脸了。

就像皇帝的那些嫔妃一样,身份地位也不算低。

大夏的爵位也不太好弄,虽然获得途径不限于军功,但文官想要得到爵位也非常的困难,非得立下惊天大功不可。

就像柳瑜之前用几个对联拿回北境四州一样的大功。

所以,只要柳瑜将来能够表现的优秀一些,再稍微立下一点功劳,夏皇就有充分的理由给他封侯了。

然后,柳瑜就会有自己的侯府,聂小青脸上自然就光彩了很多。

聂小青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柳瑜总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他觉得聂小青一定蓄谋已久,自己好像掉她挖好的坑里了。

于是他心头火起,翻身就把聂小青压到了身下。

“好吧,既然你想当诰命夫人,那就先让我试试你的火候吧。”

“咦?”

聂小青吓了一跳:“你想干什么?”

“当然是想做我喜欢做的事了。”

“不是吧,我们还没有经过三媒六聘三书六礼呢……”

“先上车后补票没听过吗?反正你都已经是我的人了,以后也嫁不出去了。既然迟早都要嫁给我,春宵一刻值千金,娘子你就从了我吧,嘿嘿!”

房间中立马便响起了一阵打斗之声。

聂小青原本还想避战求饶,但是柳瑜步步紧逼,也把她打出了火气。

于是小娘皮奋力反击,虽然没有战斗经验,也不愿意在这个场合示弱,非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两人初次交手便大战了几场,一直打的双方饥肠辘辘,这才善罢甘休。

随后,便是叫饭。

两人也懒得出门了,直接吩咐丫鬟把饭送进房间。

驻地里此时已是人声鼎沸,从南林府赶到清水县支援的监察司官兵足足有上百号人,再加上本地集合的二三十号战斗人员,全都入驻到了这个私家大院里。

一时间,驻地里显得人强马壮,安全问题也没有再担心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