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师父,你死后这些钱都有我继承吗

袁家姐妹经过火焰山沙子与温泉的滋养。

体内寒毒彻底祛除,恢复活力。

困扰袁家姐妹十几年的体寒症得以痊愈,一个个生龙活虎。

温暖午后。

魔都袁家苏氏园林风格的别墅中。

刘一手休养生息了一个星期。

精神恢复,收拾好行李,辞别袁振东,准备返回曹州。

振东集团财大气粗,直接安排私人飞机送刘一手众人回家。

从常沙到魔都,乘坐的是守城人的私人飞机。

现在返回曹州老家,坐的是振东集团的私人飞机。

这样也方便彭大磊带着短剑和*****塔。

毕竟这些都属于古董,若是坐民航,肯定会很麻烦。

魔都机场,商务候机室内。

袁振东对女儿袁曼挥手道别,依依不舍的愁容像是在嫁女。

“以后跟着刘大师,多虚心请教。”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袁曼对父亲挥了挥手。

刚转过身,就一头撞在了刘一手胸膛。

刘一手觉得这父女两人戏精过头,十分好笑。

袁曼揉了揉脑袋,有些埋怨,“走路不长眼啊,也不知道躲开。”

“是你撞得我。”刘一手反驳道。

袁曼自知理亏,明明是自己撞得刘一手,自己却骂刘一手不长眼。

“那又怎么了?”袁曼撅着嘴,强词夺理就是不讲理。

刘一手笑嘻嘻的眨眨眼,接着调戏袁曼。

“不怎么,就是在想,以后咱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袁曼老脸一红,掩面低头跑向了飞机。

看到袁曼羞涩的小媳妇掀盖头的样儿,刘一手就觉得好笑。

故意冲着袁振东摆手。

“回去吧,照顾好我的媳妇们。”

袁振东:“……”

曹州市,古玩街。

开悟古董店前厅。

众人把行李丢在地上,丁玏伸了个懒腰。

“终于到家了。”

艾小米第一次来开悟古董店,看什么地方都觉得新奇。

“哇塞,师父,没想到你还开了一家古董店。”

“这些古董都明目张胆的摆在明面上,应该全是仿品吧?”

艾小米拿起一只鸡缸杯把玩起来,像是丢沙包似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向半空中抛着。

“不是仿品,全是正品。”

丁玏可是很清楚这些古董价值的。

她赶忙好意提醒艾小米。

“你手里那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前些年拍卖2.8个亿。这也是正品。”

艾小米手一抖,差点把这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给摔成八瓣。

“……我的天,这玩意儿居然是真品!”

“2.8个亿就这么明目张胆摆在这里,就不怕遭到贼惦记?”

“不对,这里一共六只杯子,也就是说桌子上这套瓷器就价值16.8亿!”

艾小米被金钱冲昏了头,瞠目结舌的看向刘一手。

激动道:“师父,等你百年之后,这些都有我来继承吗?”

刘一手抽了抽嘴角,“……”

“乖徒儿,咱们家大业大,你可别只瞧见了这几只鸡缸杯,那只金丝楠木桌子也价值上亿。”

“像这种价值数亿的古董,咱们店里没有几十万件,也有几万件。”

几万件,一件就价值数亿。

以兆为单位的天文数字。

想都不敢想。

此刻艾小米的神情,岂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简直是五官扭曲天崩地裂!

“价值万亿!”

“师父,也就是说等你死后,这些钱都是我的?”

“……这个。”

刘一手表面毫无波澜,内心深处却早已翻江倒海,“前提是,你能活的过我。”

“长这么帅也就算了,没想到还是个隐形富豪!”

袁家家大业大,收藏了不少古董。

袁曼头发长见识长,面对开悟古董店这些动辄上亿的古董,内心波澜不惊。

只是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声‘显摆’后。

就面色平静,似是对这些价值数十亿的古董毫无兴趣的问刘一手道。

“那个,刘大师我以后住哪里?”

“来到开悟古董店,就别称呼我刘大师了,直接叫老板吧。”

“以后你和丁玏,艾小米,都住在南屋。南屋房间多,也住的开。”

袁曼入乡随俗,没有挑三拣四。

早些年袁振东重男轻女,袁曼不受待见,也吃过苦,过过苦日子。

对住宿条件要求不高。

开悟古董店条件虽然赶不上六星级酒店。

但是在丁玏的收拾下,也勉强达到了民宿的标准。

住着还算温馨。

次日中午,吃过午饭。

众人闲着无聊,蹲在开悟古董店前厅用价值将近三个亿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喝茶聊天。

开悟古董店外。

一老一少走进古玩街。

少年是个高中生,带着黑框眼镜,留着碎发。

名叫樊辰宇。

在樊辰宇身后,跟着一位高个老者,是他的爷爷,名叫樊建刚。

樊建刚是唐国民间军事博物馆馆长,自建博物馆近百座。

对于古玩字画尤为喜爱。

“爷爷,咱们来这里做什么。”

樊辰宇不明白爷爷的用意,忍不住吐槽道:“这里古玩街那么小,街道两边的古玩全是赝品。”

“咱们来这里逛,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在酒店打游戏呢。”

面对孙子的抱怨,樊建刚哑然失笑。

“来这里纯粹就是磨炼你的心性。”

“你知道对于古董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什么?”樊辰宇耸耸肩,“不就是价值嘛,值钱的就一定是好的。”

“如果对于一件物品的定位,只是看它金钱价值的话,那这件物品将会一文不值。”

“最重要的,是它的历史意义。就像人一样,人的价值不是月薪多少,活着能够赚多少钱,而是这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救活了多少人。”

“哦,原来是这样。”樊辰宇嘴上答应,但丝毫没把爷爷的话放进心里。

依旧不耐烦的在四处乱看。

爷孙两人在古玩街走了片刻,戴着黑框眼镜的樊辰宇忽然驻足。

眉头紧锁的盯着街角的一只乳白色的瓷碗。

“这是……”

樊辰宇瞠目结舌,“我的天,这是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

“不不不,这一定不是真品,一定是仿品。这只碗前些年在佳士得拍卖的最终成交价可是1.47港元!”

“什么不是真品?”

樊建刚正盯着开悟古董店门框上的藏獒年画,并未注意到被随意摆放在门口的那只瓷碗。

便好奇问大孙子,“你一个人在哪里嘀咕什么呢?”